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美容灸法
認識幾個艾灸常用美容穴
合谷,太沖,三陰交,關元,氣海,血海,足三里
一、臉頰、腦門子上老長痘痘,口臭、糞便干燥......
堅持每一天艾灸雙側內庭、天樞
二、唇色?暗
每一天睡前灸神闕、關元、血海
三、祛斑竟是如此簡單
太沖、合谷和血海,人體自生的祛斑法寶。每一晚睡前堅持艾灸三穴位,祛斑徹底,即使您素面朝天,自信傲然滿滿。
四、留住烏黑秀發的秘密
每一晚泡腳后艾灸雙側太溪和涌泉,從內部來為頭發補充營養。
五、怎樣讓皮膚潔凈而清爽
每一天敲打膽經,艾灸太沖,那老愛附在臉上的討厭灰塵就不在了,皮膚變得潔凈,面貌頓時清爽。
六、怎樣擁白里透紅好膚色
堅持每一天早上7-9點艾灸足三里,不必選用任何極其昂貴的打扮用品,皮膚照樣可以白里透紅。
七、怎么改善粗糙、愛起疙瘩的皮膚
要想皮膚細膩平滑有彈性,別只盯著化妝柜,堅持每一天前晌9-11點艾灸兩側列缺,半月后你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八、怎么對付“黑頭”
每一天艾灸雙側陰陵泉,晚睡前艾灸雙側足三里,臉就變得光潔無瑕。
九、跟“黑眼圈”說再會
事情學習壓力大,一不小心熬夜就會也現“熊貓眼”,這時候只要每一天艾灸雙側肝俞、膈俞、太溪,睡前艾灸雙側三陰交,就能夠跟黑眼圈拜拜。
十、簡單消除眼袋、臉浮腫的好方法
每一晚睡前艾灸足三里和水分穴,,再艾灸陰陵泉,會很快消除眼袋和浮腫,做足水靈靚女人。
十一、嘴唇發干老脫皮怎么辦
這是陰虛火量,要補陰。身體上有個穴位叫“三陰交”,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艾灸此穴補陰可以事半功倍。
看看這個,臉上各個部位長痘代表不同問題。
中醫上講長痘痘的原因主要分為四種:熱毒、胃熱、血熱、濕毒。
熱毒多因肺感風邪熱邪;
胃熱病在脾胃;
血熱多因肝火旺盛或肝郁化熱引起的血瘀;
濕毒會攻擊五臟六腑,包括寒濕和濕熱兩種。
一、滿臉型痘痘(熱毒型痘痘)
1、表現:面紅耳赤,情緒急躁、舌質發紅,大便比較干,口干舌燥等癥
2、調理原則:清肝降火、解毒散結。
3、艾灸穴位太沖、行間
4、煎桑葉水喝,也可將桑葉搗爛外敷在痘痘處。火降下來之后要停止服用,平時可多吃蔬菜水果。
二、下巴長痘(寒濕型痘痘)
1、表現:多因體內寒濕較重,常常畏寒肢冷,大便清稀,浮腫,容易感冒。
2、寒濕型和熱毒型區分:
寒濕型:痘痘比較大,呈結節,顏色暗紅,質地不硬,按壓后有黃白色的皮脂樣分泌物,持續時間久,不易消退,常見于臉的下半部。
熱毒型:爆發快,伴有紅腫,膿皰,隨著熱毒散去,紅腫也消退很快。分布在臉的上半部。
3、調理原則:溫腎補陽。
4、艾灸腎俞,命門,關元,氣海,神闕,足三里,豐隆。
5、每周用艾草泡腳粉泡腳3到4次,每次30分鐘,可以更好的調理腎陽虛。
三、鼻子長痘(胃熱型痘痘)
1、表現大便干結,口干口臭,舌質發紅。
2、治療原則:清熱解毒,降胃火。
3、艾灸內庭、解溪。
4、喝牛蒡冬瓜排骨湯。
四、臉頰長痘(肝腎陰虛)
1、表現:口干皮膚干,便秘,失眠,容易急躁。
2、治療原則:調理肝腎陰虛
3、每天堅持按揉承山、陽陵泉、三陰交,關元,太溪
4、取女貞子、枸杞子各15克,菊花10克,煎水飲用。
5、長痘者不要再涂化妝品了,否則就是雪上加霜。
五、額頭長痘心火旺(心火旺盛)
1、表現:心理壓力大、脾氣大。
2、治療原則:清心火
3、艾灸或者按揉勞宮穴
4、熬蓮子百合大棗粥,喝蓮子心茶。
六、臉上長丘疹、顴骨及顴骨下方外側長痘痘(肺熱型痘痘)
1、表現:排便不暢、喉嚨痛、咳嗽、大便干結
2、治療原則:降肺熱
3、艾灸肺俞、尺澤、列缺
4、喝枇杷葉膏和白蘿卜。
七、嘴巴周圍長痘(脾虛濕熱型)
1、表現:長痘胃口差,拉肚子。
2、調理原則:健脾胃
3、艾灸脾俞、中脘、天樞、足三里
4、喝紅棗小米粥。
貼秋膘≠胡吃海喝,避開進補誤區別讓健康打水漂
貼秋膘三大誤區
不調脾胃。生冷食物幫我們度過了一個漫長的苦夏,但脾胃也因此很受傷,這時如果貿然進補,就會驟然加重脾胃的負擔,導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亂,太著急進補,沒有給腸胃一個過渡期,大魚大肉這類油膩、高營養、高脂肪含量的東西突然都堆在一起,不但補不了,還會傷身。進補之前一定要給脾胃一個調整適應期,適度吃點健脾胃的食物,如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喝粥能和胃、補脾、潤燥,如果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療效更佳。
不祛濕熱。初秋雖然到來,但天氣還是熱辣辣的,燥熱、暑濕之氣還在體內轉悠呢,要是不把它們請出體內,整個秋天就會被口干舌燥、臉上長痘痘打擾。立秋后適當多吃一些絲瓜、黃瓜、冬瓜或苦瓜等,先是排除夏季的濕熱之邪,然后再補養人體所需。
大補特補。大補特補往往會虛不受補,滋補營養在冬天為宜,秋天應以平補、清補為主。
進補不是亂吃的借口,掌握進補正確姿勢才是獲得健康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