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場修行,短的是旅途,長的是人生。
首先我想問,
你是宅女或宅男嗎?
當你休假的時候,你都干些什么呢?
反正,我是80%是呆在家里面的。
關于“兩點一線”這個終極問題,自己思考再三卻仍只得出一個模糊的答案。自畢業以后,留在身邊的朋友似乎就只剩下工作上的伙伴了,于是生活也由以前睡懶覺、上課、逛街、景區、KTV等多點多面,急劇轉變為公司與家之間的兩點一線;上班,下班,吃飯睡覺;第二天依然如此重復。。
于是,漸漸發現自己越來越宅,越來越不愿出門,認為上班太累,休假時應該好好休息,若非需要購買必需品,是不會踏出門廳一步;即使呆在家里面,床上就占了三分之二的時間。你是這樣嗎?
某一天,心里突然有個聲音在講:你要把這樣單調乏味的生活過一輩子嗎?
心臟猛的一縮,強烈的表達了他的抗拒。
如今的狀態
自己做的是培訓行業,休假并不固定,但也就一兩天的假期。每次總是在腦海里勾勒出各種假期的計劃——一場為期兩天的短途旅行、做做手工或和朋友聚聚餐。可是,發現一個難得的懶覺就使你所以的計劃泡湯。一覺起來,已是晌午,發發呆,一天就這樣過去了。驚覺一天過去的時候,就忙著打掃屋子、洗衣做飯,另一天又過去了。于是扇自己一耳光發誓到下一個假期一定要過得有意義,不能浪費掉。事實卻是牛改不了吃草,狗改不了吃屎,下一次仍是重復。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若移江山,必是受了打擊,著了傷。
一次偶遇高中同學,一直的丑小鴨真變成了白天鵝,言談舉止盡是優雅,所談國家地名,只可遠觀;讓我這枚同一窩的丑小鴨羞的無地自容。于是決定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于是決定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先從出門看看出發。
為什么要給自己安排"出門看看"?
如今的我們平時忙于工作,一旦有休假的機會就會躺在床上過一天。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大意是"大神們的休息方式是忙碌"。他們從來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無聊的睡覺上面;健身、看書、上課、出門旅行、做美食、養花草就是他們的休息方式。
我想這些就是我小目標實現的方式。
出門看看,其實并不需要固定的安排。
我想,我可以去小區廣場看大媽們跳廣場舞,感受生活的激情;可以趴在欄桿上看游樂區小孩子們的嬉笑玩樂,嘆息逝去的童年;可以站在公交站臺,體會行色匆匆;可以漫步在蟲鳥聲不絕入耳的樹林中,聆聽生命的躁動,還可以和乘涼的老者們,聊歲月的痕跡。
出門走走,我會發現許多新鮮事。
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當我們身體疲憊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一場心靈的旅行。
選一本好書,可以是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可以是大冰的旅行記憶;可以是張小嫻的愛情筆錄;可以是顧漫的言情小說;也可以是郝景芳的科幻故事。在這里你可以體會不一樣的人生——那最純粹的愛情,最好詭計的石神;玩鯊魚的女人,小蕓豆;面包或愛情的面包樹;大學欠我一個大神的肖奈;給科幻題材灑上詩意陽光的北京折疊。這一切一切,是不一樣的體會,每讀完一個故事,似乎又經歷了不一樣的人生;當我讀罷,仍能久久回味沉默良久。
又或者來場手工作業。
從小喜歡手工,小時候是喜歡看著一根稻草在手里變成螞蚱,一片竹葉化身為青綠色的小船,一根竹子被施了魔法,變成竹籃。久了,也就忘了他所帶來的樂趣,新奇感。何不重拾舊業?廢物再利用、折紙、剪紙、石畫、不織布、編制都是很好的選擇。
我要把自己養成一個有質感的女子。
馬甲線?嗯,聽著還不錯。
小區旁邊就是大學,去偌大的操場的上跑跑步;拿出記步器,把步速具體化;回家打開鄭多燕,跟著視頻享受出汗的感覺。或者,踩著自行車,去郊外走走,看看野花,聞聞新鮮空氣。
收拾收拾家里怎么樣?
買一些棉麻制品,精致的餐具,小清新的墻貼,擺著鮮花的桌子,清脆的風鈴;這些會不會是我的房間看起來更加有質感些。
這些只是為了讓我的生活看起來不僅僅是兩點一線,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大冰說“任何一種長期單一模式的生活,都是在對自己犯罪”。
我不希望我的一生都過著工作與家這樣的兩點一線生活,單調乏味的生活會使得我更加無趣單板,我想是一個有質感,有趣的女子。
“愿你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夠浪跡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