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郊外一條塵土飛揚的大道上,日落時分,天際閃現出晚霞的昏黃絢爛,遮掩不住,夜幕降臨時分最后的幽靜。
這初春時節,晨時尚且明媚,可空中仍凜冽著不合時宜的風。直到傍晚,風仍未收斂,勁道肆虐之余,遙遠處,農田里燃燒殆盡的麥秸,牛馬隨性所致、遺釋在溝壑里的糞便,一齊隨著風,彌漫在空氣中,仿佛是杯撒滿了胡椒的芝麻糊,滴放了芥末的苦咖啡,其中一股濃郁的反常味道,充斥在夜色遲暮中。
傍晚,伏案勞作后,終于開始抽離出凝固的空間,鬼魅一般,閃出校園,抬眼望見門外運土車呼嘯而過,門口幾個水果小販懶懶散散地打烊收工,一切忙碌,終究歸于平靜。
這便是我在此處,頗為閑適懶散的生活了。沒有競爭的喧囂,只有冬烘的和諧;沒有聒噪的叫嚷,只有溫吞的平緩。一切都這般與世無爭,一切都這般索然無味。
生活,還沉浸在料峭微寒中,竟常常覺得:年輕人的心境,本該似一株裹滿幽香的花蕊,可看,可嗅,然而這肅殺冰冷的時節,也早早地讓年華過了氣,成為一道不必在意的風景。夜幕下,時常一人獨對,立身背手,仰頭望月,忽然一聲輕嘆,追憶過往,便想到如此蒼涼心境,不禁直問奈何。
于是我常常許久以前,在西安讀書的一段歲月。
我所住地,乃是西安市井繁華地段,周邊臨近諸多學府。離長安南路稍近,其中一城中村,我住頂層閣樓。清晨一個哈欠,徐徐起床,推開房門,便是可供眺望遠景的陽臺了。
俯首垂視,眼前斑斕多彩。想這曼妙世界,蕓蕓眾生,皆活生生地呈現在眼前:一天的開始,一天的籌劃,一天的勞作,一天的休整,自窗前陽臺邊展開,便是一種風景的開啟。
起初讀書只為備考,早中晚風雨不誤,日夜兼程,或是選擇在家,于沉靜中悄悄讀書,或是發覺一整天沉浸在出租屋內,與外界脫節,不免焦慮,于是斜跨行囊,趕到外院,或者師大,找一清幽環境,隨手擦拭石凳浮灰,安然就坐,這一坐便是一天。
自汶川地震以降,人際倥傯,與西安諸多老友,或疏離,或遠隔,而后結識新人,重圓故交,竟成難料之事。我于此前格外看重友誼,然當年西南一場變故,竟成人生悲歡離合之分水嶺。
大家對待生活的選擇,多半因為外地人緣故,最后都稀稀落落地各奔前程,自是從心里,于情感不免淡漠。許多當年好友,或是返鄉,或是求學,或是婚嫁,或是遷徙,頗讓人覺得傷懷。
那時常躑躅于閣樓窗臺,暗夜不眠,想到異鄉落落寡合,摯友蕭瑟,諸多共同打拼過的人,隨著各種際遇浮現,紛紛飄零殆盡,不禁心中五味雜陳,一起洶涌。
如今我無法理解當年是一種怎樣的力量,支配著自己堅定地走完這段曲曲折折的路。一群活在卑微世界里的人,對于知識的態度,大多是出于功利,而非興趣。
師大逸夫樓偌大一間自習室內,各種品流交匯,難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齊。如果讀書求學,只是未來謀生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那么金榜題名的當夜,那些從前讓自己愛恨交織的參考、教輔,便棄之如敝履??佳型局校木衬孓D者,志趣漂移者,突感無望沉淪放棄者,心猿意馬淺嘗輒止者,都像是旋轉木馬一樣,盡情上演各種風景。
這其中,規勸旁人莫要前功盡棄的努力,也是有的——那多半出于自私,剩余才是真誠。畢竟獨自奮戰的寂寥,遠不是一人所能抵御。其實正是那間自習室里上演的各種悲歡離合,才會最大限度地解構一切臨時起意的關系:
大家貌似志同道合,可是任憑誰大肆鼓吹同甘苦,共進退,面臨挑戰時的選擇,外界給予的壓力,都是不同的。果然僅僅一周不見,身旁的座位又空出許多。
可是這毫無溫馨可言的奮斗征程中,仍舊有一點情懷惹人留戀。我的諸多研友中,仍有格外優秀之輩,其中家境貧寒者,身世坎坷者,時乖命蹇者,堅韌刻苦者,亦不乏其人。
他們的知識結構,或由于教育鏈條的不連貫,有時在學問見解上,難免一腳深一腳淺,然而這樣一個徘徊在體制邊緣之外的青年群體,仍舊可以坦然面對考研途中晦暗不明的選拔機制,仍舊可以在日漸空曠的教室里暢快心懷,侃侃而談一些顯然超于自身學養之外的抽象話題。
自己雖然渺小,理想竟仍可以崇高。想想平庸之風于當下盛行,卑微如你我,都灰著一張臉,焦頭爛額地應對著生活中的窘困與掙扎;倒是那些體制內,穩定無虞的教師先生們,每日在窗明幾凈的辦公環境下,妙趣橫生地得過且過。有人自詡知識分子,卻頗為知趣地,對些山高水遠的專業知識敬而遠之,諱莫如深。
而學識淺薄前途未卜的底層,反倒豪氣干云,更顯學者風范。想到此節,當年我輩煢煢獨立于斗室,孤寒之際,反而精神振奮,勤勉自強,實在是反諷至極!
而立之年剛過,人生之境遇,業已不復當年悠閑讀書之泰然。生并無不可,活亦無不能,唯生與活交織在一處,略顯違合。年齡的車輪隆隆駛過,那些匍匐在青石路面之上的石子,便隨時等待著時間的碾壓,毫無抗拒之力,唯有俯首拜服。
每日打理俗務之余,頗感心思耗竭,難能再重頭,眷顧曾經書籍于一眼。那種愈來愈不能靜下心來做事的燥動,是自知成長、卻再無可能重溫過去,面對內心自己的真實寫照。
好多次夜里突然醒來,想想昨天的努力,如今的境地,想想當初的單純真摯,而今的焦灼無力,心里是很沉痛的。那種沉痛,里面夾雜著些許悔意與無奈,可現實中又需要勤勉維持。想想求學路上博覽群書的多姿多彩,想想奮斗后,如今上無進取空間、下無墮落余地的尷尬,想想每日帶著人格面具,出演每一出尷尬的戲,就覺得自己,竟在不知不覺中心思翻轉,變得面目全非。
這樣一種退化,在暗夜中,忽地重新發現自我,于對比之下,看到今昔巨大反差,實屬震撼,亦覺慚愧。捫心自問,緣何如此!那種沉痛便是夜幕中,心魂深處一種想大哭一場的感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