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欄頭種紅薯,是要將紅薯苗掛在屋檐下的,一到冬天北風呼呼的吹,而紅薯藤像夏日里焉了的樹葉子,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收了紅薯為什么還要放紅薯藤呢,原來春蠶到老死絲方盡,紅薯是死了之后也不得安歇,還要用來喂牛,喂豬,是很好的飼料。在木欄頭,看一戶人家掛紅薯藤的多少,就知道他家的收成怎么樣了。
紅薯生長還是夏初五月份的季節(jié),等到谷子種下了,便也就輪到紅薯了。把幾個老的紅薯埋在地里,然后發(fā)芽,藤蔓生長,慢慢就會越爬越深,到了一定時候,媽媽就將紅薯藤摘下來,平均每段剪約10多20公分長,便可以栽種了!好奇怪,紅薯的種法,既不像土豆那樣要將母體埋在地里,也不像是將種子種在地里的,居然是將藤蔓種下。
紅薯易生長,小小的藤條,澆水,施肥,即就會茂盛的生產(chǎn)起來。頂頭上的嫩葉子,是紫灰色,嫩嫩的,油油的。過幾個月,氣溫開始升高,正是雨水和陽光交替的季節(jié),紅薯喝了水,又吸收了陽光,是長得更快更好了。此時地有所結板,而根苗下已經(jīng)有細細的紅薯塊莖蠢蠢欲動。母親來松地,將紅薯藤要翻過來,練功藤的葉柄下,全部是小根,小根已經(jīng)長了小紅薯塊,現(xiàn)在經(jīng)母親一翻,全部是脫離了母親,莖塊上冒出細細的乳白色的液體,我很心疼。我問母親,為什么不讓它們長了呢?一個支根有一個紅薯,豈不是更好?母親說,這些氣根長了就搶了主根的營養(yǎng)了,那么紅薯也就長不大了。我將小手指頭一樣的紅薯一個一個的撥起,放在河邊去洗,脆脆的,甜甜的,嚼在口里,有青草汁的清香。
木欄頭的地形極好,吸收大地精華,而山又是氤氳繚繞,所以種的紅薯特別的甜。紅薯是有兩種,分為紅心和白心。紅心極甜,且肉質(zhì)蓬松,適合生吃或蒸煮。白心的話淀粉含量較高,耐儲存,且曬干成紅薯片也是極好吃的。
紅薯一身都是寶,在夏秋之季,可以吃紅薯的葉子和莖,剝了皮,炒來吃,是極為清脆營養(yǎng)的。洗紅薯是另有一套法門,拿一個竹子編就的籮筐,裝有約三分之一,然后嘩啦啦的相互碰撞。如果按照我的想法,一個一個的去洗,那還不累死人咯。母親刮我腦仁子,直說我笨。
到了冬月份打霜的季節(jié),紅薯最好的吃法是曬成紅薯片子,紅薯片子也有兩種方法。先將紅薯蒸熟,然后切成一塊一塊的,直接曬干,還有一種方法是將紅薯攪拌在一起,打爛成稀泥,然后拿出一個模子,這樣曬出來的就是一張一張的了。曬上一些芝麻,香噴噴。
將火要燒旺,煮米飯的時候放幾顆紅薯,切成一塊一塊的,整個飯里都有香甜味。還有一種好吃的做法,是蒸或者烤,之前烤紅薯時,總要將自己一身搞得焦黑,母親刮我鼻子,弄個大花臉,倒像是包公演戲一樣。現(xiàn)在家用廚具都電器化了,我給母親買了一臺澳斯威爾電蒸烤爐,可蒸紅薯飯,也可以烤紅薯片子,不時的用來打打牙祭,吃粗茶淡飯,其實也挺好。
也是圖個新鮮,紅薯適合當作粗糧,偶然吃一些,感覺非常好,營養(yǎng)而又潤腸,如果經(jīng)常吃,那就有些不耐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