一
我一向是喜熱惡冷的。
即使是在七八月三十七八度的情況下,呆在20度左右的空調房里,與呆在室外,我十有八九,覺得室外更舒服一些。
最近寫論文泡圖書館,每次出來,都凍得不能自已。在太陽下,不打傘,半個小時左右,我大概才覺得有些熱。凍成僵塊的身體似乎在一點一點的融化,雖然這種迅速化凍的行為,令我的身體很不舒服,但是覺得有陽光,真的很幸福。
但即使是這樣。我覺得性格上,我卻是喜冷惡熱的。
比如,不上人多的地方。我在長沙已二年,太平街僅去過一次,之后發誓再也不去,因為人實在太多。
比如,學校的各種晚會、各種聚會,我也是能不去就不去。人多雜亂,以至渾身不舒服。
但我亦是趨熱的。比如大熱的電視劇,大熱的電影等。我仍是趨之若鶩。這其中,有我性格的虛偽點在,比如沒有安全感,怕被人看穿什么都不懂之類。
總還是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二
新到一個環境,我有兩個反應,第一個反應是迅速融入,用自己也并不是那么了解的熱情。以至于周邊的人對我的評價有兩極,極冷或是極熱。
但多數情況下,獨來獨往。但我的獨來獨往,與一般人不同,一般人的獨來獨往,是自己喜歡,且并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但我不是,我在獨來獨往的同時,還在監聽著周邊人的評價,以至心態不穩,如若聽到一些不太好的評價,則覺得人生莫過如此,無趣至極,不若就此離開……
不錯,我是一個很極端的人。
多數時候,都覺得人生無趣。希望有人可以拉我走出這種無趣的狀態,當然,我自己也努力過,比如培養一二個愛好之類,但無奈都因為太懶而未成功。
人生的無趣,在于發現,每件事,其實最后的結果,都不過爾爾。不做,反而會少很多麻煩。
做了,各種后續,令我躲避千里。
加之又有所謂的“社交恐懼”,以至于看人就逃。我時常調侃自己:如果不涉及到人,我勉強算得上一個有勇氣的人。
然而,一與人相關,我就退避千里,無以前進了。
三
看以前的人的書,總將“喜冷、喜獨、喜靜”放在一起。
我不喜冷,我怕冷。
我不喜獨,但是不得不獨。
我喜靜,然而,因為只有靜,讓我覺得安全。
但是太靜我亦不行,太靜的怕,偶爾的聲響,令我加倍害怕。
這種喜與不得不之間的矛盾,令人無以安穩,以至戰戰兢兢,覺得人生無望。
然,無論在何種情況下,“獨、靜、冷”都是人生最為清醒的狀態,但喜而不得,又當如何呢?
真要在這樣矛盾與苦惱中,在這種無趣與無望中,度過一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