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真是不平靜的一年,
復工以來,身邊朋友有被降薪的、有被裁員的、有被迫換崗的、也有失業(yè)的……
社會又給我們上了一課,這堂課的名字就叫“求生存”,
我們都是這堂課上活生生得例子,變得又窮又喪。
一
不過,凡是總有例外。如此艱難的現(xiàn)狀下,照樣有人過得有條不紊。
朋友Z,是一家餐飲公司地策劃主管,工作之余有自己的工作室,同時還兼職做保險4年。雖然工資下降了,但因為多種收入渠道,生活不受影響。
同事H,電商從業(yè)5年,復工后因疫情影響而離職,自己在家獨立運營兩家店鋪。現(xiàn)在每月賺的比原來工資翻了好幾倍。
羨慕嗎?當然。嫉妒嗎?不嫉妒,
因為我知道他們付出了多少時間和努力,才能從容應面對這次降薪和失業(yè)的風險。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們可能察覺不到原來我們的抗風險能力居然如此之弱,不論是經(jīng)濟上的,還是工作上的,兩三個月沒工作沒收入,就能讓生活陷入窘境。
二
這幾個月,我一直在反思,是什么讓我們混得比別人差。
應該就是這些吧!
1、拖延和懶
要論阻礙前進的頭號殺手,拖延和懶惰絕對上榜上有名。
面對事情,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直到?jīng)]辦法再拖下去了,被迫著去做。
原本美好的、能展現(xiàn)能力的、甚至影響發(fā)展的事情,已經(jīng)被拖成一件能產(chǎn)生惡劣影響的事情。
比如欠款還款,比如領導交代的某件事情。
再來說說懶惰。
如果說拖延是增加了事情的困難度,那么懶惰可能直接把事情送進了墳墓。拖延是在忐忑不安中不想做但最終做了,懶惰是明知自己應該做,但卻還是撒手不做!
試想,連做都不做,哪來的結果?
要改變這兩種狀態(tài),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從眼前開始,
定出接下來每個小時要做的事情,把事情具體化,避免空泛的遠期目標。
因為對于拖延和懶惰來說,遠期的目標會加重心里負擔,產(chǎn)生畏懼和抵抗的心理。
2、情緒不穩(wěn)定
看過一檔求職類節(jié)目,節(jié)目中一位老板說過一句話,大意是:
“我不要求你現(xiàn)在就具備多么強大的能力,但是我希望你不要情緒化,因為在專業(yè)和技能上,我能幫助你,唯獨情緒不能。”
確實,996的高壓工作,瑣碎的雜事,難以平衡的生活與情感,沉重的壓力……導致成年人經(jīng)常徘徊在情緒崩潰的邊緣,
職場,更是重災區(qū)。
年輕氣盛的,忍受不了,憤而爆發(fā),辭職走人,
年紀較長,隱忍不發(fā),忍氣吞聲。
而我最欣賞的,是那些在認真負責完成本職工作之余,默默積蓄力量,悄悄成長的那部分人,等到時機成熟,再底氣十足的反駁回去,而不是靠耍性子讓對方妥協(xié)。
在我看來,情緒不穩(wěn)定,是專業(yè)能力和為人處世方面不足的表現(xiàn)。
工作上如此,生活中同樣需要情緒穩(wěn)定。
遇到問題,不慌不亂,靜下心解決問題就好,情緒化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激化矛盾。
閑暇時候,不妨聽首舒緩的音樂,嘗嘗喜歡的美食,運動出出汗,放松放松心情,舒緩壓力。
3、行動力差,三分鐘熱度
不做,想法永遠不能成為現(xiàn)實;不堅持,只能是原地徘徊。
比如做自媒體,如果連個賬號都沒有,也從未發(fā)表過內(nèi)容,談何做自媒體。
有想法了,先去做,不求完美先求完成很重要,在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調整就好。
當然,這里所需要的堅持,不是指盲目的閉門造車,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堅持學習,博采眾長,向做得好的人學習,向行業(yè)優(yōu)秀的人學習,熟悉運作規(guī)則和技巧,打磨自己的作品,才能越做越好。
過程雖累,但一步一個腳印走過,穩(wěn)扎穩(wěn)打,
你會發(fā)現(xiàn),事情越做越容易,越做越開心。
以上,大家看看自己躺槍了沒?為了更好的生活,我們加油吧!!!
不甘平庸,那就從現(xiàn)在開始改變,雖然改變很痛苦,但是不改變就會吃苦。
當我們成為越來越優(yōu)秀的自己,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想要的東西也會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