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個文案客戶不滿意,愁死我了,你說該怎么辦呀?”“工作上又有問題了,該咋整?”
我們經常聽到身邊有這樣的聲音,這并不奇怪。生活就是在不斷地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中度過的。不同的是我們面對問題時的態度。
多數人,面對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情緒宣泄與逃避,比如發愁,抱怨,拖延,偷懶等等。這是人類的本性,但這并不是應有的狀態。
那么,正確的狀態應該是怎樣的呢?
遇到問題,不應該去想它有多難,多么麻煩,而是去想想怎么解決問題,把這件事情做好。
2
不管你如何發愁,如何糾結,如何拖延,問題始終在那里等著你。而這些情緒的存在,對你沒有任何幫助,相反,會阻撓你的思路。
知乎上有這樣一條問答:
問:在情商高的人眼中,這個世界是怎樣的?
答:沒有什么問題是不能溝通的,沒有什么矛盾是不能解決的。
多數人在遇到麻煩之后,會囿于麻煩帶來的消極情緒之中,心神不寧,狂躁不安,抱怨不斷……回頭一看,事情沒解決,還浪費了很長的時間,耗費了自己的心神。
所以,不要做這種徒勞無功的事情。要努力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3
遇到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思考呢?
首先,我們先努力做到讓自己內心平靜,“靜生慧”。平靜下來,你才能有辦法正常思考。緊接著,迎難而上,去思考,去想想我能做什么?這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在認真思考之后,往往是有解決辦法的。比如寫作,為什么寫不出來?是因為素材積累不夠?那就去積累素材;是因為不知道怎么安排結構?那就去多看別人的文章……
如果暫時自己還解決不了,可以想想,我需要提升哪方面能力才能解決?或者,我們可以借助外力。“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自己解決不了,不妨與別人溝通,尋求幫助。有時候,這些問題對你而言是問題,對別人而言,可能只是舉手之勞。
如果一件事情解決起來很麻煩,與其艱難前行,不如停下來想想,有沒有什么技巧,可以簡化這件事情?“磨刀不誤砍柴工”,勤于思考換來的往往是事半功倍。
有時候,看似沒有辦法了,看似山窮水盡了,但只要多往前探一步,多問一嘴,多想一想,迎來的往往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堅持用解決問題的方式來思考,你會發現,你還可以做得更好,而且,是超乎自己想象的好。堅持一段時間,你的人生一定會發生質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