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客居濟南的孩子都是當初被課本上一篇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騙來的,尤其是那段必須要背誦的美得無法言說的描寫: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技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客居濟南十多年,奔著這樣美的冬天來的,卻鮮有機會去認真的看老舍筆下的濟南,因為,濟南的冬天實在是太冷了。而且,近幾年的空氣污染,每年的冬天,濟南就像個烏硍硍蔫兒吧唧沒活力的老頭兒,滿臉帶著灰,一動彈就是嗆人的煙氣味兒。水是不上凍的,因為暖冬,雪花都成了稀罕物兒;柳枝也都少了嬌俏,衣衫都掛滿了霾;水也不清了,少了靈動讓人心疼。每年的冬天就是窩著,湊合著,心里希翼著,像是等待一個新生的孩童,等著一抹鵝黃,等著一個春天。
忙碌著忙碌著,突然有一天,風暖了,路邊的灰樹枝子上好像冒了點絨綠,呵!這是到了!心里歡喜著,精神抖擻著迎接著一場盛宴的到來。
都說“春天的風像媽媽的手,溫柔和煦,全身毛孔都開始了大口的呼吸”,其實,濟南春天的風更像更年期的母親,忽而溫柔,忽而暴力,前一天還是清風拂面,不設防的就給你來個大耳刮子piapia的抽,逡臉。不管怎樣,暖了就是暖了,雖然溫差過山車式的刺激,羽絨服和短袖的同臺PK,誰也說不出誰更爾力。
濟南灰蒙蒙的大襖脫了,漂亮的顏色,從遠山,從近水,從綠化帶上的小骨朵,從姑娘臉上的笑容,逐次排開,盡情的看吧,鵝黃、嫩綠、凝白、玫紅,哪里都能看到生命力茂盛的迎春,一大叢一大叢;哪里都能看到潔白清雅的玉蘭,一樹一樹的,白的,粉的,繁盛的讓人心里禁不住的激動。假如哪天再趕上藍汪汪的天,那更是比過年更讓人高興的事兒了,時間自由的一定會出去逛逛,拍照傳到朋友圈,時間不自由的也一定會在朋友圈感受感受春的氣息,想象一下春風拂面,花香沁鼻,還有花枝招展的姑娘們。
盡情的享受吧,濟南春脖子短,不定哪一天就像春來了一樣,倏地一下就切換到了夏天。哦,對了,還不會,還要等到楊柳絮飄了才行,等那一山一城的綠蒙上一層朦朦朧朧的白,就像活力的少女蒙上嬌羞的白紗,等紗落了,少女就變成了夏花燦爛的姑娘。這就是濟南的春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