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月前,我們老師給我們給了一些蠶卵。為的是讓我們親自體驗一下養蠶的樂趣和觀察蠶寶寶的一生。我以前沒有養過蠶寶寶,所以沒有經驗。
?一開始的時候,我的蠶寶寶都被我給養死了。因為老師給我們的都是還沒孵化出來的蠶卵。然后孵化出來的蠶寶寶都非常非常的小。小的跟螞蟻似的,所以我們就叫這種蠶叫蟻蠶。乙蠶非常非常的小,所以你喂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小心小心。因為有的時候你放太多桑葉的話,就會找不到那個蠶寶寶,然后你就要把桑葉翻過來覆過去的找。我養的不好,不代表我們班上的人養的不好,我們班上有些人養的非常的好。養得個個比我都大。(我指的是比我的蠶長得都大)所以我就讓他們給我了幾條。但是呢,又被我給養死了。哎?我難道真的就是這么悲慘嗎?
?我有一段時間請假沒有去學校。等我在去學校的時候,我發現我的同學們的蠶都變得非常非常的大。我以為他們是從一開始養到那么大的。可是后來聽他們說他們都是在網上買的。而且買的都是四齡蠶。(蠶寶寶長大分為五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要蛻一次皮。等到最后一個階段的時候,蠶寶寶的身體就會變透明,然后結繭變成飛蛾)然后他們的蠶都非常非常的大。白的跟紙一樣。你把蟬寶寶拿到你的手上,它的身體都跟你的食指差不多粗細。真是所謂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后來我媽媽也給我買了一些蠶,只不過我買的蠶都是二齡蠶。都比較小。不過我倒過來想想。至少比我從一齡蠶開始養要好一點。媽媽給我買了蠶,還買了一些蠶卵。(只不過這些蠶卵都是買蠶的時候送)就這樣我也開始了我的養蠶之路。現在我的蠶都差不多個個四齡。
? 我特地觀察了一下蠶寶寶,發現蠶寶寶的頭一般都比身體要小。然后他的頭每脫一次皮都會比前面一次要淺得多。而且蠶寶寶的身體上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非常厲害的秘密武器,那就是蠶寶寶的尾巴上有一個固定它的捏子。這樣的話就會使蠶寶寶不會從桑葉上掉下來。
不光蠶寶寶尾巴上的捏子起了作用,而且蠶寶寶的每一個腿上都會有吸附能力,因為你在家蠶寶寶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蠶寶寶的尾巴是翹起來的,但是你夾起來它的時候還會有點費力。還有蠶寶寶在吃東西的時候,它不像我們一直往前吃,而是從上往下從上往下從上往下。我還親眼看到這樣的現象,蠶寶寶的嘴不像我們的嘴,是上下張開上下合攏的,而是左右張開左右合攏的。這樣的話,它們有助于他們吃桑葉。
?
我不光看到了這些。我還看到了一個別人應該都沒有看到過的事情。就是我親眼目睹了蠶寶寶的脫皮過程。非常非常的厲害。蠶寶寶脫皮的過程是先把頭裂開,然后身體再從頭那里一點一點的鉆出來。而且我還總結了一個經驗。就是蠶寶寶。要脫皮的時候,他首先要把自己固定在桑葉上。怎么固定的法則,其實就是它吐絲,然后吐到自己身上和桑葉上,這樣它就不會掉下來,然后呢他就不動,一直等到頭部裂開,然后從里面爬出來。他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他爬出來的時候皮就不會跟他一起走,因為皮已經被蟬絲和桑葉給困住了。唉,沒想到這樣的動物都能如此的聰明,我們人類也應該多多進步了。
其實養蠶的死活并不重要(但是對蠶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你不能把蟬寶寶都養死了,要不然人家怎么過,他們的下半生呀!)重要的是你要觀察蠶寶寶。要體會他們的吃東西的方法。體會他們是怎么想辦法。當然你把蠶寶寶養活了,結繭,那么你的收獲會更大。希望大家也可以在網上買一些蠶,親自體驗一下這種無比奇妙的感受。網上的蠶其實也賣的不貴,蠶卵的話就是一一塊錢一百粒。四齡蠶,也就是一二十塊。不過我勸你們先從產卵開始養。因為這樣的話,你們的體會會更大。或者是你們買一點蠶,然后再讓他送你們一些蠶卵。這樣的話就兩全其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