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親愛的你。今天又是秋高氣爽的一天,像許許多多平常日子一樣,就今天,想寫封信給你。
昨晚的你,枕著頭痛和低燒入睡。清晨,又從頭痛中醒來。
窗外,路上又開啟一整天的車馬喧囂,馬路又開始了迎來送往,不知疲憊。
而你,總是覺得疲倦,經不住事兒,容易感冒發燒、頭疼,四肢酸痛。不愛運動的你,整天宅家的你,終于體味到了生活給你的反饋,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立馬就會給你答復。
所以,請好好關愛自己,健康是第一要務,沒有健康,其他一切都只能歸于零。
有機會多出門散散步、跑跑圈,遇到熟悉的人愉快地打個招呼,又或者結個伴,聽個故事,撈個素材回家,不是還賺到了么?
昨天的你,一早就向孩子發脾氣,因為你心煩氣躁,身體不舒適、寫作讀書也都不在狀態,周末給孩子們的補習也讓你疲憊不堪,你將生活中的壞情緒全都發泄在孩子的身上,多可憐的孩子?。?/p>
就如同小時候的你,一模一樣,她眼里含著淚花,驚恐地甚至在微微發抖,她不明白自己到底踩到了哪根導火線,讓媽媽會突然暴跳如雷。
你無數次在心底提醒自己,丟掉抱怨和責備,跟孩子好好說話,好好說話,正面管教,一次只說一件事情……
你也是第一次做媽媽,你也不懂得如何做一個好媽媽,于是,你將在媽媽獲得的悉數傳給孩子,讓孩子也受到了你從小遭受的“禮遇”。可是,冥冥之中,你覺得哪里不對勁,因為你分明看到自己從前受到的傷害,在孩子身上重演,你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這些年,你一直不停地在學習如何做一個好媽媽,從孫瑞敏、李躍兒、小巫到“好媽媽”尹建莉老師,你反復研讀書中的案例,你明白了孩子的問題都在自己身上找到癥結,也讀懂孩子的許多行為,你給了孩子更多的擁抱,讓孩子明白,媽媽愛她。
你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也會累也會難過,會忍不住想要責備她,請她原諒,也請她提醒媽媽,做媽媽也需要好好學習,更需要成長。
可是,在面對殘酷現實時,你時常被打倒,也時常會陷入了一個怪圈,會在發脾氣+抱怨——自責+懊悔+羞愧+內疚——短暫反省——發脾氣+抱怨的惡性循環中,糾結反復。
于是,你看到了一個滿腹怨氣的小孩,她抱怨你:你買的衣服顏色不夠鮮艷、你梳的頭發不漂亮、你辛辛苦苦整理她的房間還給她添了亂……總之,就是各種的不滿意。
那個時刻,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印在了孩子身上,那樣清晰,甚至有點恐怖。
她也在宣泄,她比你更懂得宣泄。即便對她發脾氣,晚上睡前她仍舊會跑來跟你擁抱,她在確認,媽媽是愛她的。
雖然,在愛的糖衣外面裹著一層淡淡的辣椒水,一碰就會辣到眼睛,讓人想要閃躲甚至拒絕,可是怕辣的孩子,還是勇敢地輕輕地撕去了偽裝的外衣,嘗到了甜頭。
你開心的抱著她,跟她說晚安,她會學著你的樣兒,拍拍你的背,然后回到了自己房間,臉上掛著甜甜的笑,那般的心滿意足。
這樣說來,與其說是你陪著孩子成長,不如說,是孩子教會了你成長,人不管活到多大歲數,都必須要學會自己成長!
要感謝孩子助你成長,也感激先生的包容和理解,更要感謝親愛的自己,去年的選擇,選擇重新拾起那些曾經溫暖過無數寂寞時光的書本和筆,讓一個悲觀的家庭主婦開始重新饒有興致地記錄生活,讓她覺得,那其實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也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閑暇時,翻看新浪博客里那些長長短短的文章,里面記載著孩子成長的足跡,30歲生日時你給自己寫過一篇《30歲女人的美麗和哀愁》,還有那些開心與悲傷交織的過往,很多的小事似乎早就忘記了,如今都在自己的文字里一一呈現。
那有那幾大本封面斑駁的日記本,娟秀的、潦草的、工整的,你書寫的文字和心情,被你整理得妥妥當當,安放在書柜的最里層,有些記憶需要塵封和遺忘,有遺憾就讓它留在那里,不必糾結那些根本沒法改變的事兒,“沉浸時間”早該結束了。
每條路都有一個目的地,每個終點都有悲歡離合。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擁抱更美好的自己,有書共讀,向上生長,用讀書和寫作療愈自己,遇見更好的自己,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得到!
_________我是漂亮的分割線________
本來很不想寫,一邊寫還一邊聽著喜瑪拉雅倪萍深情播讀的《姥姥語錄》:
關于裹著辣椒的愛就是來源于此。
聽著有點欲罷不能,最近注意力渙散,不能同時做兩件事情。咬咬牙關掉了。
老老實實端坐在電腦前,不刷手機、不逛淘寶,也不播電視劇,結果,一個多小時,看著字數的跳動,我終于又完成了一篇大作業。
心想著,如果要求是2000字以上話,我繼續敲著,沒準也能過兩千字呢。
曾經試過一個下午坐著進入“心流”狀態,編故事寫小說,能大概一次超過3000字吧,寫完會覺得非常舒暢,這就是寫作療愈的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