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y 和 Max 搬到一起之前相距 3000 多公里,一個在紐約,一個在舊金山。幾年的異地戀后,小兩口決定要開始兩個人一起的新生活。
▲Holly、Max和他們的斗牛犬Chester
在看過 25 套房子后,兩人看中了一套有后院的小屋。因為小屋位于西好萊塢(美國的加利佛尼亞),而小兩口中有人名為 Holly,他們笑稱這是他們的“Hollywood”。
▲屋主手繪“不等比例”戶型圖
從室內裝修到室外的庭院,整個房子深受日式禪宗“極少主義”的影響,能少則少。到底少到什么程度?去看看就知道了。
客廳
剛入住的時候屋子里空空如也,等到工作穩定后,小兩口開始把裝修愛屋提上議程。Max 親自動手安置家具。
▲客廳足夠大,Chester 可以盡情玩耍。
客廳朝陽,再加上有兩扇巨大的窗戶,采光非常棒,整個客廳通透明亮。
屋主說:
白色的墻體和原木色的木地板最容易提升空間質感。奶奶送的淺灰色布藝沙發正好用來跟這兩種顏色相配,效果還是挺令人驚喜的。
地毯的話,為了和沙發呼應,選了有灰色折線圖案的毛絨材質。這種材質看起來很暖和,不會讓整個空間因為大面積的灰色顯得冰冷。
窗戶旁的琴葉榕映襯棕色的木地板,自然的氣息撲面而來。
客廳一旁還有一個黑色的壁爐,是“一家三口”冬天最喜歡的地方之一。
這一區域延續了客廳的冷色調,除了幾只造型獨特的花瓶幾乎沒有修飾,但拱形的壁龕卻讓白色的墻壁看起來神秘又特別。
▲地上的花瓶是他們珍藏已久的物品之一,出自 Peter Shire。
餐區
客廳的另一邊是餐桌。天花板上掛著的金屬枝型電燈藝術感十足。Max 在跳蚤市場一眼就相中了這盞燈。半透明的材質空氣感十足,成為點綴整個餐區的亮點。
餐椅上搭著的兩張白色羊皮小毯子增加了就餐時的舒適感,并且很好地平衡了工業風格的餐桌所有的粗獷感。
屋主說:
毯子一方面是用來裝飾的,一方面也是為了遮住椅子在搬家的時候被刮花的椅背。
為了充分利用家具以及節省空間,他們給一些家具安置了滾輪,比如這張餐桌。有了滾輪,就可以按照心情來隨意調整了。
在客廳和廚房的連接處,小兩口也放了一個配置滾輪的柜子。柜子可以用來擺放甜點、紅酒以及廚房用具。柜子下面可以放料理機和書籍。
做飯的時候,他們還經常把這木質的柜子移到廚房里使用。平日在家休閑的時候,就把它用來當茶水吧,泡一杯咖啡,來幾塊馬卡龍,暢談一個下午。
書房
敞開式書房是 Holly 和 Max 共用的。由于兩人多數時間在家辦公,因此打造一個合心意的書房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書房延續了客廳的風格——簡約大方。金屬色的桌腿泛著微微的光,讓白色的書桌變得不那么普通,配上兩幅黑白的攝影作品,現代感十足。
屋主說:
自從搬去洛杉磯,她就對粉紅色有著無法自拔的鐘情,所以連書房的椅子都特地挑選了粉紅色。
書房的另一邊有一張睡椅,這張睡椅一直陪著 Max。不管 Max 把家搬到哪,這張床都會跟著他。
Max 特地把這張睡椅放在窗口邊,工作累了就來躺躺,可以一邊呼吸著新鮮空氣一邊小憩。
柜子的那本The World’s Greatest Thinkers(中文譯名《世界最偉大的思想者們》)是 Holly 的父親去世前留給她的禮物,時刻提醒著 Holly 熱愛并珍惜生活,努力認真地對待工作。
▲墻上的相片是 Holly 的祖父和祖母在洛杉磯的結婚照。?
屋主說:
家里放了很多朋友親人送的珍藏品。白色柜子上的幾件小玩意兒就是幾位熱愛生活的親人送的。
臥室
臥室的用色和線條簡潔利落。床上只有黑色、白色以及灰色,營造出靜謐簡潔的感覺。
不管是復古頂燈還是床頭的黃銅燈,或是墻面的裝飾畫都能讓人感受到主人追求簡約但是絕對不湊合的生活態度。
床頭方向還有兩個窗戶,左右各一個。充分增加了臥室的采光。推開窗戶,外面就是一片墨綠色的植物,令人神清氣爽。
浴室
純白色的浴簾,地上待洗的波西米亞風浴袍,在簡潔之中透著那么一點小小的慵懶。
玻璃架子上各式的精油,是 Holly 在世界各地旅行時候收集來的。
就像他們可以按心情擺放家具一樣,Holly 也是按心情每天換著不同的精油用。
庭院
Holly 一直夢想著有一個庭院,種滿花花草草,養上一條狗,夏天的時候可以請朋友過來露天燒烤。
搬家后,這個愿望終于成真了。
庭院整體以白色為主調,白色鏤空雕花餐椅與右邊的白色網格墻體相互襯映,透明的玻璃桌面增加了通透感。閑暇的時候,小兩口喜歡坐在這里喝喝紅酒。
后院給狗狗 Chester 提供了一個可以玩耍撒歡的地方,讓小兩口覺得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可以直接拿去用的建議
“極少主義”源于抽象表現主義,遵照杜尚的“減少、減少、再減少”的原則,主張造型語言簡練,色彩單純。
如果喜歡這種簡約的風格,可以嘗試像 Holly 和 Max 那樣以灰白偏冷的顏色作為主色調。但為了不顯得死氣沉沉,千萬別忘了用一些亮色或柔軟的織物、器具作為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