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汐米
我們每天叨叨著,要養成一個早起的習慣,要養成一個每天背英語單詞的習慣,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讓培養習慣也成為一個體現呢?
其實,我們可以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給自己打造行動系統和學習系統。
行動系統就是確保你每天都完成任務的方法和體系。培養一個習慣,就要求自己每天做持續做。
學習系統確保你在堅持的過程中,每天都有進步,不至于為了堅持而堅持,停滯不前卻不采取任何措施。
如何打造自己的行動系統?
開始做,每天做,持續做。
** ▕ 開始做**
如果你想要培養一個習慣,你可以從容易上手的事情開始做。
比如你要培養一個每天跑步的習慣,你就先從穿起跑鞋跑一圈開始。而不是先準備很多裝備,看了很多“如何正確跑步”的書籍,做這些事情會耗費你太多的心力,還沒開始,你的習慣養成計劃就可能夭折了。
再比如,你要培養一個每天英語晨讀的習慣,你就先抓起手邊的一本英語書,先開始念!而不是對比很多教材,了解很多學習英語的方法,最后選好合適自己的,再開始行動。否則,你可能就變成了一個“開始愛好者”,總是熱衷于開始的準備工作,當真正開始執行你的計劃時,堅持個三五天就不了了之了。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剛剛開始做的時候不需要用力太猛,只要比昨天好一點點就夠了。
當你能夠穩定地堅持你所要培養的習慣,之后就可以再慢慢調整這個習慣所涉及的相關方法了。
▕ 每天做
養成一個習慣,需要我們每天做。因為如果你要求自己3天寫一篇文章,其實你很難記得今天是第二天,還是第三天,久而久之就變成了5天一次,然后一個月一次,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 持續做
你在培養一個習慣的時候,先管好今天, 不要想明天后天的事情, 你只需要要求自己把今天的任務做完就可以了。
如果出現偶爾中斷一天的情況,這很正常,不要因為由此產生的負面情緒影響自己。你可以嘗試記錄下來,為什么今天會中斷習慣計劃?一般中斷的原因都是自己沒有安排好一天的行程。
一個月之后,你把這些記錄都翻出來看,對比一下,總結計劃中斷最核心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思考,這個月我中斷了5次,下個月我要做出點什么行動,才能控制計劃中斷在3次以內?
慢慢地,你就會進入一種節奏里去,慢慢地也會感受到習慣給你生活帶來的改變。而這種改變其實是一種正向的刺激,支撐著你一直前進。
習慣養成除了需要打造行動系統之外,還需要打造自己的學習系統。
學習系統可以確保你在堅持的過程中,每天都有進步,不至于為了堅持而堅持,停滯不前卻不采取任何措施。
我們應該怎樣給自己打造學習系統呢?
首先我們要給自己的習慣排優先等級。這里的習慣有你主動培養的習慣,也有被動養成的習慣。
比如說我平常一沒事兒就打開電腦看美劇,這是我被動養成個習慣。但是現在我想要每天寫一篇文章,那我就會用這個新培養的習慣替代看美劇這個被動養成的習慣。
所以從優先級順序來看:寫文章>看美劇
但是, 一次培養5個習慣,怎么排序都沒用,多少心力才夠你這樣瞎折騰。
因此,無論你有多少想要培養的習慣,請抑制住自己的沖動,先培養一個你認為最重要的習慣,確保自己的根據地。比如說你要堅持每天晨讀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必須雷打不動地堅持。在這個習慣穩定之后,我們再考慮培養其他的習慣,再考慮通過調整自己的方法,使自己得到進步。
培養一個習慣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發現有一個階段自己停滯不前了,僅僅為了堅持而堅持。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回顧思考,調整一下自己的方法。
你可以定期復盤,重新推演你培養習慣的過程。平時記錄一下自己堅持的過程,你對于如今培養的習慣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這些記錄會對你以后的調整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舉個例子,你現在決定開始日更公眾號,寫到第10天,突然想到一個主意,我想要在我的寫作中融入場景,讓這些內容更好理解。所以,你就應該記錄下來——某月某日,我開始嘗試在我的文章里注入一些場景,我是如何想到這個場景的,我為這個新改變還做出了什么行動。
再比如說,你每天堅持跑步,有一天你覺得自己跑步的時候呼吸不太順暢,然后你上網了解了一下情況。你發現在跑步過程中兩步一吸三步一呼,效果可能會比較好一些。這個時候你就需要記錄,當時你是如何注意到這個情況的?你踐行了這些建議之后,現在感覺怎么樣了?
在培養習慣過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學習系統,確保自己每天都進步!
hold住習慣養成過程中的小情緒
堅持一個習慣的時候,難免會有這些情緒:
——我好累啊,先休息一天吧!
——這東西好煩,我再也不想做了!
——今天太忙了,任務先推一天吧!
這些想法就好像一個小孩子鬧情緒一樣——我不要上學了!
如果你一直放縱他,那他耍脾氣就成功了。想想我們小時候,爸媽是怎樣跟我們談判的呢?他會說,你先進學校,先上學一天balabala,就這樣軟磨硬泡地把我們塞到學校了。
對待自己的小情緒也是一樣,當他來的時候,就跟自己說,再堅持一天嘛,談判成功后,你又說再堅持一天嘛,一直到堅持這個習慣變成一種慣性,當你感受到改變的魅力之后,堅持的阻力就會變小很多。
在談判過程中,我們可以用快樂或痛苦驅動自己。
快樂
比如說,你日更文章,別人看了你的文章之后會給你點贊評論,從而讓你覺你的文章是有價值的,這就是一種快樂的方式,而這種快樂會驅動你繼續堅持下去。
再比如,你每天堅持晨讀,在一個月之后,你錄下了自己說英語的音頻,聽了一下覺得自己進步好大呀,這也是一種快樂的方式。
所以,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不斷地給自己創造快樂的即時反饋獎勵自己,你做起事兒來就會更輕松。痛苦
在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反問自己:
你是否能夠忍受自己十年二十年,仍舊如現在的樣子?沒有半點進步?
你能否忍受放棄了這個習慣之后,你變回了原來的樣子?
你痛苦嗎?你內疚嗎?
你可以嘗試用這種痛苦鞭笞自己,這也是和自己談判的一種方式。
以上為汐米的學習筆記——scalers《戰勝懶癌,最易上手的習慣養成法》
行動力系列
行動力|如何評估計劃的可行性?
行動力|POA啟動你的好計劃!
行動力|有技巧,早起早睡就不在話下!
行動力|3個技巧搞定拖延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