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職業的發展,一部分設計師在專業垂直領域繼續深耕,另一部分開始接觸管理工作。從管理小白到得心應手的處理項目,我在管理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困惑,也嘗試過很多方法。本文將和大家分享,這些年在京東做設計項目管理的心得。
首先一起來看看做設計管理需重點關注:
1. 團隊認知一致:保證老板、運營、產品、設計、開發等對產品的理解是一致的,在項目各節點能及時同步信息,不出現理解誤差。
2. 團隊輸出保質:面對多成員參與同一個項目,且各成員輸出內容強相關時,需要重點關注產品整體體驗上的統一、稿件輸出規范的一致。
3. 變更冷靜應對:產品側突然變更需求,是設計側最不愿意看到的,嚴重時可能意味著之前的輸出全部白費。因此我們在工作中需有效防止不必要的變更,以及合理應對不可避免的變更。
本文會針對這三點,分享在做項目管理中的一些方法心得。
一. 明晰項目背景
從知道要接手項目開始,就需要從各方收集項目相關信息。那么,需要明確哪些核心信息才算了解了這個項目呢,如何去了解呢?基礎的像5W+1H,都是填空式的了解一個項目的有效方法。針對設計,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項目關注度
公司戰略層面,這個產品起到什么作用?CEO直接關注的,還是探索式嘗新的?關注度側面反映了項目的重要程度,并直接影響設計側資源的投入;我們也會評估項目本身的實際價值,引領趨勢且對設計有探索性挑戰的項目,即使公司層面暫未重視,也會投入成本進行嘗試。
2. 項目相關人
a. 出現什么問題該找誰解決
清楚拍板人,產品、運營、開發老板和主要負責接口人。知道誰是項目最終拍板人很重要,當出現各方爭議無法平衡,且已耗時較長的情況,適當時候需要將問題上升,與拍板人探討各方案優劣勢,最終給出結論。(當然,一定是對產品方向有決定性的重要問題才值得上升)
b. 清楚各參與角色的關系及處事特點
這是上一點的補充。辦公軟件里的組織架構是個很好的工具,清晰了解項目參與人的崗位、上下級關系等。初次接觸的合作方,可以嘗試在溝通中了解這個人的處事特點,接受度較高喜歡多聽建議的,還是比較有主見已有對設計的想法的,需要運用不同方法進行溝通。
C. 建立扁平化溝通機制
即時通訊工具+郵件。即時通訊工具保證信息迅速周知,郵件則用來關鍵節點確認信息及存檔。具體工具是什么并不重要,但要保證是大家隨時會習慣查看的工具,且應將全部參與人員都添加在里頭,包括領導(我們一般會到總監或VP級別)。所有新進展和項目變更都在里頭同步,領導們平時不會發話,但遇到重要信息傳達或理解偏差,都會閃現的。
3. 開發實現方式 / 限制
是針對項目開發全新后臺,還是基于現有后臺進行搭建/修改?全新開發,設計發揮度則更大,可以突破原有平臺進行更多創新;而如果是基于現有后臺,則需要考慮到現有后臺的限制性。比如購物車頁面,如果后臺不支持單品修改屬性,則設計側也無法提供該功能。當然,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對用戶體驗有明顯提升的需求,也是可以推動實現的。重要的是,在開始設計前,應該清楚實現方式可以做什么,限制是什么。
二. 合理安排項目節奏
1. 關鍵時間節點
最近一次匯報時間、項目上線時間、各次重要會議的時間等。探討產品方向及實現的會議設計同學一定要參加,得到第一手無偏差的產品信息。關于會議,我們的處理方式是,會請產品側將所有會議周知到設計,設計側根據會議內容判斷是否參加。同時設計側應主動思考,在這些節點,需要輸出什么內容配合匯報,提前準備。
2. 合理評估設計工作量
評估產品架構及頁面/功能數量,及輸出優先級(設計側和產品討論決定)。優先輸出最能體現產品形態/特點的頁面,通用流程可降低優先級。
比如一款購物APP的設計,商品瀏覽類頁面,應優先輸出最能體現該產品想傳達給用戶的購物體驗,像首頁、頻道頁、商品詳情頁;普適性的、遵從用戶使用習慣的購買流程,因創新多體現在細節環節上,可相對延后輸出。而功能性產品,則需要優先輸出體現核心/特色功能點的流程,或者是決定產品主架構的頁面。
3. 人員進度安排
a. 針對項目特點考慮安排
- 人力及時長:根據設計輸出量和時間點匹配合適的人力資源(幾個人)
- 人員合適度:根據項目特點匹配合適人員( 交給擅長該模塊的人/想培養該方面能力的人)
- 任務安排:關聯性強的頁面,某功能相關頁面盡量交給一個人 。如售后相關的申請、填單、查看結果頁;再如購物車到下單頁流程;都是頁面間功能、信息邏輯會互相影響的。
b. 排期結果呈現
表單輸出。輸出清晰進度表,包括頁面/功能、端口、時間、人員(應注意法定假期說明),郵件周知給關鍵人員。
4. 應對業務需求暫時不確定情況
在排期時,如果遇到業務描述不夠清晰無法評估確切工作量,需求存在變更可能性時,排期不要明確時間節點(具體到幾號),而是提供輸出的平均時長(比如一個PC頁需要2天輸出),并強調是基于需求明確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有變動,則時間相應延期。避免埋雷,不能按期完成工作。
三. 透明化溝通
1.? 輸出節奏透明
a. 階段性有內容輸出
定期,比如三天內一定要有內容輸出(哪怕是不完善的),避免讓接口方覺得長期沒有內容輸出,沒在做事情。且,階段性討論也是很有必要的,避免全部做完了,發現方向不對。關鍵節點,一定要和業務方多溝通。
b. 跟業務方明確反饋時間點
明確反饋時間,比如明確說明是第二天上午12點前。并強調,若如反饋則自動進入下個環節,而不僅僅是說請查看后反饋。具體設定時間點,也讓業務方心里有數,知道什么時候一定要給到反饋,如果因反饋滯后導致項目延期,也可以說清楚原由。
2. 對外建立口碑
a. 獲得業務方信任
- 在一件件決策的小節點,提供準確有效的建議,獲得業務方認可
- 提供建議時,先講述對對方需求的理解,清晰對方的難處,再提出建議(對方接受度更高)
b. 保證溝通效率
- 遇到對產品理解的疑惑,不要偏見自行揣測,應主動與業務方溝通了解情況,避免臆斷導致的輸出偏差,造成返工(一定要注意)。
- 讓業務方清晰知道,需要明確哪些信息才能開始設計稿輸出。通過郵件發出設計側需要明確的問題列表,請業務方確定后反饋,是比較高效的方式。
3. 對內做好向上溝通
a. 保證自己能力達標
承擔項目管理的同學,應已經具備了對項目情況基本的判斷能力,有責任在各決策點做出正確的判斷。
b. 定期向上溝通,有效反饋
- 定期向上溝通自己對項目的預判,目前執行進度(包括已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 遇到棘手無法解決的問題,應先搞清楚背景及情況,并分析清楚各解決方案的利弊,向上反饋,討論最終方案。
四. 把控設計輸出高質
1. 同步設計定位
設計開始前,應確定此次設計的定位/調性,并同步給項目成員,讓大家對需要輸出的頁面調性有一致認知。設計定位可能存在調整,應及時周知和討論。如何做設計定位可以參看文章《定義策略》
設計定位會直接影響設計輸出。例如,同樣是做電商購物產品,集市感小而美的產品和高大上簡潔的產品從信息選擇、產品框架、重點權衡、操作方式上,都會有不同的選擇。再如,同樣是高品質的網站,也會有不同的方向,繁復的和極簡的,在設計開始前,確定好方向,同步給項目組成員,可以讓后續輸出更有據可依、目標一致。
2. 控輸出思路正確
a. 嚴格遵循定位
在評估稿件輸出質量時,除了基本邏輯外,應著重評估稿件輸出是否符合產品定位。如定位是極簡,卻使用了多層級復雜的跳轉方式,明顯就是不合適的;如果定位是熱鬧的搶購感卻使用了大圖多留白的展示樣式,同樣也是不合適的。
b. 明確設計發力點/創新點
在合適的環節做創新,而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如電商網站,可以把精力放在商品展示、購買流程優化,而基礎的登錄注冊找回密碼流程,按大眾習慣來設計即可。
3. 確保產品體驗一致
這需要項目負責人有全局把控能力,項目組成員應定期溝通稿件,尤其是相關聯頁面,流程要串聯起來,整體走查。一個頁面的調整往往會涉及到很多相關頁面。
明確一位同學負責整體框架(如APP的全局bar、購物車入口等),負責人應對整體流程和頁面規范非常清晰,發現多位同學稿件中不一致的問題,立即拉多方一起討論。
4. 預留管理和溝通的時間
項目負責人最主要的任務是保證項目進度穩定進行,這涉及到很多溝通和看稿子的時間成本,如果本人同時也需要輸出稿件,則時間會相對緊張。所以應在排期時考慮到溝通的時間規劃。
五. 冷靜應對變化
1. 擺正心態
a. 判斷影響
首先判斷變化對設計的影響,改動對原設計方案的影響、需要的時長,并告知業務方。在開始修改前,應請業務方郵件說明改動情況,確定修改,再進行。
b. 找到原因
清晰變化產生的原因,是接口人本身能力問題,還是上層或事件發展過程中發生的變化。確實是項目發展過程中因策略調整發生的變化應擺正心態,重新調整。其它原因,應
2. 提前避免
設計完成后的變動一般會因為兩個原因:a.產品方向/功能/信息規劃發生變化 ;b.因開發不能實現造成的變動。產品側的變動可根據上一點進行判斷和處理。開發側則建議在交互完成后,就進行嚴格的開發評審,確定實現OK后,再進入視覺環節。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設計項目管理入門五法:明確項目需求;有效把控節奏;階段性跟進及溝通;高質把控設計輸出;冷靜應對變化。歡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