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小程序的內測,在朋友圈里廣泛談論,很多人激動不已,躍躍欲試;很多產品技術的分析已經講的很好,這里就不贅述,今天就從供需兩方的角度聊聊小程序到底能帶來什么?
1.對于小型創業者,降低研發成本是肯定的(實現很多人的產品夢),是達成MVP快速試錯的好工具,也是成熟產品的試錯陣地。這點其實毋庸置疑,當初的webapp,流應用就是這個,目測會涌現一批技術創業者。
2.對于現有一定規模粉絲的公眾號,為什么要做小程序?
獲得增量用戶:流量來源有兩點,搜索結果和入口,搜索肯定是給未來的[WSM]準備的,窗口期一過,后期拼財力;至于入口嘛:這里分享個數據,微信錢包里的[城市服務] 每天也才百萬流量,你一個做小眾公眾號的能分多少?(來自騰訊內部,歡迎打臉。)
獲得更好的轉化能力:這個倒是可能的,畢竟給小程序帶來的是體驗升級,但轉化增幅是多大?顯然不會很大,為什么這么說?能在微信轉化的都是鐵粉,而我們希望轉化的一批人介于鐵粉和路人之前的人?這些用戶會不會因為你的一點小體驗革新就來買賬?,大家心里想必都很清楚。
3.再來說說微信為什么做小程序:從市場角度看這是微信變現的一個戰略產品,互聯網頭部流量都集中在各大主流產品內,外部流量成本對大多數創業者已經無法承擔;這樣市場就有了,結合QQ和微信變現能力的比拼,小程序就應運而生了;但對開發者而言,真正能算新增流量并可以被利用起來的是微信內的長尾流量(主要流量分給了公眾號),但長尾流量又基于用戶使用習慣(比如:搜索)。微信到底能不能培養成用戶搜索并對服務/商品 買單的這種習慣和場景,還真不好說。關于習慣這里舉個例子:女性用戶會因為小程序而卸載掉美圖秀秀么?
總的來說,小程序節省了初創公司的研發成本,流量紅利由于馬太效應不會給小型創業者帶來多少,如果你想靠【小程序】自給自足賺點小錢,興許可行;但你想通過小程序做出規模,做成行業獨角獸,所面臨的市場競爭跟你做網站. 做APP ,其實是一樣的。
還是那句話:打鐵還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