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像有兩樣東西比較火,一樣是房地產,還有一樣則是創業。關于房地產的消息倒是和它的火爆程度相符,而關于創業的消息就沒這么集中、豐富了,這真是個有趣的現象。我本來對于創業也不怎么關注的,雖然也偶爾在心里盤算著創業當老板的事,不過也就僅是想想而已,一則自己對此興趣度不高,二則當下的實力實在是不濟。最近讓我對創業這事頗感興趣的也是因為朋友的關系,之前也曾給她出過些主意,也盡自己之力給予了她一定幫助,所以對她創業這事也是比較清楚的,說起這件事來也就有了些直觀的感受。
每天都到同一個地方、用著同一張辦公桌、做著近乎一樣的工作,時間一長實在是讓人厭倦甚至感到壓抑,這大概也是如今大量年輕人投身創業大潮的重要原因吧。出于這個原因辭職創業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趁著年輕多去嘗試幾種可能對于人生也是挺有意義的,只是因為一時激情就去做一些事難免就會存在考慮不全、思路不清的問題。創業不是找個辦公場地,辦好行政手續就會自行步入正軌的,創業者需要考慮的東西有很多,只可惜很多人都是憑著一腔熱血在創業,直到出現難以為繼的局面時都還沒弄明白如何去創業。我的這位朋友此次創業不成功(我一直堅信“年輕沒有失敗”,每個人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這些都不是最終的結局,所以我選擇用“不成功”而不是“失敗”)就與此不無關系,這種結果盡管不那么美好,甚至有些殘酷,但它的意義卻遠超創業本身,人生的道理不就正是從每一段人生經歷中總結得到的嗎?
我沒有進行過創業,也不是研究創業的專業人士,對于創業的一些看法也許不盡合理,但求有些許裨益。現在創業甚是流行,事實本是“有人創業之路一帆風順,有人創業之路困難重重”,但現實的消息卻是創業形勢一片大好,在這種頗具迷惑性的信息渲染之下,創業的人數呈井噴式增長,這實在是一種可怕的景象。雖然不知道創業成功和不成功的具體人數比例如何,但無可置疑的是在現在的創業大潮中不成功的人數應該是要遠超成功的人數的,也許這和市面上流行的創業形勢是相悖的,而這就是創業現實。創業對于一個人的要求是全方面的,任何人在白手起家之前就不能不做好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雙重準備,懵懵懂懂的涉足自己所不熟悉的領域,結果很可能是四處碰壁、難有所獲。
不知何故,現在的人極易受人影響,看到有人做某一件事甚是成功,不管他是通過何種方式、需要哪些資源,便義無反顧地跟隨而去,最后不過淪為他人前進路上的墊腳磚而已。充滿激情的人不會輕易為一般言語所左右,魯迅先生曾說“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只是創業之路并非是一條“不成功便成仁”的抉擇之路,創業之人也并非只有一條路可選,凡事還是兼聽人言、三思而行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