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淇澳島位于珠江口內西側,島上風景優美,素有“淇澳八景”:赤嶺觀日、鹿嶺朝霞、松澗流泉、金星波濤、雞山返照、岬洲煙雨、婆灣晚渡、蟹珠夜月。
島上最吸引人的便是它的紅樹林濕地。淇澳紅樹林保護區位于淇澳島西北部,是目前珠江三角洲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紅樹林。保護區濕地內生長著多種植物和野生動物,也是鳥類和海洋生物棲息、繁衍的良好場所,更是中國三大候鳥遷徙路徑之一,秋冬季棲息著數以萬計,90多個種類遷飛的候鳥。
走進竹制牌樓,就進入了珠海淇澳島的紅樹林區域。向前望去,目極之處都是高高低低的樹和草,把它們分割開的是行船的水道,遠處是延綿不斷的山巒。雖然已到了酷熱的夏天,但眼前開闊的視野、滿目的綠色和清新的空氣令我頓時感覺舒爽暢快。
經過一道半圓形的蜿蜒小橋,就進入了紅樹林中的木棧道。
走入棧道的那一刻,我便感覺涼快了許多。木棧道邊是過人高的樹木,和高高矮矮的花草。有些地方的樹冠已經搭在棧道上了,我張開雙臂就可以同時觸及到兩側的樹枝。也許是棧道搭在海床上的緣故,走在上面總覺得腳下是軟軟的,像是坐在轎子里面一樣顫悠悠的。
許多人來到紅樹林第一眼的感覺是,“這里的樹為什么不是紅的?”
小喵也曾有過同樣的疑惑。后來經過“科普”才知道,紅樹林名字的由來是源于一種生長在海邊濕地上、名叫“木欖”的樹。馬來西亞人在砍伐這種植物的時候發現,不僅裸露的木材是紅色的,連刀口也被染紅。但這種紅色素隱藏在樹皮和木材中,表面是看不出來的,所以說紅樹林其實是“心紅皮不紅”。
淇澳島紅樹林里除了木欖,還有“胎生”的秋茄、果實累累的海芒果、嫩綠的紅海欖、亮綠的楊葉肖槿,和其他很多的樹種。不用擔心你不認識他們,棧道兩側一路隨行豎立的標牌,會清楚地為你解說。
這就是秋茄樹……
秋茄樹上那一根根棒狀的,就是“胎生”的、即將脫離母樹到海上“流浪”扎根的小紅樹苗。
這是海芒果樹……
一些海芒果樹上已經掛滿了果實……
不過小喵要提醒你,雖然海芒果的果實和芒果的樣子看起來差不多,可卻是含有劇毒的,千萬不可誤食。
這些樹木高高低低形態各異,深深淺淺綠的不同。初夏的樹木仍舊盛開著大大小小色彩繽紛的花朵,一串串白色微紫的尖瓣海蓮,像亭亭玉立跳著芭蕾的姑娘;一捧捧芥黃的銀葉樹花在樹冠上鋪張著,像畫家預調色的色板;海芒果花蔓兒纏結,織成一籃籃精美的藝術插花。
這里的野花草更是艷麗,不示弱的小小野山菊到處綻放它或雪白或金黃色的花瓣。古老的蕨類也在這里占據了一席之地。
沿著棧道走,看到沿途上的木頭上到處都爬滿了一種野生的黃色菌類,色彩十分鮮艷。鮮艷的菌子通常都是有毒的,這種也不例外。
不知名的鳥兒們一路伴著我在歌唱,我不知不覺地應和著它們,輕輕地哼著屬于它們節奏的歌。
剛看完“人面蜘蛛”的介紹,不遠處就有一位“新婦”馬上給我們來了個“現身說法”。
旁邊那只小蜘蛛,不知是她的孩子還是伴侶。
紅樹下的泥地里生活著許多招潮蟹,眼前這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洞就是它們的杰作。
這些顏色鮮艷的小家伙們在紅樹根部四處爬行,聽見游人的腳步和說話聲,立即飛快地爬回自己的巢穴里,探出半個身子觀察動靜;等四周安靜下來,才慢慢地重新探出身來……
我們都知道招潮蟹有一個巨大的鉗子,還有一個很小的,但其實這僅限雄性。雄性招潮蟹用大鉗子來吸引雌性,并且用于示威和與其他雄性招潮蟹的決斗。
而雌蟹的兩只鉗子則是一樣大小的。
棧道下黃黃的濕地水雖然貌不驚人,卻是蜿蜒流轉的江河與大海潮汐交匯的杰作。她們同時帶來了高原的營養和海洋的滋潤,讓濕地的土壤變成了溫柔多情的搖床,紅樹林在她們的呵護下慢慢地成長。
快走到棧道盡頭時,夏日的一場驟雨突如其來。雨水噼噼啪啪地打在紅樹林和濕地的灘涂上,各種植物都在雨中盡情舒展著枝葉。
招潮蟹們像是聽見了雨水的召喚,紛紛從蟹洞爬了出來,在雨中炫耀似地揮舞著巨大的蟹鉗。
和小螃蟹們一樣對雨水的來臨感到歡欣雀躍的還有那些平日里看不到的彈涂魚。它們紛紛從水中蹦出,身體在泥地上一扭一跳地,像是聚在一起開一場街舞的“爬梯”,樣子既滑稽又可愛。
彈涂魚跳躍的時候背上的魚鰭是張開的,像是迎風舒展的旗子。
我站在雨中的紅樹林里,一遍又一遍地做著深呼吸,品味著紅樹林的馨香、清涼,和淡淡的海水味道,久久不愿離去。
作者介紹:
魔小喵:一只愛旅行的貓,和你分享有溫度的旅行故事和生活感悟。
微博:@魔小喵旅行記
魔旅行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瀏覽更多魔小喵的文章,請關注“魔旅行”同名微信公眾號、頭條號,“魔小喵旅行記"同名新浪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