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文案:公元2012年西安發掘出一座漢代將軍墓,通過墓志銘可判斷其為將軍與一位宗室女子合葬墓,主墓室存放雙人合葬棺槨,但合葬棺內卻僅有一具男性尸骨。意外的是,墓志銘上該宗室女子封號與史冊記載的一位同時代的和親公主封號一致。
《故事》
故事開始于漢朝之時,一位將軍和公主相愛了。
春分時節,兩人于飛花漫天的月光下,許諾終身,公主對將軍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將軍點頭,執子之手,望之偕老。
夏日炎炎,君王沙場點兵,將軍領命前往玉門關守衛大漢河山。公主告訴將軍,我等你。將軍笑言公主輕許姻緣,但本將此生絕不負你如花美眷。秋日來臨,邊塞內,金黃而飽滿的稻穗垂漫青紗,百姓都在笑談,收了糧食,今冬不再受饑餓。將軍飛鴿,親書情思,公主,等我來年春日班師回朝,為你披上如火艷烈的嫁衣。
凜冬將至,塞外不能再放牧,匈奴人再一次舉起刀槍,望向南方,那座雄偉的玉門關后就有大量的食糧,讓他們穿暖吃足,也有大量的漢人供他們奴役。
聽,昨夜有戎狄,叩我玉門關,攀我十丈城墻。看,九州有烽火,江山千萬里,狼煙次第燃。十萬匈奴人帶著饑餓的瘋狂,貪婪的欲望,撲向玉門關。
“全軍聽令!就算戰至最后一人也要衛我大漢安寧!
殺!”將軍奮勇率八千將士抗敵,兵臨城下,揚戈縱馬,戰吼聲早已沙啞,玉門關前兵戈之聲吞噬曠野,風中飛回的雁聲盡是哀鴻,將軍一步亦不退,漢軍一寸也不肯讓,因為他們的身后是茫茫金黃的谷穗與無數的為家守業的百姓黎民。
長弓碎鐵衣,
鮮血祭銀器,
山河破碎期,
鴛鴦何相依?
狼煙傳入長安,君王震怒,拍案而起,思前想后卻又只能頹然坐下。擬旨起草,命公主嫁入匈奴和親,并獻上大量金銀珠寶綾羅綢緞。
后宮之中,公主默默的啟唇輕頌將軍飛鴿而來的情信: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臉紅如胭脂,公主害羞的將情信收入懷中,心里祈禱著戍邊的將軍早日回朝,在飛花漫天的春天里來迎娶自己。
皇帝旨意下達,公主難以置信的看著自己的父親,明明知道自己與將軍的情誼,緣何要將自己遠嫁大漠,將自己賦予那些如狼般的匈奴人?她不肯,她不愿。
君王背身,雙手緊握,匈奴叩邊,黎民慘遭屠戮,百姓流離失所,若不和親……公主的淚頹然墜下,懷里的書信開始冰冷,敵不過的是逝水流年,江山早已為你我說定了永別……
如血般夕陽下,玉門雄關前,公主嫁衣如火,比飛花還要艷烈。她淚眼望著城門上的將軍,啟唇似又要詠遍上邪,說的卻是:我愿與君絕!將軍咬破嘴唇,手握緊了長劍,淚光里,送嫁的隊伍遠入大漠。
今日你將名字寫入史箋,他日我將你刻在我墳前!將軍與公主從此永隔,他們之間的距離叫匈奴。
《上邪一小曲兒》
你嫁衣如火灼傷了天涯
從此殘陽烙我心上如朱砂
都說你眼中開傾世桃花
卻如何一夕桃花雨下
問誰能借我回眸一眼
去逆流回溯遙迢的流年
循著你為我輕詠的上邪
再去見你一面
在那遠去的舊年
我笑你輕許了姻緣
是你用盡一生吟詠上邪
而我轉身輕負你如花美眷
那一年的長安飛花漫天
我聽見塞外春風泣血
輕嗅風中血似酒濃烈
耳邊兵戈之聲吞噬曠野
火光里飛回的雁也嗚咽
哭聲傳去多遠
那首你詠的上邪
從此我再聽不真切
敵不過的哪是似水流年
江山早為你我說定了永別
于是你把名字刻入史箋
換我把你刻在我墳前
飛花又散落在這個季節
而你嫁衣比飛花還要艷烈
你啟唇似又要詠遍上邪
說的卻是我愿與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