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柒芮
不知因何起意,看起了《金粉世家》。那畫面記得十分深刻。
有那么一天,我正播著《金粉世家》,原本就打算看完劇去讀讀張恨水的這部小說的。沒想到,剛巧,一位朋友就發信息來推薦我去看這本書。越發覺得,越著意于巧,越覺得世事多巧。
01
人生若只如初見。最初,愛情里都是美好的時光。
“以為惟有這種清秀的衣服,才是淡雅若仙?!?淡雅與艷麗原本就各成一種美,見慣了艷麗的美,忽然遇見淡雅,從沒見過這般美,心便立馬傾向淡雅了,甚至覺得艷麗俗不可耐。金燕西對冷清秋的一見傾心,大概如是。
金銓總理家的少爺,七爺金燕西,稱爺的人物,喜歡一個人,當然不能只是化作存留在心底的一個影子。所以,他找到了冷清秋,知道了其住址,開始花式追求冷清秋。
他辦了詩社,他邀請清秋的舅舅,以學問相交,這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金燕西賦詩,讓清秋因為才華橫溢將他慢慢放入心里。
“清秋端了一把藤椅子,拿了一本小說,躺在棗子樹蔭下乘涼?!?這時的日常生活,真是愜意。隔壁還有金燕西辦的詩社,可聆聽佳作,這對于喜愛詩書的清秋而言實在歡喜。
金燕西見冷清秋字寫得好,送來一把扇子題字?!跋夘^小楷,寫著蘇東坡的游赤壁賦,和那面的《水趣圖》,正好相合?!?這很符合冷清秋的氣質,金燕西也是贊不絕口。清秋別號“雙修閣主”,才貌雙全的女子確實修得不錯。
看電影,游西山,每一次的邀請共行都進行得恰到好處。他們在外留宿,談到月亮地球,談到唐明皇,談到霓裳雨衣曲。若細數,其實還有不少戀愛往事,可在一生中攤開來看,這實在又太短暫。
“古詩上說得好,有女懷春,吉士誘之。兩性間的吸引,也是往往不期然而然地會發動起來。在這最初時期的一個關頭擺脫開了,就擺脫開了。擺脫不開呢,那末,二期三期,以至成熟,就要慢慢地挨著來?!?我卻有些懷疑他們的二期三期來得太早了些,以致后來草草收場。
02
心中早已知曉他們倆人最后結局的殤,所以在讀過婚禮的那一幕以后,有關他們之間的敘述,我都讀得小心翼翼,總是希望歡喜走得慢一點、再慢一點,悲傷來得緩一點、再緩一點。
然而,一封信的到來,裂痕似乎悄無聲息地開始了。
信紙是“兩張芽黃的琉璃洋信箋,印著紅絲格,格里乃是鋼筆字寫的紅色字”。這的確迎面便撲來一種很深的美。這是白秀珠寄來的信,勾起了金燕西的不忍念,原本那么要好的兩個人,一人卻娶旁人,他們周圍自是有許多人覺得白秀珠委屈,而此時金燕西也覺得該給變得沉靜的秀珠妹一些安慰,于是便提筆回了信。
金燕西結了婚后,與從前的女友便交談得不那么暢快了,就在新婚當夜便在邱惜珍那里碰了一鼻子灰,所以心里想到: “這樣看起來,無論男子和女子,還是不結婚的好,結了婚身子有所屬,就不能得大多數人來憐愛了。怪不得,我們兄弟中,從前以我交女友最容易,而今看起來,恐怕也要取消資格了?!?這難不成是伏筆么?
金燕西說: “只要你愛我,我愛你,這婚約就算成立了。” 愛情是這樣,只要相愛便成立了愛情,但婚姻似乎從古至今都不是只有純粹的愛情,只要你愛我,我愛你,這不過是最美好的愿景而已。其實,如果可以,誰不愿意如此呢?可是,婚姻里,許多事情不得不考慮,是不得不。
過年了要計算開支,一個大家族,金錢往來記錄更為有規矩。而這虧空的數目倒與金家公子們在外的交際行為成正比,有意思得很。金家大爺金鳳舉在外養了一房姨太太,那段時期,虧空的數目大爺最多、二爺次之、三爺更次之、七爺比較上算少;婚后的金燕西常常不著家,懷孕的冷清秋孤對冷夜,此時金家四兄弟的進出家門次數排序,便是燕西跑得最厲害,鶴蓀次之,鵬振又次之,鳳舉卻是不大出去。自然,出門多的交際也多錢花得也多。
女人產后身體是極為虛弱的,總聽長輩說坐月子時不謹慎些以后是容易落下病根子的。沈從文《邊城》里翠翠的母親便是產后故意在溪邊吃了許多冷水死的??蓱z,產后的冷清秋不曾得到多少溫存,且這溫存是最該丈夫給予的。這時候的金燕西是讓人忍不住指摘他的?!把辔魇前滋煸诎咨徎依锎蛐∨?,晚上又因為白蓮花、白玉花在共樂園出臺,捧場捧到十二點鐘方才回家?!?這一忙二去,竟連清秋病重也不知曉。
一次,金燕西要把金太太賞給清秋的東西拿走,清秋阻攔,兩人爭吵之間,金燕西冷笑一道: “你真能窮得干干凈凈,有點難吧?不說別的你照一照鏡子,由頭上到腳下為止,哪些東西是金姓的,哪些東西是姓冷的,請你自己檢點一下?!?冷清秋分明還記得,金燕西在追求她時的心意,既是真意,便不該會有門第之見。可這錢財上的不相合卻很容易在爭吵時被有利的一方作為攻擊弱勢一方的有力武器,甚至毫無猶豫。
圖片發自簡書App
03
香消在風起雨后,無人來嗅。
情感大抵都是被生活中的瑣碎事消磨了吧。
其實,金燕西與冷清秋的消費觀是不同的,金燕西花錢大手腳的紈绔氣是習慣了的,而冷清秋作為這個小家庭的女主人,似乎天生就容易著眼于生計,沒有流不完的油,總是要籌劃著開支;一個放肆型,一個收束型,除了性格,還有成長環境不同的造就,這樣看來卻很難分孰是孰非。如何算得揮霍,如何算得儉省,生活水平不同,標準也都不一。他和她不過是拿著不同的尺子罷了。
金燕西和冷清秋,他和她,是不一樣的人,很多方面都不一樣??墒牵瑸槭裁磿嗷ノ??我有那么一絲想法,想是人的互補心理,對于自己缺乏的會有些不自覺地愿意靠近,在情感的一陣興奮唆使之下,兩顆原本不同的心突然就貼近了,這好像是愛情到了極點,所以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姻之后,便不只有愛情了,我相信在愛情中兩個不一樣的人只要相愛是可以在一起的,可在婚姻中便會對原本的親密關系顯得忐忑了。
也許是我們太相信自己,不容置疑地將一時意氣半晌激情想象成永遠的承諾。以為喜歡就是永遠的喜歡,從不會覺得有一天會改變心意,但一種情緒大概都持續得有期限。也許只有時不時地創造出新的喜歡情緒,讓喜歡以子嗣繁衍這種形式傳遞下去,才可能有永遠的喜歡吧??蛇@何其難!我們都容易遺忘,遺忘經營。
追求,看起來還是挺美好的詞語。只是,這背后總還是會隱藏著一抹憂傷: 未得到前仿佛心中種了一股強烈的信念,到后來大概都不知道這是自然而然涌出的熱情還是心底的一陣勢在必得的成功欲,采用各種形式卯足了勁地去實現追求;得到以后,心中的信念突然沉下去了,也便不自覺地失去了熱情。
情感是無形的,是最難以捉摸的。單單論“情感”為一種客觀事物,不夾雜于道德,那么因為情感的變化做出的許許多多荒唐事,竟然似乎是無可厚非罷了。
看了悲局,感覺不相信愛情了;看了喜劇,感覺又相信愛情了。可現在突然覺得,對于愛情,其實無所謂相不相信的。世界那么大,人卻都不同,即便之前見的百分之一百均是背叛式的不堪,也不見得自己往后就一定會遇到這樣的結局,反之亦然。
人與人是不同的,際運自然也不同,沒有相同的人生,頂多一些片段是相似的。
為什么人在說話時,好些時候,都要帶上“永遠”這類詞呢?興許是這樣添上就腔調好聽、語言動聽并且說著順溜?
沒有得到的總是最好的,但或許最好的永遠只能在心中,因為那是幻想而成。
04
金家的一場大火,是豪門大家頹敗的嘶嚎,金銓死后,金家失了主心骨,各色人等早已人心渙散、四分五裂。這一把火,冷清秋母子不知所蹤,電視劇里的金燕西終還是會痛心這妻離子散的光景,還會懷想那位他當初拼命娶進門的清秋女子;而小說里,他是不費心去找自己的妻與子的,火燒了,倒落得個無牽無累。
小說里最安慰人的結局是柳春江與小憐兩號人物,同樣是作者所說的“齊大非偶”,柳憐二人卻是終成眷屬。
可清秋呢,不成想是一位朱門棄婦。冷清秋的“結”,如同其名,冷落清秋。
“她沒有焰火絢麗,也不象鳥兒會遷徙,不過是放飛的風箏,怕你心痛才自由……”
但愿冷清秋能像張幼儀一樣……
軍閥割據的大時代,危如累卵的上世紀二十年代,每個在這場戲中退幕的人都附上綿綿凄涼意。
許多結局都是因為曾經種下的因,那么,如果知道有一天會付出慘痛的代價,還會不會有當初的任意妄為呢?
最后,金家人各尋住處,此時若是推門進去那座金粉大宅,沒有人氣的空寂會劈頭蓋面而來,想象那些個畫面,心就止不住蒼涼起來。這樣一個金粉世家,走到窮途末路。
風景已殊,舉目有河山之異。
一家敗了,最多不過是一家的事。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這什么時候改變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