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無事翻看楊斌老師的?教師職業幸福的秘密?時,一篇?我們該以怎樣的姿勢站立??的文章吸引了我。
近些年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更多的社會不光彩面被搬上了熒幕,與此同時教師行列中的亂象也被展露出來。家校矛盾的升級,也讓我們看到了教師行業所面臨的困境:暑假學生溺水找學校,放學路途遭遇不幸找學校,學生受挫在家自殺找學校……似乎與學生有關的安全事件都是因為學校安全教育不到位所致,甚至有的家長平時不輔導學生,期末孩子成績不好就是教師教得不好。我們也知道這一切和學校關系不大,但似乎鬧一鬧,學校迫于壓力就可以彌補他們的損失,鬧一鬧相關的老師等就迫于壓力道歉賠償。即使有相關法律判定學校無責任,因其是弱勢一方,學校也要給出賠償。一時間只覺得教師如履薄冰。這也就造成了教師變得佛系起來,這又招來一大批抨擊的聲音,可是教師負責又會被指控傷害學生自尊,打擊學生自信心,一套又一套的說辭令身處一線的教師茫然無措。吳非老師的教育隨筆?不跪著教書?讓我們身處一線的教師看到了光明,也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新的認識。
我們如何站立起來教育祖國的下一代?吳非老師給我們指明了方向,首先要成為一名知識分子,其次是我們要有過硬的教育教學能力。社會要求教師要堅持素質教育,堅持獨立思想,堅持獨立人格創造良好的氛圍,但現實卻是家校教育影響不一致,拿一個簡單的例子:學校教育學生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而有的學生家長則有自己的一套,只要沒車通過有沒有紅綠燈都要過,這就會使學生變成家里一套學校一套。我們知道學生很無辜,但現實就是如此。同樣的我們推崇素質教育,提倡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可家長只關注考試的科目,而這一切的根源又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小升初,中招,高招。有時想想我們也能理解家長的無奈。但是學生不是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他們是有血有肉鮮活的生命,他們不僅僅需要知識,他們更需要學會做人,做事,成為一個健全的公民。而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私塾教師,僅僅教會他們知識,把書讀熟,考取功名。我們既要教會他們古人與今人經驗,又要使他們身心健康,具備必要的人文素養……無論社會和家長對我們的要求如何苛刻,我們必須要思考“中國的教育將往何處去?明天,誰來建設這個國家?這些問題,如果我們不思考,也就沒人去思考了。”只有我們擁有知識分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們才能堅定不移地站立起來教書。
過硬的教育教學能力是我們站立教學的底氣。面對一個又一個的科學技術突破,教師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讓我們看到人腦的局限,甚至有人預言未來教師將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當然短時間內人工智能是無法取代教師,但是那些機械性工作,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又不愿意提升的教師遲早是會被取代的。我們只有不斷努力,讀書、實踐、反思,別無他途。其實日復一日工作的過程就是專業發展不斷深入的過程。知識在變,時代在變,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育對象也在變,我們只有迎合這個變化的時代,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才能適應這個時代。不管學生家長以何種姿態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都能體面應對,統一家長和學校利益,共同教育學生,實現雙贏。過硬的教育教學能力也是獲得家長認可的有利武器,華而不實的說辭已經無法令家長們信服。教師只有拿出真本事,在教育教學上有所建樹,才能令當前的家長們信服。
教師這一行業有心酸,也有幸福時刻,有挫折,也有挑戰,既然選擇了這一行業,我們就要認真對待,調整我們的站姿,迎風而立,培養出會做人,會做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