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這么認真的去看一部都市小說,和我想像的談情說愛,勾心斗角的都市小說不同,這部小說是有血有肉的,有親情,有愛情,有友情,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篇都市勵志小說。文章篇幅不長,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看完。
小說講述了一個誤傷丈夫而坐牢的女性,從牢中解放,重拾自我,最終找回了事業,贏得了愛情的故事。
人物形象
現實中,總感覺林哲這樣的男人是不太會離婚的。或者說,小說中他的離婚就是為了和小晨在一起。
細心的幫助小晨擺攤的朋友找對象,只是為了有個伴好照顧小晨。在自己的家中為小晨布置了一個幾乎一模一樣的房間,只是為了讓小晨不想念家。甚至擔心到結婚后可能會產生口角,在書房里放置一個小窗床,在鬧矛盾的時候,還是需要一片安靜的空間仔細想想。
這么細心,體貼的男人,我想無論是哪個女人都會很喜歡的吧,他也是現如今男人們學習的典范。可是林哲的前妻居然只是因為不能接受長期分居而選擇了離婚,連孩子都可以不要,居然還好意思在小晨面前說她真的很喜歡林哲。
真正愛一個人,會因為距離而的長短而發生變化嗎?愛一個人,要學會去包容和理解,而不是占據和擁有。連自己的親生孩子都可以不要的人,她的眼里有真的愛情嗎?
很喜歡小說中小小林這個小孩子的形象,天真、可愛、懂事。幫助爸爸追小晨,體貼乖巧,不過小學一年級應該不會懂這么多大人的事情,年紀稍微大一點或許更合情合理一些。亦或許是小小林被迫生活在離異家庭之中,感受到了單親家庭的孤獨,于是變得害怕,害怕自己的無理取鬧讓自己的爸爸找不到合適的人共度余生,害怕自己永遠生活在這種孤獨壓抑的家庭環境里。人總是這樣吧,在艱難的時期成長的特別快。
看完小說的時候,想了很多。常理來說,一個人一旦與“牢”沾了邊,她是很容易受到人排擠,最終喪失自我,一事無成的。但小說中的女主不同,她是被迫入獄的。
你可以關住一個人的身體,卻不可以關住她的思想,關不住她一顆想飛的心。她有文學夢,她一直堅持著寫作,她想要回報父母,一個人深夜擺地攤,吃過所有的苦,才能知道甜是多么美妙的事。
可是反觀我們自己呢?我們有時候擁有著良好的環境,氛圍,總是說著自己要做這個,要做那個,但總是囿于自己的恐懼,遲遲不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只好找各種借口來搪塞自己,想要出發,永遠都不算太晚,只要你別猶豫在出發前。
總體來說,小說還是很有可讀性的,人物形象豐滿,劇情不錯,讀后能引人思考,已是一部還不錯的中篇小說了。小說中也透露作者的婚姻價值觀,總覺得似乎表達著作者所向往的一些東西。
關于寫作上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見
1.劇情不太嚴謹,希望可以完善一些。林哲父母早逝,爺爺奶奶也走了,誰照顧小小林?在第二十章的時候,兩人還沒有宣布訂婚,小小林就直呼小晨的父母爺爺奶奶,(而且應該是外公外婆吧)正常來說應該是太突兀了,一般的父母應該不會這么容易接受。
2.有些地方的句子太長,可能會影響斷句,容易使讀者誤解,有幾處甚至有明顯的語病,應該是工作勞累之后打錯了吧。列舉了部分的句子。
我在家人的撮合下嫁給了那個后來被我親手殺死的男人(序)
“那么你們小孩他媽呢?”
甜甜剛去上班時公司已經有了寥寥無幾的客戶(十七)
3.這一段其實覺得并沒有必要,或者說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并不是這樣,因為看下文的對話和之前的暗示,小晨都是十分希望和林哲在一起的,特意加上這句話可能會覺得女主比較作了。“我們似乎在離我們遠去?”這句話應該也是手誤,希望在正式發表前,應該檢查下字句。
“林哲,時間在變,人也跟著在變,我已經不是你曾經認識的小晨了。你知道我經歷過的那些事,我怕我是回不去了,我們似乎在離我遠去。”(十二)
4.小小林接受小晨這個后媽的部分處理的不太好。一個小孩子一般來說是比較抵觸陌生人的,可是一見面小小林和小晨仿佛是熟人一般,如果再寫一些小小林和小晨之間感情的磨合,劇情上應該會更合理一些,人物形象也應該更完美一些。
5.部分章節的對話實在過多,整章都是對話不能很好的描繪人物形象。細節描寫的部分太少,不能很好的展現對話時人物的情感,如果注意這些細節,小說應該更能打動讀者。
6.故事發展的太快,很多情節簡要的概括了,不能很好的描繪出主人公的形象,劇情太過緊湊。也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卻因為自身的時間原因而沒有很好的填充,如果加上細節部分,我相信這可以是一部較好的長篇都市婚姻情感小說。
最后附上一句作者所寫的一句話,我很贊同。
作為父母,終究是希望子女有段美滿幸福的婚姻的。為人兒女,說要一輩子陪著父母也只是不負責任的推辭。
愿所有有情人終成眷屬。
勸導/夏至荷風(約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