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果果是個特別愛面子的人,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朋友向她借了5000塊錢。5000塊對于當時的她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可礙于面子,她還是答應了。后來她得知這位朋友是拿了她的錢去買股票,虧了錢之后,就再也沒跟她聯系。她雖然打電話問過一次,可朋友一句話就把她噎了回來:“就5000塊錢,至于這么小氣嘛”。她當時聽完,肺都快氣炸了。最終錢沒要到,兩人的關系還弄得很糟糕。她非常后悔當初猶猶豫豫,沒有果斷拒絕。
現實中,很多人遇到別人的要求、請求,都會像果果一樣,明明心里不愿意,但就是不懂拒絕。原因有很多種,怕傷了和氣,心軟愛面子,不懂正確溝通等等。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把丑話說在前面。不管做什么事情,提前把自己的意愿說出來,總好過事后后悔。事實上,懂得拒絕的好處絕對會讓你受益終生。
懂得拒絕,可以保證高效工作
我在實習期間,曾經遇到一位同事。她是大家眼里的“好人”,而且每天都加班到很晚,但是在大boss眼里,她卻是一個工作效率非常低的人。我當時就很納悶,以她這么努力的程度不應該是現在這種局面啊。
經過我的觀察,發現她做事缺乏規劃,而且對于別人是有求必應。比如她正在制作表格,如果有人讓她幫忙修圖,她會馬上答應下來,停掉手中的工作。可是做數據分析才是她的本職工作啊。這種忙她完全可以拒絕,就算是答應下來,也要評估一下修圖需要的時間,如果太耗時,完全可以推掉。就是因為她對于主次工作沒有進行適當的評估,所以別人以為她的時間很充裕,就見縫插針來麻煩她,才導致她自己的低效率工作。
不懂得拒絕的人,往往是在工作中缺乏規劃的人,他們會把日子過得渾渾噩噩,不會每天為自己的8小時工作制定詳細的計劃,不會按照輕重緩急列出工作清單。正是因為沒有規劃,所以很容易陷入被動的局面。
懂得拒絕,才能贏得尊重
我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講到普莉希拉·陳在和扎克伯格戀愛時期的一些小片段,至今記憶猶新。普莉希拉·陳是一位居住在美國的亞裔姑娘,從小讀書非常刻苦,并考取了哈佛大學。當時跟扎克伯克約會的時候,兩人還都是窮學生。她在甜蜜的約會之余,也從來沒忘記自己的學習計劃。為了保證學習時間,她會跟扎克伯格約定每次見面的時常,只要時間到了,她都會催促扎克伯格離開,急事對方想要拖延一會兒,多逗留,她也會選擇拒絕。
如今,兩人已經過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事業上很順遂,而且有了自己的可愛寶寶。普莉希拉·陳也成了很多人羨慕的對象。有人會評價她的長相,不理解為何外貌如此平凡的女子會贏得全世界最有錢男人的真愛,可是你只看到了她的外表,卻沒看到她自己的人格魅力。
不懂拒絕的人往往在做事方面,是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因為一次次放棄自己的原則,因為別人的邀請或者要求而改變自己的既定計劃,會給對方造成一種印象,就是你本來就很閑,你本來就應該幫我,你本來就會接受。
而像普莉希拉·陳這樣的人,她對自己的事情有非常明確的規劃,任何人包括男友都不能改變自己的計劃。長此以往,跟她接觸的人都明白了她的做事方式,而且愿意信任她,她自然也就贏得了別人的尊重。
懂得拒絕,可以提升友誼的質量
周末你本來準備在家里看看專業書,熟悉一下業務知識。這時閨蜜打電話來邀你去逛街。你根本不想去,但是聽到對方在電話里說:“反正你在家閑著也是閑著,書什么時候都可以看,你要是不陪我逛街,那就太不夠意思了。”于是為了這個“夠意思”,你就輕易改變了自己的計劃。
很多人不想拒絕別人,是害怕在人際關系中受挫,就像剛才提到的那位同事,她雖然是大家眼中的“好人”,表面上看幫了別人不少忙,但事實上,她卻并沒有贏得多少同事的尊重。而且因為她在人際關系上,是出于依賴的心理,而不是平等的姿態,過于在意別人的眼光,害怕得罪別人,所以不懂拒絕,事事小心,做事情失了原則。一個沒有原則的人,自然不會受人愛戴。
為了在朋友們的心目中形成“夠意思”“夠義氣”的標簽,你就放棄自己的原則,這也并不會給自己帶來高質量的社交關系。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你拒絕接受她的邀請而從此不再聯系,只要你提前給她講明自己的計劃,只要是明事理的人,都能理解。
拒絕別人,本來就是一種需要勇氣的表現。把一個“不”字說出口不容易,,但是仍然要學會“拒絕”,因為一旦你邁出了這一步,就會解決很多不必要的困擾,只有懂得“拒絕”,你才能在做事和做人方面更加專注,也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順遂,自然離優秀就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