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讀到一篇文章(標題書名并不完整),作者通過幾個故事,簡單明了點明不同層次的人之間是不能交流的。最后引用林肯先生的話:
“要成大事就不要在小事上斤斤計較,失去自制。發生沖突時,不妨謙讓對方一下,這樣百利而無一害。就像與狗爭道,不如讓它過去。否則,被它咬傷,就算殺了它,也會留下傷疤。”
老實說,這篇文章其實給我們很有啟發的。就只拿一個小點來談下。皆知謙讓忍耐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境界。但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忍耐,都要謙讓嗎?那要在什么時候或者是在什么場合,對對方、對自己當前面對的人要謙讓忍耐。這篇文章正也告訴我們在這一種情況即可。
但是對于文章存在一個疑問:這個文章不是謂不同層次吧!?!這謂的是怎么面對比自己層次低的人群?
要是比自己層次高的人群,你該如果去做呢?
想到這個問題,要知道怎樣去處理這個問題。處理這個問題,無非分為幾步: 知道ta比我層次高,面對ta,學習ta。
知道ta比我層次高
首先,自己必須是一個謙虛的人。怎么算是一個謙虛的人,這個就不詳談了。但起碼是能知道自己在哪個方面、在哪個層次不如ta。
層次不同,具體是指哪個方面。文化層次方面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按這樣子說,層次比你低的人未必在另外一個方面層次也是比你低。
意識到以上這一點,是灰常重要的。接下來,就要知道在哪個層次。個人覺得這個“知道”是需要時機的。
注:以上以下談及的層次都是可取的層次,是可值得去學習,去進步的層次。
面對ta
對于一個層次比你高的人,一般或多或少有以下情緒:? 羨慕嫉妒恨。有情緒是正常的,也要正常去處理好情緒,應用好情緒。化為在改層面努力的動力也好,化為其他層面的動力也行。只要是積極,就是可取的。
學習ta
最后,就是要思考和學習。思考自己不足具體在哪個地方,又源自何處。然后去學習、去進步。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可取可學習的地方,“三人行必有我師”也就是這個道理。三人共行,有好有壞有不好不壞,是要怎么對待好的、壞的以及不好不壞的。這正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地方,也是我們能進步的地方,這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
以上只是簡單有感而發。覺得自己的想法還有很多不足,還有需要要補充的地方。十分歡迎大家進行補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