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寫聊齋中的名段 - 《妾擊賊》
? ? ? ? 某女王張氏乃京城官宦之女,嫁與一豪門,夫妻感情甚佳,婚后膝下無子,至不惑之年才得一兒,取名王生。王張氏視其為掌上明珠,十歲習鋼琴,十二習奧數,十五進四中,十八入清華。二十有四畢業入仕,隨母王張氏在某部為國盡忠。
? ? ? ? 一日王生之母喚其到身前,告其曰:為促其仕途精進,需到邊陲鍛煉一年。王張氏愛惜兒子身體,不忍其受苦,又怕耽誤王生前途,故邊哭邊訴。王生深諳其母心意,上前俯首一拜道:母親勿擾,兒此行定會謹言慎行,一旦仕途有望,兒速歸,不敢忘母之念。王張氏只得收斂不舍之情,替兒收拾行囊。
? ? ? ? 時光荏苒,轉眼王生歸期已到,其母王張氏如期到機場為兒接風。不料兒并非孤身而回,一女子與其并肩而回,此女身及王生眉,容柔美而不嬌氣,身瘦而不病,一派颯爽干練之氣。王生道:母親在上,此乃小兒在邊陲結交一知己,名喚章平平,此次回京,兒特將其帶回,一來助兒事業,二來兒有意與其成秦晉之好,特來向您報喜。 王張氏呆立不知應喜應悲,放佛一夜之間嬌兒立而成漢,再不是自己懷中之物,悵然若失。
? ? ? ?此后王生與章平平便與父母居于王氏大宅之中,王張氏見兒與平平日漸恩愛,心中醋意甚濃,有意避之。然王生不解其母意,常秀恩愛于父母前。王張氏雖不悅,但不愿掃兒之興。每有與章平平獨處之時,王張氏皆冷面待之。不幾日,王生便與父母提出與章平平結婚,王父欣而允之,王張氏不敢忤其夫,也只得應之。
? ? ? ? 新婚之夜,王張氏喚章平平到跟前曰:今到我家,諸事應以婆家為重,我兒人中之龍也,爾要盡心服侍,如有忤逆之意,我定不饒之。章平平恭敬聆聽,未有厭煩,真心允之。但王張氏看來,平平之舉如演戲般惺惺作態,以微怒之態,拂袖而去。
? ? ? ? 此后,王生常有出差,每天都與章平平視頻相見,卻不見問候其母。故王張氏對章平平日漸生厭。久而久之,王張氏對章平平越發刻薄。起初還可平而待之,只話語生硬而已。而后變為使其重役,稍有不悅,便大罵之。然章平平并未因此而心生怨念,也未向王生抱怨種種。但王張氏疑其向王生訴己罪狀,至王生對自己日漸淡之。
? ? ? ?一日王生舊友穆容某來家訪問,不料王生出差在外,只章平平在家待之,章平平與穆容某之前也有幾面之緣,故在家中閑敘幾句。此時王張氏正好回來,見二人坐于家中,頗為氣憤,恐其二人趁王生不在京城,行其齷齪之事。穆容某見情形不祥,忙起身告辭。門閉后,王張氏怒立于章平平前,曰:我兒不在只有數日,你竟私會野漢,今日不教訓與你,與負我兒無異。言罷,隨后取一手杖,亂擊似雨,平平也不躲避,任王張氏虐打。少頃,王張氏疲累,遂擲杖于地,轉身回房。平平取藥敷其傷,黯然抽泣徹夜難眠。
? ? ? 第二日,王生回府,見章平平面色蒼白,且身上傷痕累累,忙問其緣由,平平初不愿訴說,在王生追問之下,平平才將事情原委道出。王生勃然而怒,質問王張氏,王張氏更覺委屈,哭曰:逆子,不識為母良苦用心,竟以逆妻之言為是,深傷吾心。說罷,大哭不止,王生也不忍再責備其母,只得悻悻退出。章平平見王生左右為難,上前撫其肩曰:我愛你皆因你有情有意,孝道尤不可缺,既我身體無礙,此事就此作罷。王生驚其賢,不止做何語,深擁章平平良久。
? ? ? ? 此后數日,王生家里氣氛頗不和諧,王生恐家中態勢惡化,不敢再離家。久之,王生因此失仕途良機繁多。長此以往,王生仕途憂已。于是王生為挽婆媳關系,安排舉家去往三亞散心。全家游覽數日章平平深伺王張氏,然王張氏扔不見轉喜。
? ? ? ? 這一日,一家人來到一處游戲,不想被本地劣民圍住,強售其貨。王生忙以錢換家人平安,但劣民仍以言語侮之。章平平以手阻王生授其錢,曰:爾等雜碎,今末日到已。言罷,劣民一擁而上,欲行暴力。王生拉住平平,備后退而逃。章平平大笑,甩其手,疾足踢起面前土石,面前之匪被土石強擊其面,痛嚎不止。平平如游戲般,左右各擊出一肘,二賊應聲飛出。此二賊還未落地,章平平已躍至隊尾以旋躍之式,擊翻欲襲隊尾王張氏之二賊。此時已無人再敢上前,章平平怒視群賊曰:爾等真乃實在廢物,紙糊泥捏一般,也敢攔路剪徑,真真笑話也。章平平轉身欲與王生回程,此時埋伏一旁三賊首,持長刀躍起襲向章平平,平平順手從王生身側取出雨傘,回身掃擊三賊刀鋒,瞬間三刀被震落地,三賊首無奈,赤拳擊向章平平。平平笑曰:來的妙,今日可借三人舒活筋骨,實乃快事。章平平戲三賊,如鷹戲小雞一般,平平并不急于取勝,直到三人力竭倒地,平平才悻悻住手,保一家人回客棧,歸途再無人敢襲之。
? ? ? ? 待到客棧整頓已畢,王張氏忙去王生屋中,并肩坐于章平平旁,握其手曰:今日之事,多虧你出手相助,才保我全家平安,我見你乃性情如此剛烈之人,且伸手不凡,為何之前對我能如此忍讓?章平平對曰:母親大人在上,小女不敢妄言,我家在邊陲專給跨國運輸組織做保鏢護衛之工作,我自小在家耳睹目染,對各國格斗之技皆有涉獵,并練得筋骨強勁,您對我擊打之事,不及我抗擊打訓練之萬一。且您本心皆為王生好,雖我身感委屈,但我料日久見人心,終您有解我苦心之日。王張氏聞之大為感動,遂將之前對章平平與王生之誤會和盤托出。王生聽后如醍醐灌頂,拱手向母與妻曰:因我疏于溝通,至你們婆媳之間芥蒂漸深,真乃我之過也。三人又自己批評一番,后相擁而笑良久。
? ? ? ? 此事過后,王張氏一家其樂融融,再無不合之事。王生得益于家和,仕途步步登高,這是后話。
? ? ? ? 異人氏曰:婆媳不合之事,起初皆事小事,由于缺少溝通,累積成疾,如粥狀動脈硬化一般。如為人子者,能從中用心調和,不厭其煩,不累其頻,定能使家和萬事興,這是其一。其二是,如王生一家不遇逆事,王張氏繼續施暴于章平平,故事也定以悲劇結果。故,萬不可由于別人的忍讓而得寸進尺,凡事應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