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先生好:這兩天晚上睡得不好,早上起不來,也沒能及時和先生一起做早餐。先生早起后輕腳輕手生怕吵醒了我,一個人吃個簡單的早餐,等到九點多才打電話問我們娘倆起床了沒有。接到先生問候的電話,滿滿的幸福。
念兒子好:上午侄兒來家后,兒子帶侄兒玩起了“奧特曼”的游戲,一會兒拿披風,一會兒拿抱枕,逗得侄兒濤濤哈哈大笑。下午侄兒又跟著兒子看起了書,今天的兒子真有哥哥范兒。
念侄兒好:上午和侄兒玩游戲時聽到他說了一句:“姑姑你丟得矮,我丟得高”,雖然想了很久才說出“矮”字,但能在生活中理解高和矮也不錯啦!中午吃飯時發現哥哥情緒不對,把龍蝦都放到哥哥碗里,還不停地要哥哥吃,可會關心人了!
念自己好:午飯前先生和兒子因為手機的事起了沖突,我沒在現場,只聽到先生大吼的聲音和丟東西的聲音。等我出來時只看見先生鐵青著臉和兒子咬著牙強忍著淚水的樣子。從媽媽勸兒子以及先生繼續數落兒子的話語中我聽出了事情的大概,兒子拿先生的手機在看什么,媽媽喊吃飯,先生喊了兒子三遍都沒用,于是發飆。此時的我,表面看似平靜,內心其實有一股無名之火即將升起。首先想到的是兒子的不是,也是不講信用,說好只看一下子,看了一下又一下,吃飯呢,也是要喊幾遍才有應答。然后又想到先生,下班后就躺在沙發上看手機,聲音還挺大,當時我和兒子在書房發郵件,兒子問了一句:“咦?老爸在看電視”,于是出來了。如果不是自己看手機,兒子也許就不會去看手機了吧?我一邊吃飯一邊覺知著我內心的想法,隨著對自己內心的觀察,那股無名之火漸漸退卻了下去,看看兒子,很憤怒地仰在床上,我很能理解他,這個假期沒作業,才從九泉回來過幾天就去北京,這幾天也不好安排固定的活動,無聊的時候是多點,再說,大人們拿起手機就難得放下,何況是他呢?我又看看先生,看似平靜地玩著手機,可難以掩飾內心的不平靜,也許,他這幾天遇上了別的煩心事,今天的事只是一根導火線而已,我也曾有過這樣失控的時候,想到這些我也就能多多少少理解今天的先生了。當我覺知到這些想法后我感覺到自己的心情異常平靜,于是來到了兒子的房間,我已沒有了“完美父母”的想法,但對孩子來說,情緒失控后的修復工作很重要,我對兒子說:“兒子,媽媽知道你現在心里很難過,我想說的是爸爸今天的表現可能不是針對你,而是因為他自己的情緒,因為我知道他昨晚的事辦得不順利”,聽完這話,兒子似乎更氣了,一邊說:“他竟然這樣對我,等著!”一邊往客房走,有一種挑釁的感覺!典型的青春期男孩!我不再多說幫他把房間空調開好,告訴他客房太熱自己房涼快些就回房了。過了一會兒,又去房間看下他,已經在床上看書了。能這么快調整自己的情緒,有些意外,趕緊給兒子發條信息:兒子,看到你這么淡定地看書,為你高興,也特別欣賞你對情緒的調控。你爸也累,倒頭就睡了。為了能讓我們有個愉快的假期,關于手機使用,我們一起商量一下,可以嗎?踏實地睡了一個午覺,忽然,兒子進房間:“媽媽,你們還不起來!不上班哪?”“噢,你爸三點上班,你喊下他。”“已經兩點五十七了,快遲到了!你快喊!”雖然兒子沒喊爸爸,但此刻,我被兒子對爸爸的關心所感動。先生出門后,兒子說:“媽媽,去北京之前我還是想每天都玩下你的手機,北京回來后我要搞下學習,就隔幾天玩一次,可以嗎?”“可以,你想玩多長時間?”“30至40分鐘”“可以”愉快地一下午,玩下手機后邀了兩個同學出去玩。寫下這件事,我看到了一個更加平和的自己,這應該得益于這段時間對自己的靜觀和接納。“我是我的觀察者”,繼續努力!
念曉陽老師好:下午接到曉陽老師電話,告訴我已幫我訂好房間。明天將去參加北大書同一階復訓,第一次做會務卻不能按時趕到,曉陽老師還為我操心這些小事,真是辛苦了!
日思一過:晚上和媽媽散步,聽媽媽說了一些家里的事,不由得又勸說了媽媽一陣,在媽媽面前又對爸爸進行了一次“情感銀行存款”(念爸爸的好),事后想想,可能弄反了,當著媽媽的面應該念媽媽的好,為什么就是說不出來呢?慢慢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