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第二遍觀看《摔跤吧爸爸》,看后就有想寫點東西的沖動,想到就要做到,馬上行動。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勵志電影,講述了一位退休摔跤運動員馬哈,為實現自己人生未完成的國際摔跤冠軍夢想(在世界上為印度摔跤事業爭光),讓兩個女兒踏上摔跤運動的人生,隨著沖突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開始是周圍人的不解和嘲笑,后來是獲得大家的認可和佩服,兩個女兒先后都獲得了國家冠軍,最后大女兒吉塔在英聯邦運動會上獲得了冠軍,完成了父親的人生夢想,以完美勵志結束。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有溫度有力量的電影。它的溫度和力量來著于整個故事的四個沖突。這四個沖突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這四個沖突。
第一個沖突,意愿與命運的沖突。男主人公馬哈希望生個兒子好繼承他摔跤的事業,雖然全村人都為他如何能生兒子獻計獻策,但命運不如他愿,連生了兩個女兒。他只好被迫向命運低頭,放棄的他的國際冠軍夢想。
第二個沖突,世俗與夢想的沖突。有次馬哈的兩個女兒吉塔和巴比痛扁了羞辱她們的兩個男孩子,馬哈忽然意識到兩個女兒有摔跤天賦。他一下被點醒 ,跳脫出女人不適合摔跤的世俗觀念。讓兩個女兒開始訓練摔跤。但不幸的是,就算父親突破了世俗的觀念,兩個女兒自己卻固守女孩練習摔跤是一件丟人的事,再加上辛苦,兩個孩子對訓練的事情非常不樂意。
有一次為了參加一個婚禮倆姐妹故意缺席訓練讓父親很生氣。兩姐妹覺得父親小題大做,很不理解。在閑聊中新娘得知此事后,很感嘆地對兩姐妹說:“你們是多么幸運有這個一個父親,不顧全村人的恥笑,為你們的未來與世俗和命運抗爭。不像我,從出生就開始整日與鍋碗瓢盆為伍,到14歲后為了減去家里的負擔,就要嫁給一個不認識的男人,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聽了這方話后,吉塔和巴比忽然一夜長大,幡然醒悟,明白自己的幸運和父親的苦心。從此吉塔和巴比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非常積極主動的訓練。
第三個沖突,歧視與力量的沖突。為了讓兩個女兒找到自己的力量,克服對強者的恐懼,父親馬哈就讓侄子奧姆陪兩個女兒訓練,一開始奧姆很輕松地就打敗了兩姐妹,經過一段時間刻苦訓練后,吉塔和巴比終于打敗她們的堂哥奧姆。緊接著,吉塔和巴比就去參加男人的摔跤比賽,與男性摔跤手比搞下。一開始主辦方認為女性參加男子摔跤比賽很荒謬,不允許她們參加。后來另一位主辦方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營銷的噱頭,就讓吉塔與男性選手較量試試。第一次比賽,吉塔就挑了最強壯的選手,雖然比賽失敗了,但吉塔的表現獲得大家一直的喝彩和認可。吉塔的這次表現,讓自己和周圍人都認識摔跤講的是實力而不是憑性別。
后來,吉塔打敗各色各樣的男性摔跤手。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吉塔參加了印度全國女子摔跤大賽,最終獲得全國冠軍,凱旋而歸,并向國際冠軍發出沖刺。
第四個沖突,權威與實干的沖突。大女兒吉塔因為獲得國家冠軍,就要被保送到印度國家體育學院接受新式的訓練方法。雖然父親馬哈對吉塔有不舍,但考慮到女兒的未來,也表示支持女兒前往印度國家體育學院接受訓練。吉塔去了國家體育學院后,學院新教練對所有選手采取了統一的系統科學的訓練方法,接受到新訓練和同學們的新潮生活,吉塔漸漸地覺得父親的訓練方式太枯燥和老式。
一次回家后,吉塔就開始把新式的方式教給妹妹,被父親馬哈看到了。觀察了吉塔的新技巧后,以馬哈多年經驗和對女兒特質的了解,認為現在的新技巧將會阻礙吉塔的發展。但吉塔認為是父親落伍跟不上時代了,對父親態度有些傲慢。父女兩不歡而散,吉塔回到了體育學院,繼續新式的訓練。
雖然體育學院教練所采用的訓練方法是非常科學和合理的,但由于對吉塔個人個性和風格沒有足夠深入的了解,所以現在訓練的方式,正慢慢磨滅了吉塔的優勢,但可怕的是吉塔自己卻不知。
一年后,二女兒巴比開始參加國家級摔跤比賽,同時大女兒吉塔正去參加一個國際性摔跤大賽。結果是二女兒捧回來了國家級冠軍,而大女兒在國際大賽中初賽就被淘汰了。這時候,吉塔開始意識到是盲目地相信權威導致了今天慘敗的結局,再想到上次對父親的傲慢態度,情不自禁地拿起電話打給父親。剛叫了聲“爸爸”,委屈和內疚的眼淚就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父女兩就此和好。二女兒巴比因為獲得國家冠軍也被報送到國家體育學院,這樣兩姐妹可以開心地在一起訓練了。
上次國際大賽后,印度即將迎來盛大國際運動會,就是六個月后的英聯邦運動。國家上下都非常重視。國家給體育學院下達了獎牌指標,教練要求摔跤隊要獲得三枚獎牌。由于上次國際比賽上,吉塔糟糕的表現,教練認為吉塔在55公斤無望獲得獎牌,要求她減輕體重獲參加51公斤級比賽。雖然吉塔依然希望參加55公斤級的,但教練拒絕了。于是吉塔把這事跟父親說了。父親聽到此消息后非常著急,以他對吉塔的了解,他堅信吉塔的優勢在55公斤級會有非常好的發揮。
為了幫助女兒更好的訓練,他決定帶上侄子去體育學院支持女兒訓練。馬哈在體育學院附近租了房子,在兩個女兒的空余時間指導她們。吉塔在父親的精細指導下,恢復了原來技能和力量的訓練,狀態也越來越好。
六個月過去了,英聯邦運動會開始了。在比賽期間,吉塔一路過關斬將,順利地進入到了1/4決賽。根據父親對1/4決賽的對手的分析,父親認為吉塔應該時刻保持進攻,而教練卻要求他的所有選手們包括吉塔要防守為主的打法。所以在1/4決賽時,教練在場邊喊防守,父親在觀眾席上喊進攻。在父親的指導下,吉塔分別贏得了1/4決賽和半決賽。
在進行決賽的前一晚,吉塔再次向父親請教該對付獲得決賽的對手(澳大利亞選手,前兩屆冠軍)時,父親并沒有給出打法的建議,而是說了一句俗套和經典的話:“你的策略只有一個,就是讓所有人記住你,而只有冠軍你才不會被別人遺忘,讓你變成別人的榜樣。你的勝利不只屬于你,更是屬于每一個印度女孩,每一個被認為不如男孩,只能和鍋碗瓢盆打交道,相夫教子一生的女孩們。明天的比賽非常重要,因為你的對手不只是澳大利亞哪位選手,還有所有瞧不起女性的人!”(很佩服導演和演員。這句看似俗套的話,卻被演繹的那么真實感人和有力量,我跪拜了!)
總結一下,因為父親的不愿向命運低頭,打破世俗追求夢想的勇氣激勵了兩個女兒,讓吉塔和巴比也擁有突破了世俗眼光的勇氣,這種勇氣也激發她們沒有因為自己是女性而恐懼與男性選手較量,用實力打敗了大量的男選手,打破了自己的恐懼,用實干突破了權威的框架束縛贏得了英聯邦運動的55公斤級冠軍。
你是否也在被世俗和命運綁架呢?如果是,你一定要看看《摔跤吧,爸爸》,給自己打點雞血!我認為做有挑戰的事情時,在理性思考之后,還需要感性的直覺和力量。這就好比六頂思考帽中的白色思考帽的客觀分析和紅色思考帽的直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