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還是要關注賺錢的事情
因為這段時間持續在寫作,我很關心新媒體,特別關心這些新媒體和知識服務商是怎么賺錢的?到底賺了多少錢?
在我了解的知識IP中,我只知道我的時間管理課程Angie老師每月收入20-30萬,簡書一哥彭小六每年收入100多萬。后來陸續知道了,Spenser賣寫作微課2天收入200萬之后,90后小帥哥楊坤龍賣公眾號運營網上課程,2個禮拜賣了140萬......
最近創業邦雜志再次曝出新媒體和知識IP的賺錢套路,讓我大開眼界。我把這些套路整理一下,分享給大家。
02 賺錢的4個套路
套路一,廣告模式賺錢。
這是新媒體最主要的賺錢方式,大部分自媒體的頭條廣告報價在10-30萬。而咪蒙因為擁有超過1000萬的粉絲,每篇文章200萬閱讀數的優勢,把廣告這種賺錢模式打造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咪蒙頭條報價68萬,欄目冠名報價30萬,兩條軟文38萬。
廣告模式賺錢主要看流量,與傳統媒體一樣,其天然的劣勢也在于,天花板低。所以大家都在開始做廣告之外的事情,所以廣告早已不是自媒體的唯一收入來源了。
套路二,公眾號電商賺錢。
在新榜排名前5000的大號中,有大約1/7的公眾號都在嘗試做電商。年糕媽媽的糕媽優選、小小包麻麻都是孩子的母親,同時也是這些電商中的佼佼者。她們的月均營業額都在5000萬左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糕媽優選最高單月營業額突破了8000萬,最高單日營業額突破2000萬元。
看到這些數據,我們這些做傳統企業經營的人,內心基本全線崩潰了。感覺已經被這個世界甩出去了無數條街。
當然有能力把電商做起來的必須有幾個前提:一是電商能力。包括運營能力、選品能力和供應鏈整合能力;二是內容優質粉絲眾多。目前做電商前幾的公眾號,其閱讀量都達到了10萬+。根據預測,未來隨著供應鏈公司逐步進入內容電商,大批月銷售超過500萬的自媒體電商將會涌現。
套路三,內容付費賺錢。
羅輯思維是知識分享內容付費的始作俑者,隨著碎片化學習成為了更多人知識焦慮下的精神需求,內容付費的蛋糕也越來越大。
十點讀書旗下有個“十點課堂”目前已經做到了每月500萬的營收,其內容收入是廣告收入的兩倍多。
無論是喜馬拉雅、得到、在行,還是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插座學院、三節課,數不清的的公眾號號都在做知識分享,通過內容付費賺錢。我自己就是很多知識分享平臺、微課的典型消費者。
套路四,通過付費社群賺錢
我今年就花了365元加入了彭小六的私密群。就是為了體驗一下這種模式的新奇特之處。目前很多人開始經營自己的付費粉絲群,不過不是在微信上。在付費社群工具“小密圈”中,目前有5萬個圈子。
據了解“小道消息讀者群”成員已經超過1萬人,進入該圈子需要支付256元。前阿里運營亦仁的圈子“生財有術”,不到5天就賺到28萬。該圈子定價365元一年,每滿100人,入圈費上漲100元。目前入圈費已經漲到1265元了。
這些大多是自媒體大V的圈錢利器。不過普通素人,只要有一技之長,也能在小密圈獲得一定收入,一個英語老師在小密圈通過解答英語學習相關問題,2個月也賺到了1萬多收入。
03 ?資本運作
上面四個套路,都是新媒體日常經營中賺錢的方法。而更高級的方式,就是資本運作了。像同道大叔的上市,羅輯思維融資,有贊被收購,都是新媒體和知識服務平臺資本運作的典型案例。
今年2月,知識分享平臺“千聊”完成了千萬美金A+輪融資;今年3月,新媒體服務商新榜完成B輪融資,融資總金額超過1.8億元......這樣的故事持續在發生。
無論作為一個傳統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或者作為一個朝九晚五上班的職業經理人,或者一個在校的大學生,當你看到這些層出不窮的賺錢新方式,不知道你的感受是什么?
往期特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