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3 今日思考 適應環境就是進化

達爾文在自己的著作中說:在大自然的歷史長河中,能夠存活下來的物種,既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

所謂適者生存,就是這個道理。一個“適”字是核心。那試問:什么是適者?

適者:我理解就是適應環境變化的個體就是適者。

一個物種之所以存活下來,就是因為能夠跟上環境的變化,并因此生存下來。在絕對好奇視頻中,講到人類祖先曾經大小如老鼠大小,被恐龍追的團團轉,但當災難來臨時,地球溫度劇烈變化,恐龍卻因此沒有更多食物而餓死,而人類卻因渺小得意在石頭洞中隨便吃點東西就生存下來了。

回顧歷史,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單個維度的強者,缺的是恰到好處的環境適應者。

所謂 的身體更壯,智力更強都是從單個維度出發來應對世界變化的,然而這個世界是由多個維度,更多變量形成的,生存猶如一盤好吃的菜,恰到好處的火候才是根本。

記得之前思考的快樂不應該只是賺錢,這生存的道理同樣如此,在這個時代真正具備更強生存能力的人:

一定也不是財富特別富有的人,而是應對環境的認知富有的人。面對環境變化總能從中看到機會,看到差距,解決問題的路徑總是多元而不是單薄。能夠主動習得能力來應對環境變化,讓自己成為環境最好的適應器,才會讓自己活得更加從容。

說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最近一個好朋友的對話:

朋友跟我講最近干的不爽,剛到一個新單位,自己付出很多,但是領導卻不認自己工作的成果,朋友因此又想跳槽。

我的這個朋友能力很強,但又卻很有個性,經常因為不爽就跳槽。我就跟他講,你即便再換一個工作也仍然會碰到同樣的問題,你不解決自己適應不同領導的環境問題,那么這個問題將一直存在,更或者說你的職業空間還會收到嚴重受限。因為你只能適應跟你看對眼的領導,稍微不在一個頻道,你就很難適應。

我因此建議朋友,即便是跳槽,也不妨把:如何讓當前領導認同自己的成果 做成一個課題去嘗試解決一下。一旦這個解決了,自己適應職場的能力就更強了。

其實在工作中,這樣的事情是經常存在的,如果總是帶著我強,對方不識貨的視角看待這個問題,那么就很容易形成挑剔的環境適應個性,換個角度理解,就是如何讓自己在不同的環境中適應生存,這才是生存的正確姿勢,畢竟:

自己認為強不重要,能夠適應環境的價值交換,跟群體和組織高效交換價值才是正道。你說領導不認同,除去領導理解問題,更多的應該是自己沒有學會用領導理解的視角去同步工作成果。

同樣是工作環境的問題,讓我記起之前還在老東家工作的時候,公司把除了專業的事情留給自己外,把其他社會問題都給屏蔽了,什么各種關系、合同審核、法務等等交由專業團隊負責,直到自己創業時,并因此被騙了多次以后才發現,原來在大企業里感受到的照顧居然削弱了自己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即便工作了十多年,自己對于社會的認識仍然跟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的認知。這并不是好事,還記得那句話:

這個世界,總是要還的,尤其是那些需要自己適配環境,卻沒有誰配的能力。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比的不是一個維度,而是對環境恰到好處的適應能力。

今日思考,不求絕對,但求養成思考的習慣。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