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父輩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真的是太浮躁了。
沒錯,在一切向“錢”看的當代社會,每個人都在大談商業(yè)模式,每個人都在搞副業(yè)、賺外快,都在想盡辦法盡一切努力賺錢。財富新貴不斷涌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微博大V、熱門主播,自媒體上的各路大咖,各式各樣的創(chuàng)業(yè)者。這些成功的故事,激勵著所有的年輕人趨之若鶩。
有成功自然就有失敗,每天都有一大批人倒下去,又有更大的一批人沖上來。每到這個時刻,有的人就會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真的是太浮躁了。真的是年輕人浮躁嗎?我們不妨回過頭來看看,所謂的不浮躁,是個什么狀態(tài)呢。
他們眼里的不浮躁,指的就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計劃經濟開始瓦解,市場經濟還沒開始的時代。那個時候,房子是單位分的,工作是國家分的,農民靠生產隊一起勞動,工人靠單位供養(yǎng)一生,連領導干部都是終身制的,他們?yōu)槭裁匆≡昴兀恐灰床烤桶啵蠹叶寄苌畹牟诲e,窮時窮了點,但是大家都一樣,有什么可怕的呢。
那時候浮躁的人也有,都是誰呢?那些人其實就是撐起了改革開放的那片天空的人。那個時候,政府給錢、給地、白送資源鼓勵創(chuàng)業(yè),然而誰敢去呢?最終成功的那些人,都是當年在體制內已經走投無路的人,都是已經把腦袋別在腰帶上,搏一把,大不了就玩完的人。
都是被逼的。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是浮躁,而是真的無路可走。和八十年代下海的那批人一樣,因為這個時代下,每個人都覺得,老老實實工作,是沒有任何前途的。通過老實工作,混上主管、領導,乃至高級主管的,即便不是萬里挑一也是人中龍鳳。大部分普通學歷、普通背景的人,一輩子也只能是個普通的職員。當然社會需要螺絲釘,需要基層的奉獻。然而誰又為這些最普通的螺絲釘?shù)纳钯I單呢?
經濟在發(fā)展,財富在縮水,如果不能跟上這個速度,就注定要返貧。前兩代人積累的財富和階層,很有可能慢慢就打回原型。這就是現(xiàn)代人的真實寫照,充斥著躁動與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