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好玩的提問『如何辨認身邊的聰明人?』,當時第一時間覺得自己很適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在很小的時候我就被叔叔阿姨們叫做『一休』,讀書階段又因為機緣巧合造成比同學小2-3歲,造成我一直自認為是個聰明人。
30多歲的我,在游戲行業一直工作、創業,并遭受了各種摔打、碾壓,終于認識到了自己如螻蟻一般的存在,開始和身邊的人說『在我們這個行業有太多聰明人比我們更努力的在工作』。因為有了這段被稱為聰明人的體驗以及4年的創業經歷,我覺得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下『如何偽裝成聰明人來做游戲』,應該比較有趣。
一、看的懂游戲
游戲行業的變化速度是非常快的,你要在這個領域偽裝成聰明人參與到游戲制作中,我覺得第一步是要懂得如何快速的看懂游戲。這里其實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到你。
首先,你要挑選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來分析。每個人出生的天賦點是有限的,你看得懂游戲畫面可能數值反推就不行;你擅長動作游戲可能galgame的樂趣就無法體會。所以要顯得自己聰明,就一定要先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別在自己的弱項上和別人比。
其次,一定要建立知識鏈。我能快速判斷一款放置游戲的品質,是因為我關注放置類游戲超過三年的結果,從這類用戶的使用場景心流體驗,從畫面喜好到用戶交互布局,當你見過、玩過、通關過足夠多的放置類游戲之后,你一看到一款放置類游戲心里就有了譜。只有在一個細分的游戲類型建立了一條知識鏈以后,你才能一眼就把游戲看懂。
如果你還沒有在一個領域積累出知識鏈應該怎么辦?很簡單啊,花一段時間先積累知識鏈再說,勤能補拙嘛。
二、懂得接受挑戰
聰明人做的游戲并不都成功,很多時候我們總會把成功和聰明劃上等號,卻忽略了那些即將成功的聰明人。每一個聰明人都清楚,要想成功,就必須不停的去接受挑戰,做其他人沒做過的類型,做自己想做的游戲。因為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再挑戰,你一旦停下來,別人就清楚你這輩子的成就如何了。
所以要想偽裝成聰明人,就不停的去接受挑戰,逼著自己不停的成長,而且和其他人說起來,每次都能告訴他你正在做的這款與眾不同的游戲成功以后的成就,他們也就不會關注你過去的失敗了。
三、懂得幫助他人
為什么我現在在和大家分享這篇經驗,因為聰明人都會這么做啊。他們總是很愿意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其他人,愿意分享自己的資源給其他人。所有的聰明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利他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所謂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當你義無反顧的幫助其他人之后,其他人有機會也總是會報答你的,回報可能是對你游戲的一篇推薦,可能是為你游戲畫的一張原畫,可能是為你推薦了一個靠譜的開發伙伴。總之,在你迎接挑戰做游戲的過程中,全力去幫助他人吧。
四、懂得人以類聚
聰明人總喜歡和其他聰明人一起做游戲。環顧我身邊的人,普通人通常都喜歡和比自己差一些的人在一起,以獲得優越感;而聰明人就喜歡和聰明人在一起,不但可以快速的提高自己的實力,也可以信任同伴提交的工作成果。
所以,當你經常幫助他人之后,你自然就發現愿意幫助你一起做游戲的聰明人越來越多了,分享自己的知識鏈給他們,并且學習他們的知識鏈,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學習他們的工作態度。只要和聰明人泡在一起,你就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聰明人的。
五、懂得不做計劃
這是一個經典騙局,成功的制作人總是會借助PR開始宣揚各種戰略、計劃之類的東西,但事實往往并不是如此。游戲的成功都是來源于每一個當下的正確決策,而不是華麗的PPT,任何天才都無法預知還沒發生的挑戰和決策,只有時時刻刻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才能在挑戰來臨的時候戰而勝之。
所以,當你和一群聰明人一起做游戲的時候,可以告訴告訴他們你的游戲多么與眾不同,d但不要閉著眼睛亂做計劃,你需要的只是達成每一個眼前的目標,應對眼前的每一次挑戰。
六、懂得適時閉嘴
28歲之前我一直認為自己很聰明,知道某一天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是一只螻蟻的時候,我才發現那些聰明人從不說自己聰明,他們總會謙卑的向你討教你所擅長的領域。是的,哪怕這個領域是他們所熟悉的,他們也會先彎下腰來聽聽你的見解。
按照前面所說,你的團隊中應該都是一群聰明人了,那么你更需要懂得適時閉嘴,因為在每一個他們擅長的領域,你都不如他們,為什么不把嘴巴閉起來,多聽聽他們說什么,多做些自己份內的事情,游戲就做出來了呢。
好了,裝了那么久的聰明人,你是否要問如何真的讓自己變成聰明的游戲人了吧。其實,只要按照上面的方法裝60年,相信我,你不但能做出一款成功的游戲,收獲一個牛逼的團隊,還會有無數的人夸你是一個真正聰明的制作人。別問我為什么,就是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