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2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閑 聊
好久沒有給你寫點什么了,但不代表不想念。
春節前后的長安霧霾依舊隔三差五的與人相伴,嚴重的時候開始停課限號,我的健康與心情也會因之受一點點影響。不過,還好,你放心。
這幾天,壯著膽子參加了一個高手云集的寫作群,每周除了周末,天天都將要生產不低于500顆數量的金子,你說的對,我自然是有壓力的。我就知道你還會說:“還不夠忙啊?干脆累死算了”。我也知道你對這些事不太有興趣,你整天忙著找那些你找不到的東西,你老想得到它們,你也挺累的。
對了,老師布置的第一篇作業是自我介紹,我已完成。明天的作業是圍繞著人生的轉折點來寫的,我簡單數了一下幾十年的歲月,人生的轉折點好像不是一個,但把它們用文字來描述,最終也都將歸納到出身、考試、求職或者婚嫁等等方面,覺得好像不夠有味道可嚼。要是跟你說,你肯定會說,那些點都可以寫,別挑三揀四了。
我現在依舊像我的屬相一樣愚笨地忙碌著,日出而出,日落而不息。只要去南郊上班,回家時一定會下意識地一直走這條路,因為這條路途經的醫院和那個住所我都很熟悉,所以就算霧霾深鎖,我都能準確地感知到它們的地理位置。每次車子都會一瞬而過,即便那么短暫,我卻總有一絲安慰,當然還會伴著那種熟悉的疼,再挾裹著那種熟諳的思念。
我想你!
現在和你再說說舊話,你還有耐心聽嗎?別擔心我完成不了作業。
2013年7月15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就只有這一種方式了
前天晚上接到你已不在的電話,不是很震驚,卻難過得不知所措。
十天前最后一次看你,你消瘦較之前更厲害,再剃短又生出的新發依舊黑亮無比,透過發絲空間依舊可以看到你顱上的斑痕。眼神依舊茫然,不知所視,只是一叫你的名字,你的眼角又有淚水不斷涌出。我依舊小心翼翼地妄想著,希望你會真的清醒,或者能夠突然說出話來,或者還能夠拉著我的手說句:放心吧,我好著呢。
妄想就是妄想,這幾年來,不是我一個人這樣妄想,大家都盼著你好起來,婆婆都七旬了,天天照顧你,日日念佛保佑你;女兒給你的床頭串了那么多幸運星;愛人天天幫你喂飯、喂藥、翻身、洗澡、做活動……付出了那么多,卻怎么都喚不醒你,你好冷漠呀。我叫你的名字,你都流淚了,卻就是不開口跟我說話,我沒有辦法,就給你的qq號說話,說來說去,都是我一個人的話。你就那句個性簽名“真正的幸福,在于對平淡生活的熱愛”把我打發了,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又有什么辦法。因為那個頭像再也不會亮起,這啟動生命的密碼早被你毫不留情地帶走了!你走了,你讓我體味什么叫難過,你讓我體味40歲的短暫到底有多短,你真狠心呀!
我是你最好的朋友,我了解你比你自己了解得還多,我們可以無法不說,但是對于生命中的一些缺憾,我作為朋友也無能為力:對父親的渴望成了你終生的遺憾,先是繼父客死異鄉,再是你婚后不久公公病逝,然后是與相認不久之后便被人誤殺的親生父親的告別,還有那個幫助你和生父相認的也如同父親一般的人,他們統統都死了,都早早把你拋棄了,你一直在生命中苦苦追尋著父親的足跡,到最后,原來這場追逐成了你一生最奢侈地消耗!對父愛的渴望連你的言語可能都無法窮盡,我怎么就敢自恃自己那么了解你呢。那我就說是理解你吧,可是,現就算我盡力而為的理解又能怎樣?因為你走了,我依然在這里束手無策得難過,難過得束手無策……
不過,你看,三年了,那個給了你扎扎實實的愛的男人,要保證你2個小時翻一次身,保證你按時多餐,保證你按時洗澡,保證你定時從床上挪到輪椅上,保證……;我不知道世間有幾個愛人能天天堅持這樣的付出。他雖寡言,但卻是充滿樂觀的,每次我看你時,他都不讓我當著你的面流淚,他平和、仔細得讓我汗顏,我不知道世間有幾個如他一般的丈夫,我不知道這種悉心地照顧是不是等同于最本真的父愛,沒有這樣的人了,你要的父愛早都沒了,這種愛看似僅僅滋養你數年,其實卻幫你完善終結了一輩子,盡管你的這一輩子很短!你就知足吧,你就沒有任何抱憾地走吧。至于哭你,是我的事了。
我們是不折不扣的朋友,但我一直覺得你對我比我對你好,你隨時都會把你的分給我,不對,送給我,還有你滿腔的心事也唯有我一人知道。我曾經有一次自私過,覺得心里裝你的事太沉,有點累。可現在,我知道了什么叫遺恨,不是遺憾,是遺恨,我覺得我自私了。你就這樣走了,我一個人盛滿了你前生所有的喜怒與哀怨,我感覺到的是巨大的無助與孤獨。我想你,如此難受!
你看,你車禍后,漂亮的容顏日日衰變,直到瘦弱、萎縮,我看著你慢慢縮小,變得丑陋,讓人難過,我一個人時,想著你,想著你的改變,我就禁不住想嚎啕大哭。這三年來,我幾乎慢慢地忘了你當初的明眸皓齒,直到葬禮那天,你那么好看的照片,讓我突然清晰地回到了從前,一切都不在了,我就那么瘋狂地想你,一切我們在一起的過往,讓我再次體會你曾經的孤獨,還有我現在的深深地孤寂。
“近幾年來,有一位至交因車禍,在床榻上睡到現在,沒有了健康的身體,也幾乎沒有了意識,每次看完她,我都強迫自己從痛苦中走出,并不斷地告訴自己:她有一個幾年如一日照顧她的愛人,那么忠誠而無畏;她有一個優秀的女兒,在寄宿學校里認認真真地替媽媽照顧著自己;她還有一個七十多歲的婆婆,身體健康,也不遺余力地照顧她。她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無怨無悔,所有這些境遇,都是前生注定的緣分,我不應為她的過去而遺憾,不可以為逝去的曾經而難過。她現在的擁有,對她和我而言,都重重地收獲了人生中新的愛和幸福。”這是我今年1月份的文字,那時,你還活著,我就覺得希望和妄想都可能會變成現實,但是,今天,我已從其中找不到鼓舞,我只覺得除了難過,還是難過。
你看,我多虛偽,我多分裂,我只要不是一個人時,就大聲說笑,歡顏無比,可是,我一個人時,就毫無保留地想起你,我找不到更好的紀念你的方式了,我們相識23年,連一張合照都沒有留下,就是你的照片,也沒有存過一張,我們誰也想不到會有一天彼此之間的掛念還可以依賴照片來完成!好在,人的心房能分出無數個空間,我也一樣,有一個房間,那里永遠住著你,也任憑那個房頂的上空,一直淚雨滿滴。
那么現在,我就用這一種方式懷念你吧——把你記在心里,直到我老死。
2017年2月13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些怨與想念
早在2010年的時候,日本有一個叫北野武的就寫過一本《向死而生》,可惜他在詮釋為絕望所生,為希望所遺棄的時候,我們都沒有想過以后會面臨我們自己生死的話題。
2015年7月,得了重病的李開復又出了一本書,叫《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也就是這個時候,我才關注到了那個北野武。我喜歡上了“向死而生”這四個字。
你再看《西藏生死書》,人家索甲仁波切苦口婆心地輔導眾生,教我們生得執著,死得安詳。而你,向死而生的勇氣,你有多少?你沒能耐為絕望而生,還踐踏希望,遺棄生命,你生得何等脆弱?!你走的有資格嗎?!你走了,讓我替你消費那些生死余額,你何以忍心?
都幾年了,我怎么就絲毫不會恕饒你的離開呢?
我多想幫你為快樂輪回做點準備,而今卻依舊束手無策……
昨天晚上,我的隊友,就是寫作群里老師要求小朋友兩兩三三組合,互相玩激勵游戲的隊友,我們很快相識接納,一加微信,先看到她的簽名,就是這四個字,我就半天睡不著了。吹滅了燈,在黑暗里你可否知道我的眼角那種濕濕地滑落又持續了多久?
2013年7月,你給了我一個令我今天可以寫成字的轉折點,你叫我說你什么好呢?
你別嘮叨了,我不會重寫了,我不擔心今天的作業脫題。
你也別怪我說你,我只是太難過,太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