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境之南
1.
身邊許多喜歡寫文的人,他們大多都是學生或是初入職場,即便是無業游民也總會把自己搞得很忙的樣子,其實這不難理解,只要有手機依賴癥的,多多少少都會給自己加戲,讓自己的拖延癥加強,在愧疚、自責與重復中度過。
以前我無比相信那句話,也一直在踐行著那心照不宣的思想:寫文,真是個勞力加體力活,明明不是作家,卻讓自己終日陷入頸椎病、腰間盤、腱鞘炎、重度近視的折磨中,思維枯竭、想象力匱乏、素材不具代表性、堅持無果更是家常便飯。
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斗,還沒有輪到比天賦的境地,畢竟在堅持這條路上已經死了許多人。
我們大多時候會一邊吐槽寫文的痛苦一邊又馬不停蹄的日夜努力,樂此不疲,人就是這樣,自欺欺人的本領從來都是在進步。
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做到高產了,忙這個借口可以讓我變得理所應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我前進的步伐。
2.
我會不停的在屋子里踱步、在校園里望著那些活蹦亂跳的孩子出神,我會在夜晚的時候一遍遍對著空白的文檔寫了刪,刪了寫,艱難度日。
我的焦灼讓我強迫自己不停的刷那些沒有太多用處的信息,滿是懷疑,思路窘迫,這應該是個怪圈,我不住的反問自己。
許多頗有成就的老師或者寫的好的作者,他們會告訴我說:“你且不要這樣寫,定位,定位,你知道吧?”
還有人提點說,“你這文章深度不夠,你看誰誰誰寫的多好。你要模仿、學習,形成自己的風格。”
我假裝頓悟而不失禮貌的答謝他們:好的,老師,我盡量努力。
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寫了這么久,我仍舊會在許多時候迷茫,不知自己寫了什么。會在更多時候看看自己的文章,心里罵自己這都寫的什么傻逼玩意兒。
3.
寫到這里的時候依然覺得自己無比矯情,也對自己恨鐵不成鋼,不住的在心里說:“你這笨蛋,倒是給自己定位啊,趕緊沒日沒夜的寫啊,你看別人進步多大,你怎么能這樣褻瀆時間。”
我也曾試過,標題黨、被別人定義下的雞湯文、散文、故事、想法。我看著那些自成一派的作家,信手拈來的素材擷取能力,更新文章的速度,我更加討厭自己。
我也想著讀書,想著快速讀書,讀許多書,這會讓我參透作者意圖,明白道理,感悟情感,升華人生,然后我的水平有了質的提高。
而實際是,蝸牛不會一下子爬到樹頂,物極必反。我像瞎子點燈白費蠟,浪費了更多時間和精力,當然,還有帶給我的難以表述的焦慮。
我更怕提筆,這讓我惶恐,曾經我是那么的喜歡文字帶給我的快樂,我是如此享受文字編織的樂園,只是如今,這讓我引以為傲的東西竟成了桎梏我前進的枷鎖,我像無頭蒼蠅四處亂撞。
4.
之前我一直說,寫作成就了更好的我自己,只是越來越多的時間明白了,寫作不止是變成更好的自己的過程,而是發現自己更差的過程。
它讓我們重新推翻自己、否定自己、反對自己、解剖自己,重新審視我們與文字、生活和世界的聯系,讓我們在一步步揭露中,認識自己,塑造出自己另外一個模樣。
那會是一場無法預言的將來,我時常惶恐,偶有焦慮,畢竟怯懦的我害怕“無常”,害怕世事無常。
這段日子,尤為難過,到這一刻我才知道,對于一個喜歡文字的人來說寫不出文章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上了戰場的士兵沒有有力的武器,意味著那根救命稻草就要被洪水沖跑。
5.
我在文字的漩渦中一步步走向深淵,我驚呼詫異,四周平靜的怕人。
我才知道這種感覺,很難受,無比難受,比寫的心累身累更難受。
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知道那一刻我才發現自己固執的有多可怕,不愿改變的決心是有多么頑固,即便我曾被奉勸過一百遍,我需要改變,我的文章文風需要改變,可是,我還是惘然失措。
我像個無助的小丑,在落幕的那一瞬間,失落感侵襲全身。
就這樣了?你就要這樣一直寫下去?
那就這樣吧。
畢竟生活那么苦,心得是甜的。
6.
我似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我拼命的游,游到現實的身旁,它滿臉不屑,盡是嘲諷。
“你等著吧,你終會失敗。”一個響亮的聲音在我耳畔響起。
“好像,我也從來沒有成功過。”我變得坦然。
寫不出來的日子,是我噩夢,只是我這人招黑,噩夢時常出現。
寫不出來文章的孤獨和焦慮時常侵襲著我,普通孤獨和失落。我曾想過逃離,不過還未抬腳,就已經被打回原形。
我想,往后的好久,我都要與之同行。
我不敢說一輩子,我怕下邊又有人怒懟我:你才多大,就說一輩子。
不由得覺得困乏,心也變得明朗。你看,我就說文字還是有用的,它至少能讓我像和你聊天一樣,靜靜的坐下,趁著晚上的夜色,一起訴說著無數個來日方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