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戶外?
戶外泛指露天場所,戶外活動也就是露天場所的活動。
露天場所,就叫戶外,戶外活動也就是露天場所的活動。
戶外是人類回歸自然、回歸自我的一種原始覺醒,是人類探索自然、超越自我的精神需求;戶外提升綠色環保意識,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樹立健康生活方式,引領時尚文化潮流。狹義就是戶外登山、露營、穿越、攀巖、蹦極、漂流、沖浪、滑翔、滑水、攀冰、定向、遠足、滑雪、潛水、滑草、山地車速降、越野山地車、熱氣球、溯溪、拓展、飛行滑索等。“背包老外”不再新奇,黃皮膚的“背包客”也越來越多。 “戶外”成了時髦的詞匯,人們也逐漸認識到還有很多不同方式的戶外探險休閑游等待著戶外愛好者去慢慢體驗,無論普通、高端,還是旅游行業內人士、都在尋找機會去體驗戶外所帶來的樂趣。
戶外多數帶有探險性,屬于極限和亞極限運動,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刺激性。擁抱自然,挑戰自我,能
夠培養個人的毅力、團隊之間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深受青年人的歡迎。
戶外運動越來越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
在很多人眼里,戶外人是個奇葩的存在。放著安排周到、吃住優越的旅行團不報,偏偏喜歡自己背著沉重的背囊,專找荒山野嶺的地方,心甘情愿以苦為樂。這簡直是? “自虐”,吃苦的意義何在?
每當被問起這類問題,戶外人總是笑而不答,千頭萬緒不知如何與外人言說。
的確,戶外是艱苦的,風餐露宿,有時幾天可能都洗不上一個澡。但有幾點可以補償你一路的艱辛,遠遠超過你所付出的辛苦,僅此幾點已經足夠。
走最遠的路,
看最美的風景。
前行的路上,忍不住痛罵自己腦殘千里迢迢花錢找罪受,無比懷念家中松軟的沙發和冰鎮的可樂。但是到達終點的時候,站在開闊的埡口之上,寒風吹來,積雪的峰巒疊嶂起伏,皚皚白雪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幾千年的積雪靜靜地與你對視。此時此刻,你才能領會到來自全身心的感動,氣血上涌,咽喉哽噎。
越是艱難,越能看到從未見過的磅礴景觀,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無論多辛苦,
都阻擋不住追求自由的心
有一次迷路了,在荒山里找不到路,天一直下雨,非常累。天黑之后,沒水喝沒東西吃,沒手電筒,也沒有月光,大家看不到路,不知道終點離自己有多遠。就在這樣的疲憊和絕望中,懷著“只有繼續走,否則就完了”的信念,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終于走出去了。來到路口的一剎那,感覺回到了人間一樣,重獲新生的感覺真的無法用語言形容。
那些人那些事,
都是美麗的意外
一路走來,可以接觸到很多的人,來自五湖四海的驢友,從未走出過大山的原著民,各個民族不同信仰的老人、孩子、婦女、青年。
大家一起聊天,一起喝茶,一起分享食物,一起領悟對自然和生活的感受。即使有時候語言不通,連說帶比劃并不影響彼此之間的交流,微笑與友善是全世界的通行證。
只有過去了才能知道
如果沒有去七藏溝,永遠不會知道九寨溝旁邊有幾條長滿杜鵑的山谷 。
如果沒有徒步亞丁,永遠只能在電腦壁紙里見到橫跨蒼穹的銀河。
只有你去了,你走了,你才知道,原來你也可以的,你的潛能和意志力也可以到達另一個層次。
人生似乎有了那么一點點不同
在寂靜公路開車時抬頭望見漫天繁星,
在深秋山林散步時聽到紅葉紛紛從樹上掉落,
躺在一大片花海里被太陽曬得又香又暖。
旅行的意義,是得以見證那些永恒的大化之美,才知小小人生曾失去的并不算什么。
一旦上路,
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愈“自虐”愈快樂。盡管一路上艱辛困難,但回到家后,卻又急迫地想著下一次上路。好像骨子里藏著某種東西,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了。
現在的人們,似乎越來越熱衷于這種“自虐式”的旅行了,沒有舒適的賓館,沒有空調,沒有美食,更沒有人一路上為你講解著什么。。可戶外人或許就是在享受著這種自由,自己背著沉重的行李,睡在帳篷里睡袋里。卻可以看到在常人看不到的風景
開始時的苦不堪言,在看到路上那美景的時候全部都變的煙消云散。每次“自虐”歸來,總會有新的發現,收拾行囊,準備著下一次的出行~
而下一次,或許會有更美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