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9.27
九月失業的我再也沒有找到工作,跌跌撞撞的眼看就到了十一國慶,八天的長假讓人不知所措,思前想后決定趁著交通高峰期沒來,提前出門去走走,去看望遠在兩千公里多年不聯系但并不曾忘記的老朋友格格。
9月27日下午從昌北機場飛往咸陽機場,再從咸陽機場飛往西寧曹家堡機場,22點半左右到達。從南昌跨越了兩千公里來到西寧,這是我最遠的一次出門,也是我第一次來北方。
一下西寧,特別的冷,此時的南昌還在著夏裝,在西寧的那幾天已經算是入冬了,早晚溫差相差有15度上下,早上在房間的時候并不覺得,一出門,身著一件春秋連衣裙的我凍了一上午,由于格格她還在正常上班,我也沒問她要鑰匙,我就這樣生生的凍出寒來。
對了,北方的房子大部分都沒有窗戶的,看上去都是玻璃窗,但都是固定封閉的,只有一個小口開開,還是用紗窗封起來的,不像我們可以把頭探出去呼吸新鮮空氣。說這邊空氣不太好,因為太過干燥,由此房間特別暖,我便終于理解北方人一進門就要拖外衣的習慣了。
28,29那兩日我都在西寧市兜兜轉轉,可能是我沒有看攻略,也可能是小西寧確實沒有什么看頭,在西寧的那兩日并沒有什么收獲,只有28日那一個只穿了一件單衣的上午,凍的受不了買了杯熱奶坐在陽光下看人來人往,才見識到回族人數的眾多。
對于少數民族我一丁點都不了解,什么功課都沒做,這一下,我坐在那觀察著,越發有味道,他們帶著各色各樣的頭巾,尤其是女性的,紅的,白色,黑的,黃的,紫的,好像只有藍色沒有看到,男性大部分都是小白帽,偶爾有黑色的。下午見到格格后問她,是不是我可以買個頭巾戴著玩兒,她說可以,只是就盡量不要接觸到他們的禮儀,說他們戴頭巾也是有講究的,有少女、媳婦、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綠色的,已婚婦女戴黑色的,有了孫子的或上了年紀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等等。
原來如此,瞬間就肅穆了,原來宗教禮儀竟如此深厚。
青海9.30
這次決定來西寧一來是為了看她,二來是為了來看她曾經去過的美麗的青海湖,但格格她實在沒有時間,見她確實忙得沒空理我,只好自己跟團去。對于跟團也算是有了一定經驗,任何事都有利有弊,跟團最大的益處在我看來就是有導游講解,像我這樣不愛學習的人,就是需要實操才能深有體會,不僅看了景致也了解了人文歷史,另一方面可以結交一兩個朋友,互相拍照同行,還有一方面也解決了交通問題,跟團是需要技巧的,看你去的地方是什么類型的。
30日的一日游雖然一日去了三個地方有點走馬觀花,但怎么樣也是在青海湖呆了兩個小時,著實見證她的美。她的美,實在令人心醉,若不是親眼見,是沒法理解照片中的青海湖的景致。
西安10.2
這個國慶切身實地的見識到青海湖足夠了,本想直接從西寧回,著手接下來的事,或者回去看看家人,但因為一位朋友說一起去別的地方走走,去我一直想去的北京,就商量著定了計劃。先到中轉站八百里秦川十朝古都——西安,我歷史知識非常淺薄,一直都學不好,好在朋友文綜非常好,也就不需要導游了[捂臉]。
大學的時候,在學校門口第一次吃肉夾饃,就一直心心念念一定要去西安嘗一下正宗的肉夾饃,可是,原來正宗的肉夾饃竟是如此簡單,兩片饃夾著些許羊肉,,干,硬,無味,總之我是再也不吃了。
難道,學校門口的老板知道我們南方人吃不慣,特意做成我們愛吃的口味?
然后,吃了很多臨時抱佛腳上攻略的東西,羊肉泡饃,臊子面,小酥肉。。。。
是我們看了假的攻略,還是我們真的不適合北方?
不過,在西安最收獲的地方是華清池!到西安的第二天晚上,去了最著名的華清池,相傳是當年楊貴妃“溫泉水滑洗凝脂”的地方,看《長恨歌》演出,實在是震撼,懂這首詩的人絕對不虛此行!平日去更是劃算,國慶翻了兩倍的價,我們去的實在是不湊巧,連綿不絕的下了一整天整夜的雨,連看《長恨歌》也是所有人著雨衣坐在雨中看,凍的直顫栗的我那一個小時完全感覺不到冷了。
北京10.5
夢寐以求的首都北京不太如意,計劃趕不上變化,很多計劃都泡湯了,最后只成功上了一次長城,而且滿滿的都是人,印象中好像長城永遠都是滿滿的人,這樣的長城跟登山沒什么兩樣,只有遠處的景致別樣遼闊。
時間太匆忙,城市太深厚,這樣的游覽是不可能體會到它的美它的魅,若是真喜歡一座城市又沒辦法在那生活,就準備好足夠的時間,去感受它的每一個角落,每一處氣息,而不是去趕集一樣隨著人流去跟個風。
景點不能代表一座城市的精髓。
Over。
【千把塊的手機自帶相機拍攝,后期調整下再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