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說:決定一個人的,不是機遇,而是見過天地之后的眼界。
在我看來,一個真正見過世面的人一定是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明白很多事情,最終卻依然能夠看到最真實的自己。
當你跟一個這樣的人談戀愛,TA的那種思維,那種眼界,自然而然的也就會感染你。
我身邊有這么一位姑娘木木,大學快畢業那會兒,大家都忙著失戀,可她倒好,才開始談戀愛,對方卻是即將畢業的主兒。
兩個主修不同專業的年輕人,因為一次面試的時候,在等候室幫忙占了一個位置,只是因為一個短短的時間對上了眼,就彼此一見鐘情,認定對方就是自己的菜。
雖然是黃昏戀,但是校園戀愛本身就是一種比較簡單的,不需要參雜太多的因素。你一句問候,我一條短信,都足以讓人溫暖。
畢業后,兩個人找到同一座城市工作,工作很快步入正軌,相處時間多了起來。
木木才發現自己的男朋友身上有些行為,自己是那么難理解的。
比如當自己把想繼續提升自我,買幾本書。男朋友知道后高興的把她帶到書城,然后一本本的幫她找。一開始,木木很感動,卻看到男朋友在結賬的時候后退了一步,一遍看著杵在原地的木木慌忙翻錢包,一邊跟營業員解釋,這書不是自己要買的……
而木木出發之前就以為男朋友會帶錢過來,所以根本就沒有帶夠錢,只能買少一本。
再比如,每次和男朋友出去,跟哥們兒聚會什么的,男朋友跟哥們聊得很嗨,卻從沒見過他正式地向別人介紹過自己是她的女朋友,每當聚完餐的時候,男朋友喝令她付賬,自己跟著哥們逍遙走了……
除了不舍得花錢,木木的男友在生活價值觀上也出現了偏差。
木木的朋友圈發什么內容都要經過男友的同意,還特別的強調不準發他們之間的合照,當然男友的朋友圈也從沒有出現過木木的身影。
有一次,兩個人因為這件事情吵得很兇,朋友圈從沒有木木身影的男友,破天荒的發了一條朋友圈,而且還寫了很煽情的話語,請求木木的原諒。
和好之后,木木拿起男友的手機,看了下朋友圈,才發現他那天發的只對她可見,她獨自傷心了好幾天。
每當男友看到那些手捧一束花的男生,出現在他視野里就認定“絕對是在裝逼”,如果知道哪位女生在公司混得很好就妄加猜測,說別人一定有后臺,然后倒吐一肚子苦水,說自己的父母沒有提供好的生活條件,所以自己才會那么失敗的,把家世當作借口。
木木相信愛情是可以克服一切的,所以為了兩個人更好的奮斗,選擇了同居,可是同居并沒有給她帶來美好的生活,連僅存的一點幻想都沒有。
木木有個愛好,就是喜歡閱讀,所以常常買書,可是男友不愿意,覺得那些書都好貴。
木木想做點事情,學習英語,男友說她英語那么濫,還想著把它當技能,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還不如找份能夠很快變現的兼職。
于是,慢慢地,她不在做這些無謂的事情,也沒有在要求過男友送花看電影,就連基本的社交也免去了,一到假期就宅在家里,做一個只關心一日三餐的庸碌姑娘。
突然有一天,她打開微信,群里都在說誰誰去了哪里,那位同學的小夢想又實現了,還有原來堅持寫文字的女生成了暢銷書作者。
那一刻她突然覺得你自己三年來一無所獲,別人都在談論什么樣的口紅好用,什么樣的時尚系列,而她還是大學畢業那個樸素的姑娘,不知道他們都在談論的是什么。
那一晚,木木跟男友說自己也想到外面去看看,讓男友也一起去見識下外面的世界,可是沒有等到男友高興的表情,而是義正詞嚴的對著她,一字一句的吐出一句話:女孩子那么不務實,竟想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對不起,我不大喜歡不實際的女孩子。
木木撿了幾件最好看的衣服,加上簡單的一些隨身物品,當晚就搬出那間窄小的出租屋,她知道,她的這段愛情算是結束了。
她奢侈了一頓后,把舊手機扔掉,重新買了一部手機,辭了工作后,報了一個旅行團踏上去東南亞的飛機,以為自己會很膽小,不夠勇敢的她,居然踏出了一大步。
在團隊里,她認識了一位同是去旅游的男生,他們一路上都有共同的語言,談人生,聊夢想,特別是男生能夠到哪里都別忘記學習,在男生的包里永遠躺著一本書,在休息空檔的時候,他就看書。
去到哪里,他會先給木木講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告訴她應該怎么樣做,才會把旅行更有意義。其實這些地方,男生也是第一次來,可是路線什么的都要比導游還熟悉。
沒事的時候,他還說講很多笑話,教女孩子怎么去自拍會更好看,那個角度的風景適合拍照,旅行的幾天,團里的好多人都被他廣闊的知識所征服。
熟悉后才知道,這個有趣的男生是一名IT人員,周末有空的時候會給人上英語課,做過兼職導游,走過歐洲大草原,去過西藏半年,會在海邊吹風,也會在山上游玩,一路走來,一路結交朋友……
那一刻,木木就堅信這個男生就是見過世面的人,走了那么風景,知道那么多,能夠發現這個世界充滿著你不能理解的人和事,但又充滿著不可思議的善意和美好,真心覺得這個人不容易。
馬東說過,我們的人生往往因為看見一條船而忽略了一條河,初入社會的時候時常聽人抱怨,抱怨這個世界的假惡丑,抱怨這個社會沒有詩和遠方,因為我們沒見過北極光,也不知道基拉韋厄火山的壯觀。
回國后,木木受到男生的邀請,到他的住處去做客,盛情難卻的她只好答應。剛進那住處就感覺到震驚,一面墻都是書柜,全是不同風格的書籍,每一層都有不同風格的書,她一本一本地瞄過去,古今中外的經典,厚厚的攝影雜志、旅行指南……
正在思索著,男生做的飯菜也好了,兩個人坐在并不那么寬敞的地方,卻吃上了一段可口的家常便飯,還真別說,他做的飯菜真的很不錯,特別合自己的口味,木木補充道。
一年后,他們相愛了。
男生一點點的鼓勵木木,把之前丟棄的英語口語重新拾起來。他還鼓勵木木去書城看書,買書,看到好的地方可以做起筆記,然后寫成書評。兩個人依然不富裕,但是定期回去旅行,會去做很多無關工作,無關生活的事情。
他教木木寫游記,然后發到網上。他對木木說: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見過那么風景,經歷很多的不一樣的事情,還能堅持自己,這才是最重要的。
而他相信木木能夠做到。人常說好的愛情就是成就一個人,我想說一個有見過世面的人,會讓打開你的眼界,讓你看到生活的無限可能,即便糟糕卻依然能過上屬于自己最舒服的狀態。
前幾天木木跟我講完她的愛情故事后,又跟自己的男生一起到澳洲去了。
我真替木木高興。
人生就像一段旅途,只留下同路人。有些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不要怪他們,因為彼此選擇了去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目標吸引。最終留下的,只有那些眼界一樣,能夠一同上路的人。
愛一個有見過世面的人,會是我們人生修煉過程中的導師和同伴,同時也會讓我們的生命中有很多不一樣的發現。
歸根結底,我們需要去發現,去理解,去接納不同的價值觀,梳理自我價值所在,想清楚自己要過什么樣的生活。
當你真的清楚自己需要一個怎樣的伴侶,只有走過更多的路、遇見過更多的風景,見了天地、路過眾生,最終決定,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那個與你有共同眼界的人,終會在人海茫茫中相遇,從而認定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