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開篇就介紹了白嘉軒一生娶了7個女人,很多人都覺得這個開頭是這部長篇小說中的最大的敗筆,對全篇小說沒有什么實質上的意義。所謂“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不知道作者安排這個開頭的具體意義是什么,但很明顯的一條就是,那時候中國農村的女人,真心不易。《白鹿原》對白嘉軒前四個女人的描述篇幅不長,但是短短的幾句話卻包含了很多信息,作者的文字駕馭功夫真心了得。
白嘉軒的第一個女人娶的是西原上鞏家村鞏增榮的大女兒,她是大戶人家的女兒,與白嘉軒門當戶對。她比白嘉軒大2歲,當時僅18歲。最后19歲的時候死于難產,短暫的一生就這么結束了,這個女人讓白嘉軒從懵懂變得明白,完成了他人生在轉折。按正常邏輯來說,這個女人是他生命中的最重要的女人,但實際上不是,白嘉軒很快就忘記了她。這個女人告訴了白嘉軒,什么是“難產”。
白嘉軒的第二個女人是南原上龐家村龐修瑞家的奶干女兒,也就是最小最受寵的那個女兒,她比白嘉軒小兩歲,龐家不算是大戶人家,但是他家也算殷實。這個女人不足一年因癆病而死。第一次因羞怯慌亂疼痛而咬了白嘉軒,白嘉軒因此很惱火,剛要發火。但這個女人很會察言觀色,馬上哄白嘉軒再來一次,才沒有讓白嘉軒繼續火下去。此時的白嘉軒已經是一個老司機了,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應該是他要哄這個小他兩歲的女人。但是他只顧自己的感受,一點也沒有顧及這個小女人,他在這個女人身上找到了一種征服的刺激。這樣的男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床品不行。這個小女人因此也嘗到了快樂,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讓白嘉軒領略了什么叫“欲求不滿”。
第三個女人是北原上樊家寨一戶殷實人家的頭生女兒,16歲的人發育的很好,不知道是早熟的緣故還是有過男女之事,她很懂得享受,完全不像第二個女人開始那樣羞澀膽怯,她對白嘉軒很主動。只在一年時間瘦成了干柴,最后吐血而亡。這個女人讓白嘉軒明白了什么叫“索取無度”。
第四個女人是南原山根下米家堡村的,白嘉軒對這個女人印象不深,這個女人不黏他,不說多余的話,白嘉軒說什么就是什么,這個女人的死狀很慘,十分痛苦,死的時候,白嘉軒都不在身邊,據先生說是因羊毛疔而死,就是現在說的炭疽熱。這個女人讓白嘉軒知道什么是“性冷淡”。
白嘉軒的成長歷程,是這么多女人用生命告訴他的。那時候的醫療條件太差,這幾個女人沒有一個能治療好的(或者是根本就沒有給治),所以,他們只能用命硬來解釋這種情況。中國的傳統的傳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這種思想使得一個又一個的女人失去了生命。這幾個女人在白家是地位很低下,她們的死沒有換來白嘉軒的憐憫,到成了白嘉軒后來炫耀的資本。也許這就是過去社會環境下,大多數女人的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