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事情本身說:是,代表承認事情的存在,事情的發生,不管好壞。承認了,就代表承擔結果,接受了。承認-承擔-接受-就坦然-釋懷。精神就沒有垃圾,人活得就輕松了。
有沒有這樣的經念,當你沒完成上司一件事,但你不想給上司罵,你就是自然的找借口,因為A同事的資料遲了,因為B同事資料出錯了,當你越找借口,越想擺脫這個錯誤時,你就越焦慮,越心慌。就算你上司終于給你這些所謂的原因而沒有罵你,可你心里沒有感到歡喜,而是淡淡的失落。那份失落感從何而來,明明你已經成功的把錯誤退給其它人了。
這份失落來自你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說(不)。你想摸掉你沒完成文案的事實。心理就產生對抗,一對抗就內耗能量,每件事情都在想如果回到以前,一天下來,一月下來,一年下來,那得是多少,你內耗的起嗎?請問
你的內心煎熬,你的內耗,誰會理解,誰在乎,或者說苦了誰?還不是你自己,你或者說:我也不想這樣的啊!可性格這樣我也沒辦法。打住,拜托你不要把這些推給性格,單單這一點就造成你的苦難開始。因為你不想承擔責任,哪怕是搶弟弟的糖。上學對考低分的期末考試說是臨場失誤;工作失誤,就怪老板坑你;加班吧,就是公司虐待。請問,你除了抱怨,聽過:一個巴掌打不響的嗎?你自身的問題你清理過嗎?對你自己的能力掂量過嗎?對你自己的位置清楚嗎?這些問題不清不楚的時候,就是你自己和自己打架的時候,內耗大于外耗的時候:心累。
? ? ?而對事情本身說(是),并不是承認錯與對的問題,也不是失與過的問題,也不會因為你承認它的存在,結果就會發生變化。僅僅因為承認事情的發生了,存在了。內心沒有對和錯之間的交戰而內耗,平靜下來才能看到事情的本質,才能把錯彌補,把對歸納自用。
所以很多老人言:凡事不能只看外表,或許就是這樣的原因。經一事長一智也要有這樣的擔當才長得了那一智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