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終于不是童話故事里的結局,王子不論是和公主還是和灰姑娘的愛情都能夠有著美好的結局,我們的愛情故事里總會有不少是屈服于強悍的現實,盡管我們也曾堅定地以為相信愛情會打敗一切現實的殘忍,也曾固執地堅持著,到最后都不知道是我們輸了愛情還是我們輸給了現實。
羅小雅已經不再年輕,為他已經等待的夠久了——四年。一個人最美好的四年,在最美的年齡能有幾個四年,可是羅小雅心甘情愿,因為她相信愛情是苦盡甘來的等待。四年里羅小雅沒有用一次動搖過,甚至是和家里人鬧翻氣的爸爸住院的時候,羅小雅沒有懷疑過自己對愛情的珍堅,那時也做好了犧牲一切也要捍衛自己的愛情的準備。現在她卻有點疑慮,不為別的,只是感覺在也不是當初的感覺了,一點一滴的改變悄悄隔閡著他們,再沒有想象中的甜蜜只剩下現實的苦澀。程然還是掙扎在一家小的裝修公司,每天畫著數不盡的圖紙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在經歷過無數的跳槽后再也沒有勇氣冒著交不上房子租而被居無定所的窘迫去一次次尋找自己的發展,這里至少能夠保證自己每月交得上房租。一點一滴的,羅小雅明顯感覺得到程然對自己的工作不在有著當初的熱情,甚至是說對未來對生活已經不再抱著那份曾經激情,不要說當初畢業時那份豪言壯志,就連對他們愛情的未來也不再是樂觀的。
羅小雅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來“音樂小屋”,當初羅小雅是陪一位同學來這里學鋼琴,后來沒事的時候就回來這里打發時間,可能是這里的裝潢讓她感到舒服也可能是這里的學姐讓她感到親切。這個“音樂小屋”是當初她和男朋友一起創建,他們當初計劃著小屋的生意穩定下來有了固定的收入之后就打算結婚。因為是在學校附近所以大部分來學音樂的人都是學生每年新學期開學都會有一批新的學生來這里報名學習吉他、鋼琴、古箏什么的,所以并不是很難,開始的時候是感覺好累,后來就好多了。學姐當時講的時候特別輕松的語氣讓羅小雅感覺是在講別人的故事,但是那種心力憔悴的艱辛只有自己體驗過才能真正明白。當我們都以為故事朝著美好的一邊發展時,命運總是會將玩笑開得很頑劣讓人難接受卻無可奈何。學長會經常受邀參加學校樂隊舉辦的各種音樂會,那手漂亮的吉他曾經讓好多女生著迷,可是卻只為一個女孩獨奏過,學姐每每提起臉上總會露出驕傲的神色,那是曾經屬于她一個人愛情,那是曾經讓她深深愛過的人。那一次是學姐生日,學長卻被邀為應屆畢業生晚會的嘉賓,學姐考慮到小屋剛開張不久不應該放棄任何一次做宣傳的機會,就替學長答應了下來。演出結束已經是九點,學長急急忙忙趕回店里忘記了校門口那段車禍頻發的路段。
自那以后學姐再沒過生日的習慣,不愿放棄當初的夢想學姐獨自經營著整個小店。逐漸地,音樂小屋的生意日益好了起來,學姐也漸漸從往日的悲傷中走了出來,一個人走出陰影本就是一極其困難的事,尤其是還面對著共同的回憶。羅小雅突然感覺人的堅強有時候是難以想象的,無論是怎樣畢竟生活還要繼續。時間一點一滴流逝,小屋的學生換了一又一屆,永遠不會擔心買沒有生源,音樂本就是人生命中的一部分對于那些需求更加強烈的人來說這是對生命厚重感的一種增持。羅小雅和學姐坐在小屋地上的毛毯上訴說的時候,已經是這件事過去的兩年后,羅小雅只是靜靜地聽著難過或者是疼痛只能經歷過的人才會了解,沒有經歷過別人的人生就不要隨便強加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這是羅小雅做人的準則之一。一個人若是有太多準則,不免會顯得刻板生硬難以接近,為了迎合社會很多人不惜犧牲自己的原則,或者是故作姿態或者是無恥逢迎,最后變得面目全非自己都不認識自己。就像是學姐,完全有理由離開這里重新開始,忘記這里的一切,畢竟不是誰都可以勇敢地面對一切。
夜已經深了,羅小雅赤著腳坐在窗邊身子一側斜靠在木制的窗框上,窗框還是很舊的設計,可以將窗子順勢推到外面,腐舊的木料在風雨的洗禮下已經脆弱到可以用指甲扣碎。月光很美,美得令人窒息澄澈又空靈。活在城市里令人窒息的東西很多,但是決不會有一種像這樣讓人心甘情愿。他回到家里在沒有多余的問候與寒暄,洗澡、吃飯、整理工作文件、睡覺,甚至連聊天的時間都覺得是奢侈。即使是兩個人都上班每個月也不剩積蓄,現實似乎將兩人的距離越拉越遠,羅小雅有種不好的預感,強烈的讓她信以為真。羅小雅的預感向來很準,敏感的人對一些事有著異于常人的捕捉能力,見微知著,就是這個道理。
音樂小屋里的學生越來越多,學姐每天忙也是不可開交,羅小雅周末也會過來幫忙接待來報名的學生,或者是幫著安排課程,羅小雅也希望像以前的周末一樣能和程然一起出去逛街看電影或者是到去游船爬山,可是程然總是沒有時間,早出晚歸,甚至有時候會醉醺醺的回家 ,又哭又鬧的大罵著白天里在公司里受到各種不公平待遇,羅小雅只是靜靜的抱著程然,像是當初程然抱著她那樣,用手輕輕理順程然的頭發。每當這個時刻她會想好多事,好多以前一起的時光,大學里的程然是那么理智文質彬彬,雖然不戴眼鏡但是會給人一種文靜的感覺,從不喝酒班級的聚會上主動給別人盛飯照顧到每個人的感受,說起話來不緊不慢自信得簡直要發出光芒,卻從不會給人咄咄逼人的感覺,好多女生私下都視他為男友最佳標準。羅小雅現在有種歷經滄桑的感覺,當你看著一個人變成完全不認識的模樣,你突然發現原來已經據記憶里的距離過了這么久,久到會讓人以為是歷經了滄海桑田的變化。但是真的是變了,也許是熟悉的人只是將你不知道的一面展現給自己,也許是期待的人沒有朝著理想的方向發展,又或者只是自己的心變了。羅小雅不愿承認這個事實,任何戀人都不愿承擔這個罪名,但是確實最現實的事情。諸如借口感覺不對的理由不過是一層美麗的外衣,羅小雅更喜歡本質,喜歡的是本質這種呈現并非這內容,就像是程然留下的這封信所帶來的本質。
“從沒想過會分開,是做足了準備要走過一生一世的,可是卻沒辦法說這愛你看你受苦,即便是 你會說甘愿如此。我還是給不了你我想給你的生活,不要怪我不問你的意見,甚至我都無法說服自己。愛情再美也不能換來面包,一直以來不愿承認沒有物質基礎的愛情也會長久,可惜我錯的一敗涂地。既然不能為我們的愛情買單,就讓它隨風而去。…………” 程然整理好這封信時已經將近十二點,看著熟睡中的羅小雅,程然有點不忍心,他愛羅小雅,愛得無法自拔,但是愛不是生活的唯一法則。尤其是對于那些生活在城市夾縫中的人來說,愛是一種奢侈,一個女人不會有太多的青春可以浪費,而他欠羅小雅的實在太多,多的將要把他壓垮。或許愛與內疚并存,丑惡的一面會更刺痛,更令人醒目。程然紅著眼,慢慢將這封信折好,以當初折情書的花式方式,以這樣開始同樣以這樣結束,算是一種圓滿吧!
周末程然第一次沒有去加班,要陪羅小雅去逛街說起來已經好久沒去逛過街了。羅小雅顯得很高興,從衣柜里一件件跳著今天要穿的衣服,可惜并沒有太多供她挑選,但她還是很認真。程然一直覺得羅小雅是個優雅的女人,從不會畫很濃的妝,并不用很名貴的化妝品也不多佩戴首飾,經常帶也就是一枚精致的手表,一款精美的鉆石項鏈那是她爸爸在她二十歲生日上送的。想想就覺得內疚,程然除了送過羅小雅一枚銀戒指似乎并沒有送什么其他的禮物,感覺自己就像是玫瑰花上的蚜蟲,一點一點腐蝕著玫瑰的優雅。今天羅小雅穿了一件淡紫色的碎花裙,一雙白色的高跟鞋,跨上淺綠色的的包,準備就緒。程然看得出羅小雅今天心情很好,他也盡量振作精神,希望使自己看起來神采奕奕,但是就像缺乏水分的玫瑰,只是強作姿態而已。
程然是在早上離開的,只帶走自己的衣物,實際上也沒有什么別的東西可以帶走,臨走前還交了兩個月的房租。羅小雅醒來后才發現程然離開,一封信寫得簡單而不失體面。他向來這樣,即使是分手也要盡量自然些,一直強調是自己的原因。羅小雅并沒有想象中的難過,仿佛是做足了準備,又或者是更看重事物發展趨向,而不是緬懷過去。
“我們還沒做好去愛的準備,僅僅想著簡單愛。”愛是要做計劃,做準備的嗎? 羅小雅想不明白,但是就目前來看確實是這樣。她不打算回到父母的城市,即使沒有愛情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好。按時上班下班,周末還是會到學姐的音樂小屋幫忙。學姐知道程然離開已是兩個月后,羅小雅輕描淡寫地告訴她時,她知道并不需要說什么安慰的話,羅小雅能在兩個月內表現的若無其事,說明她是個堅強而倔強的人,這樣的人都不會想別人安慰,只要以最平常的態度對待她就會得到一絲心安,她的戒備心才會松懈不必搞得神經緊張。羅小雅在幫著澆花,學姐則站在柜臺前計算著這半年的收入支出。“小雅,你知道嗎?最近我又收到一封小學弟的情書”說著調皮地晃動手中的粉紅色信箋。羅小雅并不覺得奇怪,學姐今年應該是二十七了,不過打扮上一點也不會顯得太成熟,碎花的發帶簡單地將頭發束在腦后,米白色的襯衣永遠把袖子挽起,尼龍格子褲子,藝術經典的帆布鞋,看起來不必剛入學的小學妹大多少。簡單才是最長久的,我們越是長大越是變的復雜,卻越是會想念小時候簡單的時光,愛情變得復雜后,才會回憶起只想說愛的年紀。
在面包面前是我們變得復雜了,還是愛的不干脆了,我們說愛情輸給了生活輸給了面包,實則只是輸給了變復雜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