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一度認為我自卑的內心得到了拯救。我以前總是把想做的事情放在心里,從來不敢給別人說。因為我怕自己做不到,反而會更讓人嘲笑。
后來我不知道從哪兒聽來的論據,說你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你不自信。因為你不相信你能做到,所以你不敢說。
我當時整個人的狀態都是閉塞的,越是自己想做到的,就越是不會說給任何一個人。
于是我認為自己這是一種病,那么我要去解救自己,拯救一個年輕的靈魂,讓它體會青春本該有的活力,自信,以及大家認為的年輕人該有的一切。
所以到大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就開始了“救贖自己”的道路。
我讓自己變得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敢于說出我要怎樣怎樣,我準備怎樣怎樣,久而久之,我漸漸的喜歡上了這種感覺,我感覺我從沒有見過這么好的自己。
一開始我真的覺得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感慨以前的自己是多么軟弱。
由于正能量,陽光,自信,真實。我吸引來了一群小伙伴,他們喜歡我無可厚非,他們喜歡陽光的味道,大概人都是有趨光性的吧
直到我參加工作第一年也靠著能力出眾,陽光,自信,樂于助人等諸多優點而順風順水。(現在想想,也有可能只是因為我長得有點好看吧)恩,再次強調一下“自信是盲目的”。
也許由于工作太順了吧,我覺得太安逸了,于是決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也有可能太陽曬多了,激活了身上的躁動因子。
我離開了我如親人般的老板,去到了一個陌生領域工作。因為我的信條就是年輕就要多見見世面,多磨練磨練。
也許是公司發展太慢,壓不住我想躍躍欲試的躁動因子吧。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吧!反正我離開了那個我曾經感到最快樂的地方。
如果非要我找個理由的話那一定是下面這句話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
然而生活就是這樣不盡如人意,當我被生活碾壓時,我才知道僅僅是為了碌碌無為的生活,我也拼盡了力氣。
第二份工作,我更是發揮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在被“雪藏”了一段時間后,我把握時機,用自己的才華一舉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和欣賞,可是我卻被辭退了。
為什么不按劇本演下去?說好的升職加薪迎娶高富帥呢?我卻變成了失業狗。
我在這里工作了半年多,只發到手2個足月工資。面對剛剛還清的債務,月底卻又要繳下半年房租,足足七八千大洋。
創業公司,財務困難,黨派之爭,在這些因素的交錯之下我就像被一場龍卷風卷著甩了出去,觸地之后卻是懵逼的。
我不得不承認命運是一股莫之能御的洪流
其實做這份工作我之前并沒有接觸過,算是轉行吧,工作經驗也不足,我再去找工作時,卻發現自己并不具備優勢和競爭力。
就這樣我在出租屋里躺尸了兩個星期,沒有勇氣再去找工作,我知道自己是在逃避。
這個時候魯迅大叔的那句話回響在耳邊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要不說,我這人就是運氣好,關鍵時刻總有偉人指點迷津,何況我這才算什么小破事兒。
我開始反省自己,發現自己一開始的”豪言壯語“并未去實現甚至去執行,我把自己一開始的”敢說“變成了”空話“甚至是”吹牛逼“。
劍走偏鋒了,這股力量已經失去了我的控制。
有個朋友安慰我說”你現在最好去默默努力,實現每一個自己吹過的牛逼“。我回復她說”吹過的牛逼太多了,根本填不上這個宇宙第一大坑“
我再回首才發現,我可能找回過最好的自己,但我卻丟掉了更重要的東西,就是我的堅韌。
我知道可能之前的自己缺少自信,但其實并不是那么嚴重自卑,可能也是因為缺少那么一點自信,內心更想去做成并做好一件事情,我的性格里卻因此更多出了那么一份堅韌,那種做事必成的決心,才是強大的內驅力的核心。
其實當初我以為的“最好的自己”只是一種狀態,經歷一些“坎坷”才知道自己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最好”因為那只是一種狀態,一種自己描繪并塑造的狀態,當我被外界撞擊,還是一樣脆弱不堪。我并沒有真的“好”起來。
但就是這種狀態就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也很感激自己之前做出的努力。畢竟我也是努力在向更好的自己靠攏了。
其實大多數時候的自信都是盲目的。
有時候我們的自信只是因為不知道各中艱難,正所謂不知者無畏。
前路艱險,漆黑一片,相信自己一定能見到天亮,盲目自信何嘗不是一種財富。也許,在你走過艱難險阻之后,自信已經在你的心臟里生根發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