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種人,每天只顧著別人,誰家家里出啥事了,誰家兒媳和婆婆鬧矛盾了,誰家弟兄幾個有意見了,誰家……,他們總是很忙,穿梭于別人的事件中。除了這樣,他們還要在知道這些事件之后進行添油加醋的描述和轉載,見誰就要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說說,生怕天下沒人知道這事情的發生,如果他只是知道事件的部分,那么一瞬就變成了福爾摩斯,開始推測整件事情的來由,用自我的觀點去填充事件的空白,然后證明自己的存在。
這種人特別喜歡傳播別人那些不幸的事件,當看到別人成長出現問題,別人家庭出現矛盾,別人事業出現閃失,他們心理就會莫名的興奮,與此同時就要加大這種信息的宣傳力度??墒牵攧e人家發生好事的時候,卻不見了這位消息捕捉者的蹤影,興許他也知道,但一種自卑感深深的刺激著他,轉而又去發現那些別人傷心事上了。
這些人還很忙,忙到根本沒有時間關心自己,也沒有時間關心家人,家里要處理的事情一堆他都顧不上,但別人家的事他卻特別用心。
你說他關心別人吧,叫他近前幫助的時候卻不見蹤影,他們此刻應該躲在一個角落里呢,懶惰實際上是他的天賦,但他總是在說別人很懶,自己瞧不起人家。
管著管著閑事,這些人慢慢就成了閑人,在村里社區,漸漸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似乎沒有他不知道的秘密,沒有他推理不出的道理,但是自己和家庭卻越混越差,晚上到家還在抱怨,今天怎么就沒有別人家的鬧心事呢?
這種人,用我們的俗話叫怕熱鬧不嫌事大,總覺得只有傳播這些才能體現自我的價值,久而久之傳播的結果,是導致自己也陷入里不順當的泥沼里,只不過他從來不知道而已。想想魯迅日本留學時候看到的中國電影吧,一群中國人看俄國人殺中國人,手起刀落之時周圍人群齊聲的鼓掌,你說周圍的人群里,是不是很多這樣閑事大王啊。
他們狹窄,卻總說別人狹窄;他們無知,卻從來覺得自己天生就是萬事通;他們愚昧,卻在茶余飯后的談笑中體驗著特有的人生價值。
這種人最怕有事,一旦事情到了自己頭上,先前的悠閑和能耐全都化作了輕煙,做原地待死狀,莫名的開始質疑這個時代,質疑現下的政策,質疑自我的命運。一次次機會就這樣在他們的眼前消失,悲哀的是他壓根不知道這是機會。
他們從來不清楚,我們來到世間是要活自己的,也從來沒想過自己究竟為什么就是自己。他們把閑事當成了人生目的,至死都不敢承認自卑的事實,他們想著,說著,從別人家不幸事件中汲取看似自我幸福的養分,不想到了最后,自己是最大的不幸。
我特想問他們一句,少管閑事,你會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