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母親受的苦
? ? ? 那年,母親陰差陽錯地嫁給了父親,那也是個浪漫的故事。
? ? ? 父親有十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一家十幾口人住在一個破舊的四合院里。老大成婚早,早些年就搬出去自立門戶了。父親作為家里的老二,打小就挑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重擔。
? ? ? 每天天剛亮,魚肚白的天空,薄霧冥冥,父親便背上小竹背簍,踏著山風,進山里去割豬草?;氐郊液髱椭棠虦蕚湓顼?,叫大一點的弟妹們起床,幫著小的穿衣洗漱。早飯又是咸菜配粥,咸菜是自家做的。奶奶做得咸菜非常好吃,品種也多,有咸蘿卜,豆腐乳,辣白菜等等。每天,孩子們可以消滅掉一大半鍋米粥,鍋是農村的大土灶的那種一米寬的大鍋。 吃完早飯父親就趕著家里的大水牛跟著爺爺下田給其他村民耕田,賺點微薄收入。
? ? ? 耕田師傅在農村是很受人尊敬的,前后三四個小村落就只有兩個耕田師傅,我爺爺是其中一個。每到春耕時候,村民就會陸續來約耕田的時間,爺爺有一個記賬本,在記賬本上清清楚楚地寫著耕田預約日期,耕完后如果沒有付現,也會在本上記下欠下的賬目。父親后來接了爺爺的班,也成了一個耕田師傅。父親也有這樣一本賬本,我有偷偷看過。由于父親只讀到小學五年級,會寫的字不多,所以賬本上的稱呼是很有意思的。很多是根據村民的小名如狗蛋,大牛等記賬的。
? ? ? 到了哪戶村民耕田的日期,那家大早上就會來請爺爺到他家吃飯。菜是準備得很豐富的,都希望耕田師傅吃得飽一點才有力氣多耕幾畝田。爺爺回到家也樂得說說哪家準備了哪些好菜,滄桑的臉上流露著幸福的笑容。
? ? ? 父親18歲之后就接了爺爺的班,四處給人耕田賺錢養家。自然所有收入都要上繳幫著養活弟弟妹妹。這一耽誤就拖到28歲還未娶親。農村成婚早,這個年紀還沒成親實在會被人笑話。所以爺爺奶奶也很著急,發動所有關系幫著說親。附近村莊的人又看不上父親家境貧寒,只能往遠了的村莊去說親。
? ? ? 在寒冬的一天,說親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說壽寧里一個比我們村還貧苦的地方里有一個很好的姑娘,因為兒子沒錢娶親,急著找人家把女兒嫁出去換點彩禮錢。沒有等待,第二天,父親就穿上他平時舍不得穿得唯一一件像樣的棉襖和一頂當下流行的棉軍帽,再打包了簡單的行李,照著說親人的指示,興高采烈地出發了。
? ? ? 那時候,手機還是奢侈品,父親買不起,出門都是靠一張嘴問路。父親到了車站買了車票,做了五個多小時的車才到了那個姑娘的鄉鎮。在我們南方小鎮,每隔十里就有不同的方言,很多人都不會說普通話。父親下了車,用蹩腳的普通話一路問路,又走了兩三個小時的山路才到了那戶人家。
? ? ? 可是,那戶人家的女兒是個硬脾氣的姑娘,才十幾歲,不愿意嫁給我父親,離家出走了。
? ? ? 父親很失望,沒有逗留就摸黑走上了回家的山路。天上只有零散的幾顆星星,山風從父親領口和褲腿灌進去。父親打了一個哆嗦,想起人生的種種不如意,不經悲從中來。此時,老婆孩子熱炕頭就是父親最大的夢想。
? ? ? 父親是個要面子的人,這次沒說成功,人家姑娘還離家出走了,回家臉上的面子是掛不住了。越想越生氣,越氣就走得越急了,到了岔路口也沒注意,走錯了方向。走了兩三個小時,卻一直沒看到鄉鎮的燈火。才發覺迷路了。正值寒冬,雖然沒下雪,但是晚上的溫度也到了零下。父親開始覺得腳凍得發熱發癢了。正想往回走,卻看到前方影影約約有燈光閃爍,想必是有人家?!艾F在也晚了,去找個人家借宿一宿,明早再走吧。”父親想著,就朝著那個村莊走去。
? ? ? 父親一家家敲著門,看看有沒有好心的村人愿意收留借宿一晚。誤打誤撞,父親敲開了母親家的門。
? ? ? 一年后,父親母親結婚了,父親非常疼愛母親。
? ? ? 縱使母親要幫著父親一起照顧弟弟妹妹們,還要做很多家務活。可是他們還是很恩愛的,母親并沒有任何抱怨,反而被父親的憨厚善良深深感動著。
? ? ? 應了那句好事多磨。
那個年代比生不出男孩子更苦的是不能生育,母親就是那個命苦的一個。
? ? ? 平靜的日子過了兩年,母親的肚子卻還沒有動靜。奶奶對母親的態度越來越冷淡,越來越看不上這個媳婦了。母親于是偷偷去醫院檢查,查出來的結果如一道晴天霹靂----不孕不育。紙是包不住火的,奶奶最終還是知道了,打那以后,奶奶再沒有正眼看過我母親。
? ? ? 母親傷透了心,已經失去了做母親的權利還得受婆婆的氣。好在,母親沒有看錯人。父親一直不離不棄,安慰她說:“沒事,孩子沒有可以去領養一個,而且有病咱就治,我們積極去治?!?/p>
? ? ? 正月里一天,新年新氣象,外婆打來電話,說她隔壁村一戶人家有一個剛出生的女嬰,正在四處找領養的人家。母親跟父親商量后決定立馬領養這個小生命。讓我外婆馬上去抱回家,免得讓別人領了去。于是,才出生七天的,粉色還沒完全褪盡的小生命就被親生父母拋棄,去了新人家里。
? ? ? 孩子是領來了,爺爺奶奶這關要怎沒過啊?當父親跟奶奶提起收養的事的時候,可想而知,那是一場狂風暴雨。這領養一事成了導火索,奶奶與母親徹底攤牌。奶奶以死相逼要我父親休了母親,不會生那是大逆不道,怎么跟列祖列宗交代。
? ? ? 家里鬧得不可開交,而這邊的小女嬰在外婆家暫時擱下了。
? ? ? 家庭戰火越演越烈,奶奶堅持不許領養,堅持讓我父親休了母親,甚至以斷絕母子關系相威脅。父親這時候像一座穩靠的大山,將母親護在身后,為了母親跟奶奶撕破臉。
? ? ? 結果是父母親被趕出了家門。父親為這個家辛辛苦苦工作這么多年,半點好處沒討到,還被趕出了家門,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 ? ? 那時候農村都興建兩層樓高的用木頭搭建的谷倉,內部用鐵皮隔著防水,用于存放新收的大米,大部分用于出售換取生活所需,留小部分自己食用。谷倉鑰匙一直是父親管理的。于是,被趕出家門無家可歸的父母親,在大伯及好心村民的幫助下,在谷倉里隔出一半地方堆了個臨時的廚房,在二樓也隔出只放得下一張穿的空間做臥室。因為是谷倉,一樓二樓并沒有樓梯,方正平時也沒人來,為了方便和節省空間,只是鑿了一個洞,每次要運谷出倉時,就拿個竹子搭的梯子,爬個人上去,下邊的人再撤去梯子。樓上的人將稻谷裝進麻袋子,再一袋袋丟下樓去。裝好了,再搬回來梯子讓樓上的人下來。
? ? ? 現在父母親住進來了,父親做了個更容易上下樓梯的梯子固定在那里。
? ? ? 爭爭吵吵一個多月過去了,雖然日子更苦了,母親和父親還是決定領養這個孩子。
? ? ? 這個孩子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