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莉
三國中的女子,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定是“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大小喬,小喬嫁了周瑜,“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大喬嫁了孫策。二喬因沉魚落雁之容,羞花閉月之貌,知書達禮而名噪天下。
而《三國演義》中的徐氏也是高顏值的女子,在膽識才干謀略魄力上,比二喬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卻鮮為人知。我沒有通讀過《三國演義》,偶然翻到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頃刻即為徐氏傾倒。
徐氏何許人也?徐氏是孫翊之妻。而孫翊,絕非等閑之輩,他是孫堅的第三子,孫策、孫權的弟弟,年紀輕輕便磨煉得武藝高強,驍勇善戰,而且待人處事上果斷剛毅,頗有他大哥孫策的風范。據說,當年“小霸王”孫策臨終前,張昭等大臣原本想立孫翊為繼承人,后來是孫策自己選擇了孫權。從中就可看出孫翊在江東的重要地位。
也就是說徐氏是孫策、孫權的弟妹;大喬嫁與孫策,她正是大喬的妯娌。據史書記載,徐氏不僅美貌聰慧,而且善于卜卦,從中判斷吉兇。
公元203年(建安八年),年僅二十歲的孫翊被任命為偏將軍丹陽太守,那是鎮守一方的大員。孫翊少年得志,意氣風發。然而他秉承大哥孫策勇武的同時,也沾染了大哥急躁的作風,更常得罪小人。徐氏曾數次相勸,孫翊總是當面答應,背過就忘。丹陽督將媯覽、郡丞戴員,常有殺孫翊的想法。于是,二人和孫翊的身邊跟班邊洪結為心腹,共同謀劃殺死孫翊。
有一天,各縣令都聚集在丹陽,孫翊設宴款待。徐氏卜了一卦,卦象大兇,她勸孫翊不要出去會見賓客。但孫翊未聽從勸告,一意孤行,依然出席了宴會。至晚間席散,邊洪帶刀跟出門外,砍死了毫無防備手無寸鐵的孫翊。
而幕后主使媯覽、戴員故意歸罪于邊洪,斬邊洪于市,還乘勢帶兵進了孫翊的府邸,劫掠財產和有資色的丫鬟侍妾。媯覽看到徐氏美貌驚人,就恬不知恥地對她說:“我為你丈夫報了仇,你應該跟著我。不然就殺死你。”
徐氏假意應承,說:“我丈夫剛過世,不忍心這就跟你走。可以等到這個月的月底,祭奠完脫下喪服,然后咱們成親也不遲呀。”媯覽依從了徐氏的意見。
徐氏就秘密召見孫翊的心腹舊將孫高和傅嬰二人到家,向他們哭告:“我丈夫在世的時候,常說二位忠義。現在媯覽、戴員二賊,謀殺我丈夫,卻只歸罪邊洪,將我家的資財童婢盡皆分去。媯覽還要強占我身,我已經假意答應他,來先穩住他。兩位將軍可以差人星夜去報告吳侯,一面設計謀殺二賊,為我報仇雪恥,我將不忘二位恩情。”孫高、傅嬰兩人說感謝孫翊平日恩遇,之所以現在沒有為孫將軍而死,就是為了尋找機會為將軍報仇。于是,連夜派心腹使者去報知孫權。
到了月底,徐氏先召孫高、傅嬰二人埋伏在密室帷幕之中。然后在堂上設祭桌進行祭奠。祭奠完,就除去孝服,沐浴熏香,濃妝艷裹,言笑自若。媯覽聽說徐氏按約定進行祭奠除服,非常高興。到了晚上,徐氏遣婢妾請媯覽來家飲酒,等媯覽飲得大醉,徐氏邀請媯覽進密室,媯覽喜不自勝,乘醉而入。進去就被孫高、傅嬰砍倒在地。
徐氏又遣人去請戴員赴宴。戴員來到堂上,就被孫高、傅嬰殺死。接著就派人殺了媯覽、戴員兩家老小以及二賊余黨。徐氏重新穿上孝服,將媯覽、戴員二賊首級獻于孫翊靈前。
不幾日,孫權領軍馬至丹陽,看到弟妹徐氏已經殺了媯覽、戴員二賊,便封孫高、傅嬰二人官職,讓他們守丹陽。同時,接徐氏回家養老。
且看原文更精彩:
卻說孫權弟孫翊為丹陽太守,翊性剛好酒,醉后嘗鞭撻士卒。丹陽督將媯覽、郡丞戴員二人,常有殺翊之心;乃與翊從人邊洪結為心腹,共謀殺翊。時諸將縣令,皆集丹陽,翊設宴相待。翊妻徐氏美而慧,極善卜《易》,是日卜一卦,其象大兇,勸翊勿出會客。翊不從,遂與眾大會。至晚席散,邊洪帶刀跟出門外,即抽刀砍死孫翊。媯覽、戴員乃歸罪邊洪,斬之于市。二人乘勢擄翊家資侍妾。媯覽見徐氏美貌,乃謂之曰:“吾為汝夫報仇,汝當從我;不從則死。”徐氏曰:“夫死未幾,不忍便相從;可待至晦日,設祭除服,然后成親未遲。”覽從之。徐氏乃密召孫翊心腹舊將孫高、傅嬰二人入府,泣告曰:“先夫在日,常言二公忠義。今媯、戴二賊,謀殺我夫,只歸罪邊洪,將我家資童婢盡皆分去。媯覽又欲強占妾身,妾已詐許之,以安其心。二將軍可差人星夜報知吳侯,一面設密計以圖二賊,雪此仇辱,生死銜恩!”言畢再拜。孫高、傅嬰皆泣曰:“我等平日感府君恩遇,今日所以不即死難者,正欲為復仇計耳。夫人所命,敢不效力!”于是密遣心腹使者往報孫權。
至晦日,徐氏先召孫、傅二人,伏于密室韓幕之中,然后設祭于堂上。祭畢,即除去孝服,沐浴薰香,濃妝艷裹,言笑自若。媯覽聞之甚喜。至夜,徐氏遺婢妾請覽入府,設席堂中飲酒。飲既醉,徐氏乃邀覽入密室。覽喜,乘醉而入。徐氏大呼曰:“孫、傅二將軍何在!”二人即從幃幕中持刀躍出。媯覽措手不及,被傅嬰一刀砍倒在地,孫高再復一刀,登時殺死。徐氏復傳請戴員赴宴。員入府來,至堂中,亦被孫、傅二將所殺。一面使人誅戮二賊家小及其余黨。徐氏遂重穿孝服,將媯覽、戴員首級,祭于孫翊靈前。不一日,孫權自領軍馬至丹陽,見徐氏已殺媯、戴二賊,乃封孫高、傅嬰為牙門將,令守丹陽,取徐氏歸家養老。江東人無不稱徐氏之德。
寥寥數筆,我們就看到了一位集才貌德智于一身,有勇有謀,有膽識有魄力的奇女子。讀罷,真是拍案叫絕。
你看她“除去孝服,沐浴薰香,濃妝艷裹,言笑自若”,何等鎮定!在那種情況下,媯覽一定是對她嚴加監視,而她強忍殺夫之痛,在媯覽逼親的當頭,忍辱負重,虛與委蛇。既不是哭哭啼啼含辱屈從,又不是如普通烈女一樣以死相抗犧牲生命。相反,她以巧言敷衍對方,爭取時間,同時秘密安排周全之策,既保全了自己的貞潔和生命,更手刃叛將,為夫君報仇雪恨。
她是胸中有丘壑的女子,是有文韜武略的女子。這等大智大勇,實在是世間少有!該令多少人心生欽佩?只是這等智勇節烈的女子,卻有姓無名。幸而書里還有詩贊她:“才節雙全世所無,奸回一旦受摧鋤。庸臣從賊忠臣死,不及東吳女丈夫。”
嘆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