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子。當我用鍵盤敲出前面這十個字符時,我的腦海中瞬間腦補出了那個女孩子扇我一巴掌的畫面,然后告誡我你丫的起了個標題叫《關于最近緊張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的事》,上來第一句話就寫喜歡上了個女孩子。她是個比較現(xiàn)實的女孩子。算了,我還是寫點別的吧,咳咳。
我發(fā)現(xiàn),課余的東西還是少弄一點比較好,因為我真是學無余力。然而,我希望,將來可以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的偶像,不可掩飾的,他就是埃隆 馬斯克。
有人說,高速鐵路、電動汽車和商業(yè)航天技術,這三樣龐大而足以改變世界的技術,只要有一個人能開發(fā)出兩樣,就可以獲得萬億級別的利潤。而埃隆 馬斯克就開發(fā)出了后兩樣。他是特斯拉電動汽車的CEO、創(chuàng)始人兼總設計師,也是太空探索公司的CEO和創(chuàng)始人。他生命的前二十八年都在讀書,并取得了商業(yè)和物理學士學位以及材料科學和應用物理的碩士學位。之后用了十二年時間實現(xiàn)了兩個前人難以想象,后人難以望其項背的技術。特斯拉電動車的加速度極高。太空探索公司研制的可回收的航天火箭,從發(fā)射到回收只用了一億美元。美國的航天飛機平均每次的發(fā)射費用在十五億美元左右。埃隆馬斯克還和鋼鐵俠的拍攝組有著某種關系,似乎鋼鐵俠就是以他為原型的。埃隆馬斯克自說夢想是在火星退休。這樣的夢想不禁讓我想起為了看到世界盡頭之海而不斷征戰(zhàn)的亞歷山大大帝。
其實,埃隆馬斯克不是一個商人,而是一個熱血赤子。商業(yè)知識在馬斯克看來只是一個工具。在他看來,人類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改造世界,而他已經(jīng)達到了這個境界。他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而努力了四十年,且積累了二十八年的力量。
有人說,科技的力量就是人類的力量。當然,這句話是相對于宗教里的神力所說的。我覺得這句話可以自成一體。這句話如果從微觀角度看,就如培根所說,知識就是力量,就再對不過了。宇宙中最精密的物體莫過于人類的大腦。人類大腦的神經(jīng)元連接組合有宇宙基本粒子數(shù)那么多。人類的大腦控制著人的喜怒哀樂,也從日常生活中延伸出智慧。人類智慧的精華,通過言語,通過書本,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耳濡目染,通過學者的記述,最終成為一點點知識。大英帝國博物館的館藏書籍的信息量不超過1TB,只需要一個硬盤就能裝下。如今一個人三周攝取的信息量是莎士比亞時期一個人一生的信息量。在信息爆炸的當下,馬斯克用信息學以外的寶貴知識完成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宏偉目標。
說這么多,其實也是只想讓自己明白,比自己強得多得多得多的人依然存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我優(yōu)秀得多的人卻比我勤奮得多,這是一種落差。不過,長江三峽就是靠落差建造起來的。嗯。
我以前曾想過一個問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解放的層次是按照馬斯洛需求模型的順序逐漸向上的。也就是說,人們先粉碎奴隸制解決自我的溫飽問題,再粉碎封建制度,解決自我的交際需求。那之后呢,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會更加需要馬斯洛所說的最高需求,自我實現(xiàn)。也就是說,當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高學歷的人越來越多,同時知識的獲取渠道越來越多,成本越來越低(慕課就是一種形式),人們會更加希望自己成為能自我實現(xiàn)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不是一個社會的螺絲釘。或許,這能成為撬動資本主義制度的契機。因為資本主義就決定了人是受雇主雇傭的。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當下,投資舊的從別的地區(qū)移植過來的產(chǎn)業(yè)總比創(chuàng)新型產(chǎn)業(yè)要靠譜得多。所以,資本主義是很難瓦解的,但只要它不瓦解,人們的自我實現(xiàn)就會很難。資本主義瓦解的難度在于,資本主義已經(jīng)讓人過上了足夠瓦解人意志的生活。在這樣的世界里,資本主導的娛樂文化會讓人娛樂至死(有一本書就叫做《娛樂至死》)。但人總是會有更高追求的。所以,想要打破資本主義,就要通過普及科學知識,用對科學素養(yǎng)的崇敬打破娛樂文化,從而從根本上塑造一個新的文化。埃隆馬斯克或許也這么想過,因為他就是一個正在實現(xiàn)最高需求的人。當然,他是孤獨的,因為現(xiàn)在的制度下他很難找到能和他境界一致且有君子之交的人。
所以,我還是要努力學習啊。希望在下一個浪潮來臨之前,我能準備好自己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