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精神》讀書筆記
《中國人的精神》既是一本書,也是一篇論文,其中論文是這本書的一部分,這篇論文曾在北京東方學會中宣讀。而這本書是一這篇論文為開篇,結(jié)合辜鴻銘先生的其他幾篇論文編著在一起,構(gòu)成了《中國人的精神》這本書的整體,包括中國人的精神、中國的婦女、中國的語言、中國領(lǐng)域的約翰·史密斯、一個偉大的漢學家、中國學(一)(二)等幾篇論文。
晚清以來,中國形象被嚴重扭曲。學貫中西、特立獨行的“老怪物”辜鴻銘,于1915年出版用英文寫成的《中國人的精神》,用自己的筆維護了中國文化的尊嚴,改變了部分西方人對中國的偏見。此書一出,轟動西方,后被譯為多種文字。
在《中國人的精神》這本書中,作者把中國人和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進行了對比,凸顯出中國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國人博大、純樸,但不深沉;英國人深沉、純樸,卻不博大;德國人博大、深沉,而不純樸;法國人沒有德國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國人心胸博大和英國人心地純樸,卻擁有這三個民族所缺乏的靈敏;只有中國人全面具備了這四種優(yōu)秀的精神特質(zhì)。
書的緒論部分講到“良民的信仰”,“良民”這個詞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是非常常見的一個詞,相比歐洲人,中國人不會覺得有必要利用物質(zhì)力量來保護自己,因為中國人有良民的信仰,他確信每個人都認同:正義和公平作為一種力量比物質(zhì)力量更重要,道德責任必須被服從。每個中國孩子都被教導:人之初,性本善。而歐洲文明卻認為人性是邪惡的,所以他們需要靠牧師、軍人、警察來保持秩序。
古老的中國式人性中真正的中國人從不野蠻、不殘忍,也不兇惡,可以說是“溫順”的,是同情心和智慧兩種品質(zhì)結(jié)合的產(chǎn)物。這種智慧,來自同情心,來自一種愛和依戀的感覺。另外,中國人有極好的記憶,秘密在于:中國人記憶事情是用心而不是用腦。中國人的禮儀也是由心而發(fā)的,這種禮是一種精神生活的狀態(tài),是對他人感受的體諒,不會使人討厭。中國人就像過著精神生活的孩子一樣,對抽象科學沒有興趣,因為精神和情感并不作用于這些領(lǐng)域。然而要說這抑制了這個民族的發(fā)展,倒不如說中國人是一個永不衰老的民族,是具有成熟理智的民族。那些歐洲真正的科學家之所以在為了科學進步的工作中獲得成功,也是因為他們從靈魂深處感到需要揭開我們生活著的這個奇妙世界的神秘面紗。
儒家學說教導一個人成為一個好的公民。孔子語錄里回答說:“人的主要目標是像孝子和良民一樣生活。”孔子為中國人民做的最偉大的事情是他賦予了我們一個真正的國家觀念——這是一個國家真正的、理性的、永恒的、絕對的基礎(chǔ),而且借此,他使這一觀念形成了一種信仰——國家宗教。雖說我們中國人大多數(shù)沒有宗教信仰,然而孔子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就是我們最大的信仰,而且是超出普通宗教意義上的信仰。其本質(zhì)可以總結(jié)為名分大義、忠孝,是一種榮譽和責任,即為三綱:第一,忠君的絕對責任;第二,孝順和敬奉祖先;第三,婚姻的神圣和妻子對丈夫的絕對服從。這君子之法,就是中國人的精神,是一種精神的狀態(tài),一種靈魂的性情,一種平靜而受到庇佑的心態(tài)。
平靜而受到庇佑的心態(tài)能夠讓我們認清事物的生命:那就是充滿想象力的理智,那就是中國人的精神。
第二篇,“中國的婦女”,論述了“女性理想”。在中國,一個女子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做好女兒、好妻子和好母親。
妻子好合,
如鼓琴瑟。
兄弟既翕,
和樂且耽。
宜爾室家,
樂爾妻孥。
第三篇,“中國的語言”,論述語言的學習。中國有兩種語言——口語和書面語,書面語又分為:簡明的平民書面漢語、統(tǒng)一通用的書面漢語、華美優(yōu)雅的書面漢語三類。中文口語是極其簡單的語言,這種語言沒有主格、賓語什么的,沒有時態(tài),沒有規(guī)則和不規(guī)則的動詞;同時它又很難,難就難在它沒有規(guī)則和語法。中文的書面語也一樣,在用詞和風格上很明白,概念很簡單,但是其中的思想?yún)s是多么的深沉,它的感情是多么的真摯!中國文學可以將深沉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融匯在極其簡單的語言中,它難不是因為復雜,而是因為深奧。中文是一種心靈的語言,一種詩的語言。書面漢語、古漢語是真正受過教育的人們的語言,而真正的教育本身就是一樁困難的事情。正如希臘諺語所說:“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難的。”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惜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
問答未及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歡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菌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不管是中國人的精神,還是中國的語言,對我們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當代的知識分子,我們需要了解中國人的精神,將這種優(yōu)秀的好的中國人的精神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把它變成我們真正強大的優(yōu)勢。現(xiàn)如今,經(jīng)濟全球化,中西文化交融,在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科技突飛猛進,真正可以讓我們長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還是我們的文化,我們中國人的精神。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