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中國好聲音,這一季在網絡上造成的話題和非議,泛濫成災。翻開相關的視頻網站,幾乎每個評論都是有關周杰倫。相關的話題論壇貼吧亦是如此。首播之際,這類話題更是輕易的輪上各大頭條,直戳汪峰心田……
而我也系統性的看了一下,這個話題曝光度是巨大的。我看到了一個話題,大概意思是說,不知不覺,他和他的歌,已經成了我們追憶青春的時光機,我心里莫名恍惚。
或許是的,我想想……我想想……
我是九零年的,2003年,表哥買了一張光碟(多年以后證實:盜版!)我拿回家里放,出來的第一首mv叫《雙截棍》依稀記得,直接切了,第二首是《開不了口》感覺一般,切了,《龍卷風》切了,《忍者》切了……記得沒一首聽完的,對了,最后插了一首《流星雨》有感覺了,主角又好看,記得那張碟,我幾乎每次都只聽F4。
2004年初中一年級,那時候學生幾乎標配單放機,也叫卡帶機,父母買給我們學英語,我們拿來聽華語。街上賣卡帶的超多,幾乎沒什么專輯,都是大雜燴,記得每盤都炒的,有《2002年的第一場雪》《沖動的懲罰》超火的刀郎,還有《老鼠愛大米》等一些那時候的網絡歌曲,不過已經記不起名字了,《丁香花》記得,因為蠻喜歡的。
記不清具體是誰開始傳開的周杰倫的歌,我第二次接觸到,聽不懂,得看著歌詞翻譯。漸漸的,班上很多男生都開始聽,說不清哪里好,只是覺得很有節奏,很拽的感覺。由于聽的人多了,卡帶少,傳聽分享就變得很緊張,得排隊,某天,我突然想到,尼瑪我好像有張周杰倫的碟吧?于是回家翻了出來,當時可激動壞了。以后每次回家,都會第一時間打開DVD,從頭聽到尾。
我們那里是小鎮,幾乎是沒什么機會接觸網絡的,微機室的電腦都只能打字,那時候微機課最火的,莫過于默打周的歌詞,我贏過幾次不記得了。那時候覺得默寫《雙截棍+我的地盤》比背《兩小兒辯日》容易的太多。由于鎮上的網吧才一家,每次去都要排隊,我這種好學生幾乎沒去過。所以那時候追星的渠道幾乎除了聽卡帶機,幾乎就只有電視臺了。
05年,我們才開始玩MP3,卡帶機頓時黯然失色,記得剛開始,全校不過幾部而已,我在其中,我那臺內存256mb的MP3,滿滿裝了都是他的歌。唯一記得清的,是一個女生找我借聽,我說都是周的歌,她不停點頭說:對啊,我們就找他的歌聽呢,可喜歡她啦
我記得那時候,班主任每次提及周杰倫,都是極其貶義的,可能覺得聽那種另類歌曲的都是男生,而且沒少搗蛋。家長也比較不喜歡他,有種吊兒郎當的感覺。二年級三年級,已經瘋了,那時候周也算是極度火爆時代吧,記得請歌曲有《浪漫手機》《黑色毛衣》《一路向北》《霍元甲》電影‘頭文字D’出了,三年級出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對于小鎮的我們,火爆程度逆天了。
回憶到這里,我暖心一笑,原來曾經的我,是那么的喜歡他,喜歡他的歌……
隨著時光的轉動,年紀漸長,某一天,我聽了《十年》《那些花兒》,還有許巍的《時光》我仿佛被某種旋律喚醒,逐漸的喜歡這類歌曲,平和的節奏,確是另一種感覺。不知是年齡的必然,還是聽覺的偶然,我便是從那時候開始,逐漸開始聽許巍樸樹的歌,覺得從他們的詞曲中更能找到共鳴和寄托。
漸漸的,別了,周杰倫,也別了我的青蔥時代。
高中一年級,開始攻讀網絡小說,七界傳說,蠻荒記,已泛成癮。歌還是會聽,聽的最多是滄桑寫實類的歌,還是大愛許巍,也開始聽汪峰了,那是另一種風格,嘶吼怒放,也是不同于周的那種。偶爾,還是會想起他,也會聽聽,間歇性,這種間歇性從十八歲以后幾乎就徹底斷了。我高中二年級被強制退學,家里讓我讀技校(那時候新東方,新華電腦比較火,還有學什么數控的,)我都拒絕了,只想要自己出去社會闖蕩。
十八歲,去的第一個地方,是遼寧營口,表哥在那開工廠……什么都新鮮,那時候去哪都堅決不要人送,總覺得自己已經張開翅膀了,特想飛的很遠很遠,到了營口,吃住安排好了,白天表哥陪玩的很嗨,那天很開心,覺得自己自由了,再也不用曲在爸媽的手掌里了……可就是那天晚上,關了燈躺在床上,心里就按耐不住難受了,這是未曾預料到的,一下想到爸媽遠在千里之外,不知多久才能見到,還有家里的其他親人,都一時見不到了,以前學校的朋友,也看不到了,怎么也忍不住,哭了,第一次出遠門,的確很難找到歸屬感。那段時間,過的很不開心,表哥管的很嚴,一個月控制我三百的零花錢,幾乎都用上網了,上網也算是給自己找的一個零時寄托吧。第二個月,買了一部手機,諾基亞5310,很開心,第一時間裝了滿滿的歌曲。那時候十八歲的我,無論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晚上一個人,還總是會想爸媽想家想到哭,另外是一種失落的孤單,開始懷念學校,懷念同學。那些我們不知珍惜的匆匆歲月,不經意的晃晃時光,竟然會在后來,變成一種悔之不及的奢望……
或許是因為懷念,我不知覺的,又開始偶爾聽聽周的歌,聽著聽著,心里竟然有種熟悉和溫暖,發現聽著他的歌,可以很好輕易的懷念以前的時光……
零九年,我去深圳,直到現在,這幾年的我過得并不理想,打工,創業,俱不如意。伴之壓力,壓抑,感覺過得很喘。愛情的打擊,更是令我頓挫。
現實交織理想,自由掙不脫捆綁,我被汪峰的那種嘶啞的怒吼而感動,青春,自由,尊嚴,不都是他所唱的嗎?不正是我所渴望的嗎?
一時間,我為之共鳴,折服,感染。關于周杰倫,幾乎也就放下了,不是覺得他江郎才盡,沒有好歌了……而是不喜歡了,不喜歡那種曲風,當然,我有時候覺得,除了方文山寫的詞之外,他的很多歌詞都很口水,沒有營養,膚淺,可能比鳳凰傳奇的好一點。不關注了,新的專輯,電影,幾乎也沒怎么了解過。
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周杰倫擔任導師,這條消息,還是在百度頭條看到的,一直到節目首播,有關他的,占據了大面積網絡板塊。我被指引著點擊了幾下。
他結婚了,還當爸爸了,原來歲月,不止帶走了我們的青春,也走過了他的年華。好聲音首播一集,我居然也不覺的看完了,發現曾經那個喜歡用鴨舌帽遮住眼睛,話不多不愛笑的他,也會變的這么開朗,愛開玩笑,恍若兩人。歲月不殺了豬,也會適度的改變豬,我何嘗不是。十年之久,改變一個人,輕而易舉,可能不該說是改變,而是本質生理的進化,包括心理和言語舉止。
我開始饒有興趣的搜看了有關他的最新視頻和新聞。在感觸至于,引起我注意的話題來了。評論一半是杰迷吧,評論都是我愛周杰倫,周杰倫是最牛逼的……云云話題。而這些言論多會引起很多的不屑,拆臺的。尤其是九五后的后起青年,可能他們不喜歡周杰倫,他們喜歡的,可能是鹿晗,吳亦凡之類的新進明星,周杰倫是誰?
而中國網絡之上,因為喜愛的明星忠實的信仰不同,而掐架,罵爹罵娘的撕逼事件,大有人在。諸如郭敬明和韓寒倆哥們的粉絲,每天在論壇貼吧不知要干幾次……都是本著‘我喜歡的就是最好的,你喜歡的就是狗屁,你喜歡他你就是腦殘,’的病態自我心理,恨不得全世界都按照他的標準。想想也醉了……
關于盲目追星,誓為偶像忠死的心理,我是到不了那境界的,在這里也不想去聊那些。
我很理智,我至今沒有為之忠實的偶像,電影不錯,歌曲不錯,那就點個贊而已,我為什么要對一個素未謀面不打交道的陌生人如此忠誠?為他撕逼,為他不惜論壇罵爹,貼吧罵娘。
說說周杰倫,我不是他的粉絲,我非任何人的粉絲。我要說的是,周杰倫,出在的那個時代,正值我們少年輕狂,他占據了那個時代的大半卡帶和光碟,他排滿了我們整整一個初中三年的時光,俘虜了我們的耳朵。盡管我早幾年前就不聽他的歌,也不在關注他的新聞。但是一旦聽到七里香,龍卷風,我就會順然其夢的回味到那段時光的青蔥澀氣。這是無法替代的。
你的青春,有什么能替代?
他的歌,碰巧撞進了我們那時光,
我們的爛漫,我們的天真,我們一去不復還的青春,仿佛一個個音符,被刻在旋律中。不管多久以后,當旋律想起,便如同開啟時光機器,曾經的時光,便會在我們腦中一一回放。
PS:我不是獨裁自我,也不是杰迷。
我很慶幸,原來我以為我忘了很多事情,亦如同桌搶橡皮泥,高二翻墻逃課,寫給某人的情書……居然都還能記起,這不是魔力,感謝某段旋律,感謝時光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