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開場】小伙伴們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一起拆書學習,我是子涵,我是一名合一訓練師,坤達瑜伽教師,是生命探索者。
為了大家更好互動,我們先分三人小組。
今天我拆解的書是《關鍵對話》第六章“如何在憤怒、恐懼或受傷的情況下展開對話的一個片段。
【學習目標】:在跟隨我完成本次RIA現場學習后,學習者能夠學習到在憤怒或恐懼等情緒激烈的時候(邊界)通過控制想法的技巧(澄清),從而讓對話溝通正常進行。
【場景法介紹圖書】:
【事件場景】有這樣一個場景:你在長長的車流中痛苦煎熬,很多車都試圖并線到你的車道,甚至有輛車加速試圖插到你的前面,你如果想著“:他也許有重要的急事,就讓他一下吧”于是你心平氣和地揮手讓他先行。
但如果此時你想著:“嘿,別想超我的車,你這白癡,我都排了那么久的隊,再說,我還有個重要的約會要趕時間呢!”于是你氣呼呼地超速,堵上前面的空間,如果對方心情煩躁,很可能會“血拼”一場,很多的悲劇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發生的,是嗎?
【提問】不知在你工作和日常生活里,在和家人或同事相處的過程中,有沒遇到類似的事情,同樣的場景,因為不同的想法,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從而有不同的行為舉措?比如你另一半或同事身上有你討厭的習慣,或者你上了一天班回家已經很累了,孩子還不聽話煩你,你之前是怎么解讀的?會有怎樣的情緒?你又是如何處理的?
【影響】不同的解讀,不同的結果。我們錯誤的解讀,產生的想法會迫使我們采取沉默或暴力的應對方式,向內的沉默壓抑造成內傷,影響我們的健康,向外的爆發,影響我們的人際關系,還會影響我們的事業發展。
【解決】由此可見學會控制想法,從而管理好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方式就很重要了,那如何解決?《關鍵對話》這第六篇章,就是通過“行為方式模型”控制想法,改變感受讓我們成為情緒的主人,建立和諧關系,成就事業并擁有更快樂的人生。
現在請小伙伴們用二分鐘的時間閱讀發給大家的片段。
【強化講解概念的I】:3~4分鐘
好,小伙伴們基本都讀完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個現象:面對生活10個人面對完全相同的情況為什么有10種不同的反應?
《關鍵對話》用“行為方式模型”圖,告訴我們,面對生活10個人面對完全相同的情況有10種不同的情緒反應,是因為在情緒產生和行為方式之間有個中轉控制站,就是主觀臆斷(想法),是它決定了我們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反應,它就是情緒的根源。
所以,通過構思不同的情節,即選擇你的想法來控制自己的情緒,進一步掌控這個關鍵對話的表現了。
【強化講解概念的I】:3~4分鐘
那么什么是“主觀臆斷”,主觀臆斷就是根據自己的想象做判斷,判斷是充滿主觀性的,它不能代替客觀事實。
在這里書中指出我們經常有三種方式主觀臆斷,其中最普遍的是受害者想法。
【強化概念舉例對比】(1)受害者想法:顧名思義,這種想法會把我們變成無辜的受害者。
模式是:夸大自己的無辜~這可不是我的錯”~為做過的事尋找借口。總之是別人總是做出錯誤的舉動,結果是我們成為帶罪羊。落腳點是:【自己】【做過的事】。
例如,上周老板解除了你對某個大項目的負責權,這讓你感到很郁悶,四處抱怨自己得到的不公平待遇。你隱瞞了是你讓這個重要項目工期拖延的事實,(夸大無辜)為了突出受害者的想法,你完全忽略了對自己不利的事實,只描述那些高尚的動機:我是精益求精,老板不懂得欣賞像我這樣對細節一絲不茍的人。(為自己做過的事找借口)。
那么過度強調對方的錯誤或愚蠢之處~這都是你造成的~落腳點在【他人】是受害者嗎?(不是的,這是“大反派想法”),那么“這事我也沒辦法”~落腳點是【對事不作為】抱怨無力改變事實,是受害者嗎?(不是的,這是無助者想法)。
我們通過四個步驟,來改變主觀臆斷(錯誤的想法):
第一步:停止行為~沉默或暴怒。
第二步:通過情緒分析自己的想法。
第三步:分析自己的責任,在描述中添加事實。
第四步:轉念,重新編故事。
(1)受害者想法~把受害者變成參與者:“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這個問題中的責任?
(2)大反派想法~把大反派變成正常人“一個理智而正常的人為什么會這樣做”,目的不是為對方找借口,目的是有效地自我調節情緒。
(3)無助者想法~把無助者變成行動者“我的真實目的是什么?現在我該怎么做?”
我們曾經有位學員就很好地運用了這個四個步驟改善了和同事的關系,當時她對一個同事怎么看都不舒服,到了不愿和對方說話,沉默的地步。
學習后就第一步停下來。
第二步就由著不舒服的情緒去看自己的想法,“認為對方在工作上不負責任”。
第三步去分析自己的責任,問自己“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這個問題中的責任?”看到了自己沒有和對方表達自己對工作的看法和要求。
第四步:轉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他工作上有什么地方是值得自己學習的呢?”
這樣一想,發現對方竟然變得可愛了,自己愿意去和同事溝通了,后來兩人成為很好的工作伙伴。
【教學習者編劇本的A2】:
我們拆書幫有本葵花寶典,叫《這樣讀書就夠了》中有介紹一個重要的關于學習的研究結果:在大腦中過一遍,等于實際應用了一遍。
為了協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這個控制想法的技巧,請大家編一段小故事:故事的事件未來將會發生在你生活或工作中可能會經歷的場景,設計出人物,情節變化,包括(起因,經過,結果)和當時雙方的對話,動作等,故事用上改變想法的四步驟。比如回家探望父母,你和父母間的溝通談話,或者和領導匯報工作等,寫在一張紙上。五分鐘后請小伙伴站起來講講他的劇本。
(大家也可以直接用關鍵詞寫)
現在兩兩一組分享一下
邀請一位小伙伴來和大家分享。
【結束語】
非常好的劇本,看來大家已經能掌握這個控制想法的技巧了。“境遇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想法,我們面對的態度!”我們可以選擇通過改變大腦編織的故事情節,由控制想法而改變感受,展開行動。
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中,多使用這個技巧,尤其是遇到情緒激烈的時候,幫助你成為情緒的主人,通暢和平地溝通,創造和諧幸福生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