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妞的聲色犬馬
馬上又到了學生們期盼的寒假了,假前,無論小學、中學、大學都有個統考,所以現在作為有學生的家長,又開啟了別人家孩子的模式。
我大姐家女兒,也就是我外甥女,就是你們口中的“別人家孩子”,從幼兒園一直學古箏,一直考到十級。
記得,外甥女上小學時正趕上大姐懷孕,要生二胎,有一次回老家辦事,讓我二姨給帶幾天(大姐是大姨家女兒),正好那幾天我休假,就負責送她上課,自從幼兒園開始練琴,大姐規定她每天晚上必須練習40分鐘的古箏。有一次,在二姨家吃完飯,寫完作業都九點了,正要洗洗睡覺,小家伙突然想起來,古箏還沒有練,呃,大姐走時叮囑我了,要盯著外甥女練琴,我卻給忘腦后了,還是小家伙自己想起來的。從二姨家到大姐家走路15分鐘,開車5分鐘,關鍵是當時的我也不會開呀,然后我作一個成人,投機取巧且懶勁就上來了,說:要不,今天不練了,明天咱補回來,誰知道小家伙卻挺執著,不行,我媽媽說了,今天的琴必須今天練。
好吧,然后,我倆走路回大姐家練了40分鐘的琴,又走回來,最后折騰到10.30才睡。(別問我為什么不打車,一是,來回的路基本是小區里穿來穿去,二是,當時真沒想起來)。
就是這想一個乖巧的“別人家孩子”,上高中時跟她媽宣布:別指望她在古箏上有更深的發展,人家喜歡的是吉他。現在都上高三了,吉他還學著呢。
還有一朋友家孩子,今年9歲,三年級,誰見了誰說懂事,會照顧人,無論是比她大的還是比她小的孩子、甚至還照顧大人,一句話就是,跟她在一起,你會覺得特別省心。
記得一次她上中班時去她家玩兒,吃飯時,她偏要挨著我坐,等到上菜,上一個菜她就幫我夾一筷子,上一個菜她就幫我夾一筷子,小小的她當時筷子還用不太好,把我感動的呀,發誓一定要生一個這樣的小蘿莉;記性好、善良,你說過喜歡什么她還會記得特別清楚,說不定哪天你們一起吃飯,點菜時她就會幫你點一個你喜歡的;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兒的甚至會惦記著她認識的所有人。
她媽媽開了一家店,凡是見到過她的客人,下次來肯定都會打聽她,說她招人稀罕。
可就這么一個人見人夸的孩子,學習上讓爸爸、媽媽很是費心,有時你上到她家,就會看到:爸爸坐沙發那頭運氣呢,媽媽在這頭也沒好氣地指導呢,一問,才知道,爸爸指導一會兒實在氣的不行了,讓媽媽換換,媽媽也已經被氣的不行了。都實行車輪戰了。無非就是馬虎、拖延、人在心不在,明明一個小時可以寫完的作業可以拖到九、十點鐘。
前幾天,看她爸爸發一朋友圈:學校現在培養孩子們電腦打字用鍵盤盲打,爸爸問她現在練習的怎么樣了?她盯著電視,頭也不回的來一句,現在電視遙控器盲打沒問題了……
看到沒,這就是作為你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也是她(他)爸爸、媽媽的孩子,而你的孩子在他們口中也是別人家子,所有的爸爸、媽媽只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并放大了,而忽略了自己孩子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