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些時間關心別人的生活

量產重于質量

假如我的青春在哈佛看了一大半,很多瞬間噗哧的笑了,讀書時總是時而皺眉與讀者共苦,時而微笑與讀者同甘,與這些相比“噗哧”大概是最傻的時候了。但好像又是最精明的時候,因為讀懂了作者的用意。如果讀書時沒有心態上的變化,那么對不起你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讀更多的書來找到感覺,量變一般都會促成質變,讀書尤其適用這句名言!

你接收到的贊美是別人早已接收過的

如果一個學校里最叱詫風云的學生進入哈佛是不太奇怪的,他們當然是那種凡事做到最優秀最極致的人,并很有可能自認為是天才。但是當這些人去了哈佛,一定會不斷的懷疑自己,哈佛里有太多這種叱詫風云的學生了,用高手云集來形容都過于慘白。曾經自認為是天才的人,他們一定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蠢材!就好像你穿著新百倫在小鎮上走,不自覺的充滿自信,遇到懂貨的能收到些羨慕的目光(就像平凡的學生羨慕學校里響當當的人物)。但是你如果處在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中心,你突然發現,走在這里你都會覺得格格不入,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為這份城市的奢侈掉價降逼格(就像響當當的人物懷疑自己的智商)。在這種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下,你是選擇欺騙自己還是正視自己?你是選擇毫無懸念的獨占鰲頭還是選擇在充滿挑戰中勇攀高峰?環境會給我們一種錯覺,所以為自己營造積極的環境十分重要,即使你不在哈佛。

強化內心需要錘煉

看書能與自我進行深層次的交流,而生活則與平凡的自己交流。第一次將自己的工資,獨立的資金交到了外婆外公的手上。我媽反反復復的說著不要跟我爸講,我很煩躁。我討厭看到他們不信任的感覺,時時刻刻有一種背叛感,我很不很不很不喜歡。是過了這么多年仍然沒有的信任?還是認為對對方已經深刻理解的確信?我不管什么,在前二十年中沒有的自由,我要好好把握!我選擇告訴,選擇講解。即便會有一刻的不理解,我也一定能說服,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說服能力,因為這些都是建立在我正確的價值觀上,我也堅信別人能夠認同我的價值觀。必然的結果,我爸很贊同我說的話。知恩圖報是不是我媽覺得我爸不懂?如果她覺得他不懂,是不是代表她覺得他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是不是代表她覺得他是一個壞人?越想越覺得悲傷,這種悲傷好像是為我爸,好像是為我媽。沒猜到的是,悲傷還有。在已經告知我爸與外公外婆交談甚歡,并且很同意我的看法時。接收到的一句話竟然是:“你爸馬后炮,一定會在背后說壞話!你就等著吧!”(我總是能聽到這句話,你就等著吧,好像被威脅著,不按她做的我會落魄到悲慘到什么地步一樣)我的心情不知道怎么形容,悲傷已經不能形容了,沉重已經不能形容了,用什么詞語來形容我也想不出來了。這種敏感已經深深駐扎在我的心里了。好像我一定會在以后經歷這種不信任這種詆毀一樣。無論是不信任別人還是別人不信任我,無論是詆毀別人還是別人詆毀我。我最害怕的就是接受委屈,我不是一個會為自己驅散這些委屈的人。不,我不該做這種人。

Live ?for myself

生活中充滿小吵小鬧很正常,但為什么是在這個時候,敏感剛插進我內心的時候。家庭的交流之中,我無心無意的一直護著我爸。我媽說“你就找一個像你爸這樣的”,我說了一句“我反正不會變成你這樣”。正在整理衣物中的我,被同時正在整理衣物的老媽突然抽了一褲子!(現在敘述起來仍然還得抹淚,我真是服了這悲傷的勁頭了)愣了兩秒后,我開始止不住的吧嗒吧嗒。沒來由的吧嗒吧嗒。如果能治病,我一定要治好我的淚點!真的太累人了。我活的真累,一直為別人活,說話為別人而說。

讀書就在培養你的思維方式

我不斷的反問自己為什么突然吧嗒吧嗒,不停地問問問,在抽搐中問,在抬頭看星星時問,在寧鼻涕的時候問。無奈我就是這種一打開淚腺無法止住的人,我的淚腺有病得治。還托這病的福,我有太多的時間來反問了。所以總結今天發生的事有了以上悲傷的理由。我過分的關注他人是導致我很多悲傷交疊的原因。所以從今天開始,我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學習并不會因為洗了幾件衣服還落下很多,這樣我媽再也沒有理由因單獨給我洗衣服而罵我了。如果一個罵名存在,一定有他的道理,順著他的道理,解決這件事,不給這個罵名機會,才是正確的生活方式——用行動去堵住嘴。我正在學習哈佛的思維方式了嗎?哈哈,不管怎樣解決我的困惑是我寫簡書的目的。

期待離別后的語音

今天很開心的是,我爸知道我很不開心,主動說要來學語音(一直不覺得轉移注意力是安慰的好方式,畢竟人家木有心情嘛)!在我深呼吸加憋氣好幾輪好幾輪后,終于我爸等到我了,開始講解,講解完畢,為聰明點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