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將老無所依
我和我家先生計劃著丁克下去,我今年32,他30整。
年紀不大,生娃還有一段不短的時間可以準備。
身邊同齡人,類似于我們這樣的不太多。
然,我們?yōu)槭裁催x擇丁克。
我覺得更多的是對周遭和對整個大環(huán)境的一種不安。
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我們已經(jīng)非常的不安。食物、水,空氣等等等。
如果真的有了孩子,我不知道我們將會有何等的焦慮。
這還只是環(huán)境層面的問題。
其次,教育方面。
可能小學之前一切都還好說。
從上小學開始,問題就來了。要孩子上什么樣的小學?可能這個時候就要看自己的口袋有多少銀子。
現(xiàn)在的小學下午三點多就放學,如果沒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去接孩子,那孩子就只能放到興趣班或者其他什么地方。
這還僅是上什么樣的小學,孩子的安置問題。
再說學習問題,現(xiàn)在的孩子幾乎無一例外的都要上課外輔導班。
學校已經(jīng)失去了絕大部分授業(yè)解惑的功能。這個功能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推向了社會。推向培訓班。
哪像我們小時候,早上八點上課,晚上五點下課。一天都有老師義務教你東西。
所以,如果是我有了孩子,我一定焦慮,一定不甘心我的孩子只在學校里那不足八小時的學習時間。
此外,還有其他問題。
比如,我的一個朋友,他家女兒的班里,候選班長的孩子拉選票,給其他孩子買禮物,為了當班長。
我無法想象,那么小的孩子,怎么會有這樣的行為。
這是我小時候沒有的。
太多問題。
到了初中,叛逆期,怎么辦?
高中,學習成績差,考不上好的大學怎么辦?
我沒有這樣的信心,讓我的孩子一路沒什么問題的就長大。
這還是說不生病,沒什么意外的情況下長大。
我現(xiàn)在回想,父母養(yǎng)育我和兩個弟弟有多么的不容易。雖然可能他們并沒有像我這樣想這么多問題。
但,父母的一生毫無疑問的都給了我和兩個弟弟。
他們沒有自己的夢想,而事實上,生活根本就讓他們無法擁有夢想。
我覺得我的爸爸很有才華,沒上什么學,可愛讀書,字寫的漂亮。口才好。從小會講很多段子。
在我看來,他們的夢想就是一家?guī)卓谌说某允常⒆由蠈W的費用。
等孩子大了給孩子張羅媳婦、房子等等諸多問題。
可我不想如我的爸媽那樣一輩子。
我想去看世界,我想去知道更多未知。也許有人會說,這和去看世界去知道更多未知沒有沖突。
但,我不這么認為。
如果有了孩子,那么我和我家先生全部的業(yè)余時間幾乎都要給孩子。
尤其是女方的我。
我無法想象沒有自我的生活。
也許有人會說,你會得到有了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的快樂。
但在我看來,孩子更多給我的是焦慮。
我和很多女性朋友聊過,她們無時無刻不處于對孩子的焦慮中,怕孩子磕了、碰了、病了、丟了。等等等。
也有人可能會說,其實不用這樣焦慮。那么多有孩子,也沒見哪個焦慮死過去了。
但,也就是這種差異。我和我家先生可能無法承受這種焦慮。
所以才選擇丁克。可,也許我們還沒丁克地徹底。
昨天,先生看一則新聞。說一位住在養(yǎng)老院的老太太,小腿長期潰爛。無人管。他感嘆的同時說了句,我們要不以后領(lǐng)養(yǎng)個孩子吧。要不老了會不會也跟這位老太太似的,那得多可憐。
他的話我能明白期間的感受。雖然我們一直堅持丁克。但,對未來,對老去一直感到些許恐懼。
所以每次,我都說,人不能什么都得,不能沒孩子時得了自由,到老了還想著老有所依。
不能太貪。
最后先生說,那我倆老得不行的時候就一起安樂死好了。
雖然我也有過這種想法,但聽先生說這樣的話,心里不免還是有些寒意。哎!
不過,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這也不見得不是個選擇。當然,前提是,我們國家得放開安樂死。
也許像我和我家先生這樣想法的人,是比較悲觀的。
可能生活還有其他更多我們沒有感知的希望與快樂。
但,我想這也是很多我們80后這一代的內(nèi)心恐慌。
即便我們孕育了下一代,我們的下一代也是要面對至少要贍養(yǎng)四位甚至更多老人的命運。
何其難。
想想,我和我家先生這種比較悲觀的想法,或許只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縮影。
一切歸結(jié)起來,還是社會的問題。
我們這代人也許真的終將老無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