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你的勤奮正在毀掉你】(沒看的可以看我朋友圈),看完之后深有感觸,一是因為自己一步步的走過來,一是帶團隊的時候發現團隊人員的做事風格。
我從2009年大學實習的時候,開始從事銷售工作,剛開始沒有銷售經驗,于是只能靠龐大的拜訪客戶量來開展工作,一是可以從眾多客戶中,看運氣碰到幾個有意向的,二來是通過大的拜訪量才可以在短時間內鍛煉自己。然而剛開始的2個月基本上收獲甚微,我在思考?我為什么這么努力的去跑客戶,卻還是一無所獲?我適不適合做銷售工作?這也是很多初入銷售行業的人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我適不適合?然而在我通過學習到有效拜訪跟無效拜訪后,我似乎明白了為什么我還是沒有業績?因為我雖然拜訪了很多客戶,但是很多屬于無效拜訪,要么沒見到人,要么沒見對人?經過所有客戶的排查篩選后,我給自己暗下決心:當時我們學校來公司實習的有8個人,全部離職,只有最后我一個了,當時我就想我不能走,我不能讓公司說我們農大的學生不行,來個8個全走了;即使真要走,也要帶著我的榮耀走,而不是做逃兵。事實證明我也做對了,然后下個月做了團隊銷售冠軍,然后一發不可收拾,最年輕的topsales,最年輕的主管,總監……以后就一馬平川,因為我知道了真正的努力不是僅僅做了動作,而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努力才是有意義。
同樣也是,帶團隊的時候,團隊中有一個伙伴,公認的最努力的人,每天拿著包,跑著跑那,很努力。然而卻業績平平,沒有目標,每天雖然做了動作,然而卻一直沒有效果。于是就賺不到錢,經常借錢維持生計。還有一個事情就是他特別愛玩游戲,玩手機,有時間晚上玩到1-2點,經常熬夜,手機,電腦玩壞了好多。他的想法好高騖遠,只做了動作,卻努力的不以結果為導向,就像無頭蒼蠅,到處亂撞。同事有一天簽單了,他說這個客戶,他曾經也聯系過。他只是聯系過,而同事卻用心的維護跟進,到最后成交。這個同事,后來離開,到現在混的一塌糊涂,欠了一屁股債。
努力不是僅僅做了這個動作,或者我有苦勞就叫努力。而是用你的功勞,貢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驢很努力,很辛苦,拉了一輩子磨,僅僅是一頭驢,因為它做的是一樣的事情重復做。白龍馬之所以成功,它走的路不如驢多,但是他的貢獻價值要遠遠高于驢。
從今天開始,忘記苦勞,只有功勞。你是一個價值創造者,你就值錢,如果你不是,那么很抱歉,如果裁員,你是第一個……
努力的標準是以價值貢獻來衡量的,你認同嗎?