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筆記中說了用戶模型建立的方法,接下來就是目標導向設計中的關鍵部分,如何利用我們對用戶的理解來制定設計方法?答案如下:
- 利用故事情節或場景劇本來設想理想的用戶交互過程
- 運用場景劇本提取設計需求
- 依次使用這些需求來定義產品的基本交互需要
- 在這個框架中不斷增加設計細節
今天先講講前面兩點,場景和需求。思路還是跟之前一樣,先介紹概念,然后介紹流程。
- 場景的相關概念
- 需求的相關概念
- 需求定義的流程
什么是場景
場景是用敘事的方式簡明地描述運用產品或服務來實現具體目標的一個或多個人物模型。
首先,場景是敘事的,主要的特點是有故事情節、簡單明快。其實是簡潔,這能夠使我們將關注點放在事情本身,而不會過分陷入細節,簡潔同時也會帶來靈活,便于調整。最后是人物模型,場景是基于人物模型的,而不是隨便虛構出來的人物和事件。場景的內容和背景是從研究階段收集并在建模階段分析得到的數據中推到出來的。
場景可以分為三類:情境場景、關鍵路徑場景、驗證場景。
情境場景是在一開始就建立的,主要關注的是用戶的活動、情感、期望等,是在較高層次滿足人物模型的需求。在建立了開發框架之后,情境場景就被修改,變得更加詳細和具體,主要關注的是用戶如何與產品發生交互,如何使用產品達到目標,包含了更多的交互細節,這時候稱為關鍵路徑場景。在開發的后期,團隊會使用一些場景來驗證設計方案,這些場景往往不會很詳細,通常會使用“如果......會......”等,這時稱為驗證場景。
場景有時會與使用案例、用戶故事混淆。
但使用案例往往是對需求的全面描述,傾向于認為所有可能的用戶交互都有同樣的機會出現,都同樣重要,比較適合在項目的后期用于設計方案的驗證。而場景則包含了功能需求的優先級排序,以及這些功能怎么有輕重地進行表達。
至于用戶故事,更像是一種簡單地非正式的要求,比如,“用戶想登陸自己的賬號”。用戶故事不會描述宏觀層面的用戶流程以及用戶最終目標。
什么是需求
簡單地說就是指產品會做什么,或者說,人物模型需要哪些信息和能力來完成其目標。需求定義的意義在于,在進入正式設計之前明確用戶需要“什么”,并在團隊中達成一致,避免設計后期沒有客觀的方法來評估設計。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將需求和功能混在一起。需求對應的是問題,功能對應的是解決方案,兩者有明顯的差別。將需求和功能區分開來,然后從需求著手,明確用戶需求之后,設計師可以和技術人員一起探討,找出最優的解決方案,而且一旦出現新的技術,也能夠快速地反應,不用重新定義需求。還有就是,如果一開始就考慮解決方案,對需求的了解往往不夠深入,設計出來的方案很可能會不適用于用戶及其工作流程。
需求定義過程
需求定義過程如下圖所示:
由五個步驟組成:
- 創建問題和愿景綜述
- 探索和頭腦風暴
- 確定人物模型期望
- 構建情境場景
- 明確設計需求
其中3-5是一個循環的過程,直到需求穩定下來。
創建問題和愿景描述
舉個例子:X公司的顧客滿意率低。市場占有率去年下降了10%,因為用戶執行任務X、Y、Z時工具不趁手,而用戶執行這些任務其實是為了滿足目標G。
關鍵在于把商業問題和可用性問題聯系起來。
愿景則是問題的倒轉,比如:
產品X的新設計能夠提高用戶執行任務X、Y、Z的準確性、效率等,避免他們當前面臨的A、B、C問題,從而幫助用戶完成目標G。這能顯著提高X公司的客戶滿意度,提高市場份額。
探索和頭腦風暴
由于之前做了大量的用戶研究工作以及人物模型的建立,設計師的思維是分析性的,通過頭腦風暴可以將其切換為“解決方案模式”,而且由于之前的工作,每個人難免有一些先入之見,通過探索可以開闊思路,發揮創意。當然,這一切還是要圍繞人物模型來進行。
確定人物模型期望
簡單地說就是從人物模型中提取出其心理模型,具體可以看我之前寫的關于目標導向設計的筆記。作用是用來驗證提取出來的需求,進行優化改進。
構建情境場景
情境場景講述的是某個人物模型的故事,有著多樣的動機、需求和目標,這個人物模型以自己最典型的方式,使用產品的未來版本。
主要考慮一下內容:
- 產品在什么背景下使用?
- 是否被超時使用?
- 人物模型是否經常被打斷?
- 是否有多個用戶使用單個工作站或設備?
- 與其他產品一起使用?
- 人物模型要達到目標需要執行的首要活動是什么?
- 使用產品預期的最終結果是什么?
- 根據人物模型的技能和使用頻率,允許的復雜程度有多大?
在場景描述中,假裝界面具有魔法,也就是能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同時解決方法具有創意。技術方面可以先不用考慮。
明確設計需求
可以分成四類:數據需求、功能需求、情境需求、其他需求
數據需求是指界面中需要呈現的對象和信息,比如要有賬號、要有圖片、要有文件名等等。
功能需求是指軟件可以執行的操作或動作,通常會轉換成界面控件,同時也會定義對象和信息的位置,因為操作或動作的實現需要它們在正確的位置。
情境需求是指對象之間的依賴關系,就是各種任務的流程,要考慮是否合理,是否容易實現。
其他需求是指業務需求、技術需求、利益相關者需求等。
通過前面五個步驟,就可以對產品有一個初略的概覽。提取出來的需求指明了設計和開發的方向,然后就可以開始考慮如何呈現產品及其功能,也就是下次要講的定義交互框架。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